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园活动为依托拓宽中学德育路径的策略研究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apple1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可见,校园活动在德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从中学德育的实际需求出发,探讨如何以校园活动为依托,拓宽中学德育的路径,丰富中学德育的形式,使中学生在活动中塑造健全人格、形成高尚品质。
  【关键词】校园活动;中学德育
  中学校园活动的内涵丰富,外延广泛,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德育元素。作为主管德育工作的教师,我们应该重视校园文化中德育元素的发掘与应用,将校园文化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做人的道理。下面,笔者以中学常见的校园活动为例,针对基于校园活动的德育工作路径与策略展开研究与探索:
  一、依托体育竞技活动开展意志教育和公平教育
  体育活动是中学校园的常规活动项目。在体育活动中,德育教师不仅要重视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与培养,还应该挖掘活动中的德育元素,用体育精神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帮助他们养成不怕困难、不畏艰苦的品质和尊重规则、公平竞争的意识,从而实现意志教育和公平教育的渗透。
  例如,德育教师可以组建晨跑俱乐部,并带头发起“每天晨跑半小时”的活动。德育教师通过带领学生风雨无阻、坚持不懈的练习晨跑,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实现意志教育在体育活动中的渗透;同时,德育教师还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和设施条件,定期组织跳绳、拔河、足球、篮球、踢毽子、滚铁圈等体育竞赛活动,无论是“集体赛”还是“个人赛”,无论是“国际”项目还是“民族”项目,德育教师都制定明确的规则,并要求参赛同学尊重和遵守规则。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养成尊重对手、尊重规则、尊重比赛的精神,从而实现公平教育的渗透。
  二、依托文艺表演活动开展品德教育和爱国教育
  文艺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作品是人类思想的重要体现形式。因此,在中学文艺表演活动中,德育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体会歌唱与舞蹈的快乐,感受朗诵与演讲的激情,还要让学生透过歌唱、舞蹈、朗诵、演讲等文艺表演形式,体会到作品中传递出来的精神与思想,使学生在文艺作品的熏陶与感染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实现德育的渗透。下面,笔者以文艺表演活动中的品德教育和爱国教育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例如,德育教师可以以“文明”“诚信”“友善”“勤劳”等为主题,组织演讲、朗诵、舞台剧等文艺表演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文艺表演活动的过程中,养成求真、向善、慕美的个人品格,从而实现品德教育的渗透;再比如,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德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为祖国唱红歌”的文艺表演活动。在学生学红歌和唱红歌的过程中,德育教师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思想引导,使他们不仅关注歌曲的旋律与美感,更关注歌曲中传递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中华儿女的顽强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品质,实现爱国教育的渗透。
  三、依托传统文化活动开展审美教育和修养教育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是中学开展校园活动的重要目的,也是拓宽德育工作渠道的有效措施。因此,德育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活动中的德育元素,一方面,使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感知中华民族的语言之美、风景之美、艺术之美,实现审美教育的渗透;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感知民族精神的同时,体会中国人民“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良好修养,实现修养教育的渗透。下面,进行举例说明:
  例如,在元宵节期间,德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猜灯谜”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还能够在赏灯和猜灯谜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语言艺术之精妙和手工艺术之精巧,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语言之美和艺术之美,实现审美教育的渗透;再比如,德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毛笔字或山水画创作及鉴赏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这些传统文化形式中蕴含的中国人“宁静致远”“沉静豁达”的思想境界,帮助学生养成沉稳和内敛的品格,实现修养教育的渗透。
  四、依托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和环保教育
  新时期的校园活动,已经不仅仅拘泥于校园的“死角天空”,而是倡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参与社会实践,实现生活教育。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学德育教师也不应该仅仅将关注的焦点停留在校内,而是实现校内与校外的结合,尝试依托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德育工作。一般来说,社会实践活动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和环保教育的契机,德育教师可以抓住机会,实现德育渗透。
  例如,德育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孤儿院、特殊学校等地方从事义工活动,为那里的老人、孤兒或残障儿童提供帮助,奉献爱心。在这一过程中,德育教师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之外,还可以向他们渗透生命教育,让他们感知这些老人和儿童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健康的渴望,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精神,实现生命教育的渗透;再比如,德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周边的公园、社区、广场等区域进行垃圾分类、垃圾清理、废旧物品回收等环保公益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实现环保教育的渗透。
  本文中,笔者以校园活动为切入点,探讨如何以竞技体育、文艺表演、传统文化和社会实践等类型的校园活动为依托,充分发掘和利用校园文化中的德育元素,拓宽中学德育的路径、丰富中学德育的形式,实现中学德育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献华.浅谈如何依托校园活动及班级文化建设渗透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24).
  (作者单位: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多种因素可导致其发病,但目前尚无特异或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沙利度胺是一种谷氨酸衍生物,具有明显的抗血
培养树突状细胞(DC),反复冻融法裂解培养的负载胰腺癌细胞(PC-3),提取细胞抗原,致敏DC,获得负载胰腺癌抗原的DC疫苗后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生成,MTT法检测CTL对不同肿瘤细
对某些严重出生缺陷、遗传病和其他一些疾病在宫内期间即作出诊断有利于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随着致病基因或疾病相关基因不断被分离克隆,使高危胎儿的基因突变分析或连锁诊断
北方河流冰期测流需要在冰盖上沿断面打孔,再测量各孔垂线流速分布,最后通过流速积分得到冰盖下的总流量。这种传统的冰期测流是一项耗时耗力且高风险的工作,限制了冰期流量
将130例心功能Ⅲ~Ⅳ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左室射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胰腺肿瘤,其组织来源尚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对其认识的提高,临床诊断病例逐渐增多,但术前容易误诊为无功能胰岛细胞瘤、腺泡细胞癌和
【关键词】 语文教学;生活化;课堂;德育;教学场景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0—0098—01   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视野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句话,为我们指明了设计语文生活化的方向。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
【关键词】 物理教学;遵循;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3—0063—01   新课标提出: “必须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关注教学效益与质量的方法,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统一起来。”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就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下面,笔者就此详细进行阐述。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现阶段的热点教学形式,如何更好地驱动学生批判性思维运作是教师应深入研究的话题。对此,初中英语教师不妨在阅读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