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B的实施与国有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来源 :商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lzcy_yt190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IRB(内部评级法)被认为是提升国有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国有银行自实施内部评级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具体的管理实践看远远不能对银行的业务和风险形成有效的支撑。所以,国有银行为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应该加强数据基础建设,并重塑信贷文化。
  关键词:IRB;国有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B
  
  一、国有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与IRB
  
  国有银行指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银行。虽然前三家银行已经改制成为股份制的上市公司,但鉴于是国家绝对控股,汇金公司代表国家作为最大股东。因此,按一般习惯,依然称这几家银行为国有银行。
  信用风险管理薄弱,不良资产率高一直是困扰国有银行的难题。虽然经过剥离、股改和上市,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大为降低,但某个时点上的账面的好并不能说明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真正提高。因此监管层多次强调国内银行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而内部评级法的实施则被看作是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契机。
  “IRB”(内部评级法)的概念来自2004年6月版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这份新版的银行统一监管协议有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监管和市场纪律。但核心和基础依然是最低资本要求,即银行资本必须足以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其中又以信用风险为核心。协议提出了覆盖信用风险资本数量的两种方法,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内部评级法指银行可以利用自己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确定信用风险最低资本要求,按照参数确定的不同方式又分为初级法和高级法。
  新资本协议以及内部评级法代表了国际信用风险管理监管的新方向,因而受到我国银行界的重视,被认为是提升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契机。银监会2007年2月印发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规定自2010年初开始接受新资本协议银行的申请,新资本协议银行从2010年底起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国有银行也纷纷开展了IRB工程,借此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强化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二、国有银行IRB的实施进展
  
  国有银行开展IRB的时间不同,进度也有差别,但总体看,它们都取得了一定成就,这其中以工行最为突出。
  工商银行2004年与普华永道合作开启IRB实施的系统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了由客户评级与债项评级组成的二维评级体系,实现了违约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的科学计量,目前正在将内部评级法在非零售信贷领域推广应用。因此杨凯生行长认为工行“已经在风险管理理念、技术、制度、流程等方面基本达到了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初级法的要求”。
  建行的IRB工程走的是以自主开发为主的路线。2003年9月,经过数年开发,建行信用风险评级预警系统投产。2004年下半年,建行开始将系统升级扩展功能,开发内部评级模型。2005年建行对评级预警系统进行全面优化和扩展,计划将其直接升级为内部评级系统。建行曾表示争取到2007年底以前在中国银行业率先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规定的内部评级初级法。
  中国银行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上。已完成了逻辑大集中的信息系统——信贷系统,该系统具有客户信息管理、信贷合同管理、信贷账务处理。据称,其信贷统计报表、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担保品管理等多种功能已基本达到内部评级法对数据信息的要求。
  农业银行由于历史包袱重,IRB的启动较晚。2007年6月农行就内部评级体系建设邀请4家国际知名咨询公司进行竞争性谈判,并最终选定一期项目建设合作伙伴。力争在2008年底前建成符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初级法要求的内部评级体系。
  虽然几大银行的内部评级建设从表面看取得了很大进展,但IRB的实施绝不只是要银行开发一套系统,更重要的是将这套系统运用到银行相关的信贷政策、信贷授权管理、贷款审批决策等具体实践中。而从国有银行具体的管理实践看,它们所用的信用风险评级方法基本还是打分卡,即采用简单的经验指标的线性加权模式计算出总分确定客户评级。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先进模型还只是停留在模型上,远远不能对银行的业务和风险管理形成有效的支撑。
  综上,国有银行IRB的实施正处于从“形似”到“神似”的中间状态,其内部风险评级体系正处于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从评分卡向模型化方法的转化阶段。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与邻国相比它们的进展程度还不够理想。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几年前都表示自己的银行不具备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条件,但到2004年,这些国家都已相继宣布实施《新资本协议》。而我国商业银行至今没有一家可以实施内部评级法。这表明虽然我们经过努力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有了提高,但不要说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即使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优秀银行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国有银行实施IRB的难点
  
  国有银行几年前就倡导实施内部评级法,在实践中或请外援,或以自力更生为主,可以说都在不遗余力的将这项系统工程向前推进。但为何内部评级法的实施迟迟无法落到实处,与邻国相比还相对落后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数据基础薄弱,二是信贷文化落后。
  
