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155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听、说、读、练的全过程,通过思维训练带动语言训练。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如下:
  (1)提问导读。例如教《十三岁的际遇》时,开始进行这样的谈话:什么是际遇?(生:机遇,时运……)课题中十三岁的际遇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很快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发现疑点是学生读书的起步阶段,引疑之后,教师要相机疏导,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
  (2)辨析词语。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表达,让学生分析、比较,激发其思考的兴趣。如《多收了三五斗》一文中有一句: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学生知道这里的“透”是喘一下气的意思;“占卜他们的命运”是指询问米价。我进一步追问学生,如果把“透”换成“喘”,把“占卜他们的命运”换成“询问米价”,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通过辨析,学生明白原句反映了农民丰收后心中很不踏實,是捏着一把汗去问米价的,所以“气也不透一口”像“占卜”一样,关注他们的凶吉祸福。
  (3)创设情境。努力把课文中描写的人物、环境变成可以感知的直观形象,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蔚蓝的王国》一课时,通过画面、音乐、语言的描述方式把那种优美的情境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如临其境,通过眼看、耳听、口诵、心思,学生陶醉在屠格涅夫营造的蔚蓝梦幻的意境之中,展开联想,激发思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课文中的典型人物的言行来创设情景,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以激发其求知欲。
  (4)分析综合。对一些基础知识,应采用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基本思维过程进行教学。如教《天上的街市》一课,讲事物和联想时,我边提问边板书,“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这里的第一个明星,第二个街灯是诗人看到的吗?(板书:联想)这些联想是看到什么才产生的?(板书:事物)诗中用来联想的词是什么?(板书:好像)
  教师通过这些具体内容,讲清了什么是实实在在的事物,什么是联想,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以及事物加联想的作用和常见的形式。接着,又要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写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使概念具体化。
  (5)步步探究。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孔乙己叫什么名字吗?”我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既而教室里逐渐安静下来了,接着就发现少数同学窃窃私语,互相讨论。不一会就有几位同学纷纷举手回答:“孔乙己没有名字,只知道他姓孔。”接着绝大多数同学都说孔乙己没有名字。于是我立马抓住教学契机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孔乙己作为封建社会的一名知识分子和丁举人一样都是读书之人,只是由于他屡试不中,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最后却落个穷困潦倒的悲惨结局,以致连个完整姓名符号也没混到,这一切说明了什么?”这一连串的提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步步探究,激发思维,最后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文章的主旨。
  (6)揭示规律。规律应具有指向性和层次性。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起作用。比如,写人的文章常有一些语言反映文章的中心和人物的思想。这些语言,句子短、意义深,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捕捉、思索。
  (7)大胆质疑。指导学生质疑,能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陶行知先生曾编了一首诗:“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者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如我教《我的叔叔于勒》,一开始不少学生提出:为什么课文对于勒有那么多不同的称呼?我启发学生自己读书分类找答案。
  (8)求异思维。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发散——集中——发散——集中”,教师逐层深入地思维引领,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有价值的答案出现的概率就愈来愈大,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向独特性和创造性方面发展。
  黑格尔说得好:“没有人能够替别人思考,正如没有人能够替别人饮食一样。”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探求阅读教学规律,摸索阅读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但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这是一个难题,还有待我们在教学中进一步摸索探究。
其他文献
高校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民主参与意识不断加强,基本实现了由非民主向民主的质的转变.但在干部选任民主化的过程中,存在扩大民主参与与提高民主质量的
撕开那些道貌岸然的面纱,抛弃那些似是而非的谎言,人们才能真正发现都市文明的财富密码:“风险是财富之母,思想是财富之父!”亚当?斯密一生留下了两部名著,一为《国富论》,其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它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他们爱学、乐学,达到会学的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
辅导员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辅导员不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成才引路人,更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做好从学校进入社会的过渡准备.品牌专业的建设,需要有先进的教育教学
市场的魅力,在其不确定性,最易触发价格震荡甚至系统性风险,也在其不确定性。2014年全球经济将全面摆脱衰退、金融危机,但是市场却在动荡中起步。今年资产将会在五个悬念中摸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女性在社会中处于受歧视、被忽略的地位。一样地付出,一样地努力,一样地贡献,却没有人重视她们。在男人眼中,她们天生就应该呆在家里,天生就地位低下。女性们在沉默了许多年之后,终于反抗了。先是女权运动,后来女性主义的声音日渐高涨,旨在男女平等,不再有尊卑之说。  女性主义运动始于上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这个概念诞生以来,还没有人给它下一个广为大众所接受的定义或者解释,但是大家都认同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运用马克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