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_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R56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0282-01
  支气管哮喘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患有支气管哮喘的病人超过1.5亿。每年因支气管哮喘而死亡的病例也超过10万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恶化以及大气污染的加重,支气管哮喘患病率不断上升,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成为了医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1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首选药物,支气管哮喘患者主要通过吸入激素疗法控制哮喘病情,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如下:①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影响基因反应达到抗炎的目的,激素在体内可以影响人体基因转录,诱导部分蛋白质合成并抑制另外一部分蛋白质的生成,达到减少炎症介质释放的目的,常见的炎性介质有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的减少可以缓解气道平滑肌的收缩痉挛,减少粘液的分泌以及炎症细胞的浸润。激素还可以抑制粘附因子的表达,减少气道内粘附因子的生成,从而减少形成气道炎症的因素;②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高反应性的形成机制为长期的气道慢性炎症,因为激素可以抑制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生成,减少气道炎症出现的几率,抑制细胞免疫行为,降低哮喘的发病率;③激素可以诱导血管紧张素1转化酶生成,从而促进身体内激肽酶的讲解,抑制血管舒张状态,减少疼痛因子释放,同时糖皮质激素还会直接作用于静脉上皮细胞,促使血管收缩。
  2 糖皮质激素的种类
  目前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主要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环索奈德等,二丙酸倍氯米松即必可酮和布地奈德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类激素,因为刚脏以及胃肠道对进入体内的糖皮质激素有非常强的灭活作用,所以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激素的的全身不良反应较少。
  3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3.1 适应症与疗效
  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发作的主要机制,也是哮喘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对于哮喘的治疗,重点在抗炎,糖皮质激素作为支气管哮喘的首先用药,以其卓越的抗炎效果被广泛应用,成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必备药,临床医学界认为,哮喘不能够完全治愈,但是采取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复发和加重,能够最大限度的控制哮喘发作,为防止哮喘反复复发,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服用激素治疗,同时长期坚持服用糖皮质激素还可以避免气道出现严重损伤以及气道重构的出现,除糖皮质激素治疗外,还可以联合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快速缓解哮喘症状,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可以减少后者使用量,减少β2受体激动剂带来的全身不良反应。
  3.2 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剂量与用法
  3.2.1 剂量
  治疗支气管哮喘使用的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并不固定,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以及用法的不同,剂量的变化也较大,剂量使用范围可以参考最新版的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可以采用“下台阶”方法给患者使用激素,即开始治疗时选用大剂量激素,依靠大剂量激素迅速控制病情,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随着治疗的深入以及症状的缓解,逐渐减少激素的剂量,直至降低到能够控制患者病情的最低激素量,从而减少激素给患者带来的副作用,避免出现激素的滥用。
  3.2.2 用法
  糖皮质激素的用法主要有吸入、口服和静脉注射三种,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局部抗炎作用强且全身不良反应最低,所以支气管哮喘患者首推吸入激素治疗,但是长期使用吸入疗法的患者应注意口咽部的卫生,防止出现口咽部细菌感染,为增强疗效,还可以联合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等综合治疗;口服用药主要选用波尼松和波尼松龙,口服治疗可以作用吸入治疗的较强疗法,或者替代疗法使用,当患者不配合吸入疗法或者吸入疗法无效时,可以选用口服激素,口服激素副作用较大,不建议长期使用;病情较重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往往采用经脉注射激素治疗,可以选用甲波尼龙、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等激素,静脉给药时间控制在3到5天内,患者病情缓解后改用吸入或口服治疗。
  3.3 副作用
  服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副作用较多,主要有全身性副作用和局部副作用两大类,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可以导致口咽部霉菌生长,出现口咽部的红肿及溃烂;激素大量沉积于后补还会导致声音嘶哑;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还有可能诱导患者出现咳嗽等刺激症状。以上局部症状可以通过减少使用量以及更换吸入方法、清洁口腔等措施避免。
  尽管采用吸入或口服方法激素主要在局部发挥作用,吸收入血的激素量很低,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全身性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仍是醫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大部分学者认为,采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长期常规剂量使用是安全的,若长期大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有可能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产生抑制作用,此外,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会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眼压升高等症状。可见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该遵循小剂量使用的原则,根据病情需要适当调整使用时间,长时间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并不大。
  使用糖皮质激素质量支气管哮喘已有近70年的历史,其控制慢性哮喘复发以及缓解发作哮喘症状的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国内外医学界都已经将糖皮质激素看做了支气管哮喘的一线用药,但是由于激素使用不规范等原因,出现了许多激素滥用的情况,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同时出现了诸多不良反应。此外,在一些中小基层医院,对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仍然以口服和静脉注射为主,没有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条件,所以,应该在国内进一步普及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并不断改进国内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使糖皮质激素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更加规范。
  参考文献
  [1] 王长征. 以吸入激素为主的哮喘长期治疗[J]. 广东医学. 2001(02)
  [2] 陈坤华. 二丙酸倍氯松和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哮喘的临床观察[J]. 中华儿科杂志. 1994(01)
  [3 孙桂珍!050011石家庄市,史秀英,樊玉清. 转移因子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58例[J]. 河北医药. 2000(03)
  [4] 杨丽荣. 定喘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 2003(20) [3] 傅学东,
  [5] 成菲. 越婢加半夏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证35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13)
  [6] 张瑜,李剑莹,张忠德,邓屹琪. 清肺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型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07(06)
  [7] 周敏,倪谨华,郑丽叶,黄绍光,万欢英,邓伟吾. 信必可都保对持续性哮喘的疗效观察[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5(01)
  [8] 孙忠实,朱珠. 吸入型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在持续性哮喘中的应用[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4(05)
  [9] 李明华. 过敏性哮喘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J]. 中国临床医生. 2003(09)
  [10] 陈莉娜,朱春梅,李硕,陈育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儿童中重度持续性哮喘疗效观察[J]. 现代预防医学. 2008(14)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对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的有效设计与投放进行了研究,笔者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的重要意义,并且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幼儿园构建区域游戏的
【摘 要】 目的 老年粗隆部骨折患者的内固定方式与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64例老年粗隆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DHS内固定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的Harris评分情况。结果 ①在64例患者中,有62例患者恢复情况较好,总优良率为96.88%。②患者治疗后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设素数p≡1(mod4),h,ε分别表示实二次域Q(√p)类数和基本单位.本文改进了类数h和基本单位ε的上界,证明了:h logε<1/4(√p+6)log(2e√p),并得到了几个重要的推论.
现如今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些为我们的家校合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互联网已经应用到了各个领域,改变着我们传统的沟通方式,通过互联网构建的家校平台促进了彼
小学英语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对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英语教学时,可能会采用很多方式方法,但也应该注意到,各种方式方法都是需
热身活动是课堂教学的&#39;序幕&#39;,它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教师能否在较短的时间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整堂课教学的成败。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灌胃与芒硝外敷结合西药治疗急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急重症胰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胃与芒硝外敷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肌紧张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中时期是学生积累英语知识、培养英语提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阶段。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是高中英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把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作为健康领域的培养目标。但现今幼儿的自理水平却不容乐观,不会独立吃饭、上厕所,不会自己
【摘 要】 经典的免疫检验均为人工操作,以定性或者是半定量来读取检验结果,受到检验仪器以及检验人员因素影响较大。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的微量免疫检验引起了临床免疫检验工作的广泛关注。为此,本文对临床免疫检验自动化进展做一综述,以总结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免疫检验工作应用提供帮助。  【关键词】 免疫检验 自动化 研究进展  前言:  免疫检验全称为免疫学检验,其检测涉及到了传染病、免疫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