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自主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益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1137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已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中心,而是更加关注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等等.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他们校内、校外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一般包括感知、理解、掌握三个环节. 因此,要想教好数学,必须遵循儿童的这一认知规律,强化“做”“悟”“用”三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以及学习数学的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一、做
  “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集中体现,是相对于被动地“听”教师讲而言的,它是指学生产生问题后,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尝试着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亲自“做”,学生才能对数学材料、数学事实等获得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为领悟数学的真谛创造条件. 因此“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是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我们在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做”的同时,要注意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做”的方法,引导他们成功地“做数学”,从而获取正确、深刻的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做”的能力.
  (一)引导动手操作
  小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通过动手操作. 借助动手操作,既可以使学生增加数学体验,又可以帮助学生在未达到抽象思维水平之前独立“做数学”获得成功. 例如,学习圆周率这一内容时,首先让学生测量一些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并让学生求出圆周长与直径或半径之间的比,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学生就能很快发现,圆周长与直径或半径之间的比总是3倍或6倍多一点.
  (二)指导建立模型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指导学生用实物图、示意图或线段图作为数学模型来思考问题,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地解决问题. 如,校园里有12棵松树,7棵柳树,松树比柳树多多少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画出示意图:
  松树:○○○○○○○○○○○○
  柳树:△△△△△△△后,很快就能找到解题思路.
  二、悟
  一个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还需要学生在“做”的基础上,对数学的意义进一步加以理解,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步掌握概念的基本特征或规律性的实际含义,达到理性认识. 这一过程是逐步深入的,需要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慢慢地“悟”,才能产生认识上的飞跃. 因此,“悟”是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关键性活动,是学之道. 由于“悟”非外部活动,学生往往难以把握,教学中要注意引导,逐步提高学生在自主学习情境下的自悟能力.
  (一)重视两种方法
  1. 反思. 在“做”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对做的过程、结果及其中出现的现象等进行反思,可以帮助他们将新知识在头脑中进一步完善、丰富和系统化,增强自悟能力. 比如,学习10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时,在学生借助小棒算出23-7的结果后,引导他们反思:3减7不够减,是怎么办的?然后通过对同样的几道口算题的“做”与反思,学生很快理解了退位减的算理,自悟出口算的思路. 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既可以提高“做”的成功率,又可以提高“悟”的速度与深度.
  2. 比较. 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进行比较,通过异中求同,可以帮助学生悟出新知中蕴藏的规律性的东西. 如,把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的例题和做一做中的习题进行比较,学生能很快悟到:这几题要求的数量都比已知的数量多,所以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要用加法计算. 若将新知与旧知或类似的问题在思考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作对比,可以使学生发现新知与旧知的区别与联系,把握新知的特性,增强学生的辨别、判断能力.
  (二)把握两个原则
  一是适时原则. 根据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学生不可能通过一道例题的尝试就能悟出规律性的东西. 只有在经历了多次的实践,通过不断的体验和自悟,才能逐步把握到数学知识的本质,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 因此,“悟”需要时间,总结、概括则要看准时间. 二是适度原则. 由于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因而抽象概括时,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要求要适度,因为悟的目的是意会,能运用.
  三、用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因此,在“悟”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去“用”. 通过“用”,增加“悟”的深度,使知识内化为能力;在“用”中逐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完成数学教学的任务,让学生会“用数学”.
  (一)抓实基本练习,使学生“能用”
  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立即提取所需的信息,包括数学事实、公式、定理等或要求某些基本技能,如表内加法、乘法达到相对自动化等. 因此,要抓实基本练习,如公式、定理、口诀等的记忆及进行例题的模仿式题型的练习等. 通过基本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形成“用数学”的基本技能.
  (二)重视实践性练习,使学生“活用”
  在“会用”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多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模拟现实,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逐步提高他们参与社会实际工作的能力. 如学习了“时、分、秒”后,我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制定作息时间表,执行一段时间后自己进行评价并逐步完善.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动机,增强了“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数学意义的形成需要数日、数月、甚至数年. 这就需要教师给每名学生的每一次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充分经历“做”“悟”“用”的过程,在有效的自主学习中逐步领悟数学学习的真谛.
其他文献
法院调解是我国法院民事审判权的主导性运作方式,有其深厚的法理和诉讼理论基础。本文指出法院调解在实际运用中存有制度性缺陷的同时,试图从和谐社会角度出发,探究法院调解
地方高校开展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地方高校开展了一系列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中,对于2040年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提出相应的预期指标.通过对上海历史发展与现状水平趋势外推,并对标国际城市发展水平两个角度下城市发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偶尔“犯错”是一件不足为奇的事情,是非常正常的学习现象. 因为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各自不同,所以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们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错误,这些错误都是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思考的真实显现,反映了他们在数学活动中真实的差漏和欠缺. 作为教师一定要正确地面对学生的错误,要善于利用、巧妙运用,不能让这些教学资源白白浪费,应设法将这些错误资源演变为数学学习活动中有效、有用的资源来帮助
一辆2003款HFC6500A1瑞风商务车,此车装配韩国原装G4JS2.4L多点顺序喷射双顶置凸轮电控汽油发动机,采用手动变速器,累计行驶123000km。
故障现象:1992款丰田佳美大修后水温表指示最高温度,机油压力报警灯暗亮闪动。故障诊断:因磨损严重烧机油进厂大修。经检查机油泵密封圈老化,但转子轮间隙都正常,按车主意愿继续使
【摘要】 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相长、教学合一,是建立在良好教学活动氛围之中. 有效的课堂教学情景,能够提振学习对象的主动探知“内生动力”,能够有效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够有效推进学习主体的探析进程. 本文作者根据新课改要求,结合自身教学体悟,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情境教学法进行了简要试论.  【关键词】 初中数学;新课改;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法;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实施、深
②英国ICI P565-8882K快速厚膜底漆,漆膜特厚,可减少施喷层次,节省用料,提供极佳的黏着力、防锈及填充等功能,提高面漆的明亮度。特别为2K烤漆而设计,配合使用,效果完美。适用于钢材
长安铃木车载CD机防盗功能出厂设置为停用,用户可根据需要启用密码防盗功能,并设定密码。启用密码防盗功能后,密码连续输入错误7次时。CD机将会被锁死。锁死后可用强制解码方法
故障现象:宝来1.8L发动机,怠速不稳,废气排放有刺鼻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