  (一)数据基础薄弱
  数据基础包括数据完整性、数据质量和管理信息系统三个方面,是IRB能否成功运行的重要基础。数据基础相对较好的工商银行在内部评级法的建设中走在最前面就是最好的说明。整体看,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建成,但数据完整性和数据质量尚有很大不足。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大型商业银行的数据完整性方面尚有不少差距。截止到2006年底,花旗银行经过清洗的数据库有17年完整的客户信息,美洲银行有15年,穆迪公司的数据库是从美国其他25家中等银行购买的,清洗后有效数据期间也有13年。而我国银行长期不重视对客户信息的连续跟踪记载,直到2000年以后人民银行才强制各银行执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并开始对新发生信贷业务进行系统记录,迄今满打满算也只有6~7年的数据。
  与数据完整性不足相比,数据质量则是更棘手的问题。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济体制和法律体制变化速度和幅度都较大,国内商业银行历史数据的可用性大打折扣。据统计,2001年我国国有银行全部117万户贷款企业中提供审计后财务报表的仅占总数的7.9%,而同期花旗银行高达33.4%,使得企业提供的数据质量难以从制度上得到保证。有银行做过数据分析,我国制造业财务报表的可信度约为70%~80%、商业和房地产企业约为60%、大型企业数据可信度约为80%、中小企业分别为70%和50%。
  任何模型都必须以数据为基础,在完整性不足和质量低下的数据基础上建立的内部评级模型自然很难以 用到实际中,即使勉强去用,其表现也可能差强人意。
  
  (二)信贷文化落后
  信贷文化指银行对坚持一定信贷标准和贷款管理标准的内在理解。一些美国银行的高级管理层指出,内部评级系统的设计虽非全部但至少部分职能在于推销和维护信贷文化。内部评级模型、思路和理论基本上是公共产品,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国际先进银行可以用,我们的银行当然也应该会用。对方的风险管理技术水平却远远走在我们前面,这里边的主要差别是他们的信贷文化与IRB发展方向一致,在银行经营管理中推行内部评级系统不存在实质性阻力,内部流程变更、制度建设成本低。而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对贷款和信用风险的理解还处在较低的水平。
  在实践中,我们的银行管理层往往将风险与利润分割开来看,不容易正视风险,无法将风险管理的思想融入到银行的具体管理实践中,而是还简单地将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平行化甚至对立化。结果是要么过分关乎市场占有率而忽略对资产质量的要求,要么为降低风险而放弃业务形成的“惜贷”导致业务下降,从而形成业务规模快速扩张与风险大量累积。即便经营水平相对较好的建设银行2003年核销的信用损失也达到570亿元人民币。这其实根源于大型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上的深层次问题。
  对信用风险理解的不足导致风险管理上的简单和形式化:依靠计划指令,使用层层分解指标控制风险暴露,对整个风险管理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战略考虑。虽然各家商业银行陆续实施了包括授权信贷、审贷分离、岗位制约、内部审计等在内的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但依然未真正将现代风险管理的核心思想融入到具体的管理与操作之中。
  总之,国有银行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规模控制信贷和分解指标进行风险管理的割裂风险和利润的信贷文化。此外银行内部管理的行政化色彩和地方政府的不良干预,对银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信贷文化,真正实施内部评级法和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形成了阻碍。
  
  四、总结与建议
  
  内部评级法的实施需要数据处理和建立模型等“硬件”建设,也需要重塑信贷文化等“软件”调整。有效提升国有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也需要从这两方面着手。
  应尽快加大数据仓库和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加快数据清洗和补录工作,建立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的完整、严格、一致的数据标准和相应的数据处理平台。商业银行要加大力度设计开发专门的系统模型以有效识别和防范数据欺诈。同时大力发展外部评级业。在北美和欧洲等专业评级机构活跃的地区,由于专业机构的评级广泛,多数银行在进行内部评级时,都把专业机构的评级作为内部评级的重要参考。随着中国专业评级机构评级水平的提高以及受评对象的扩大,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在评级时利用或参考专业机构的评级。
  与数据储备建设相比,信贷文化的调整更为不易。按照制度经济学的结论,正式制度可以在一夜之间改变,非正式的习俗却变化缓慢,而信贷文化属于后者。对于国有行来说,培育先进的信贷文化可以借鉴国际商业银行的经验。虽然各国具体情况不同,但信贷资金运动还是有一定的共性。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要在实践经验中总结出真正适用于我国国情的信贷管理的精髓,通过制定规章制度的形式,将其塑造成为我们自己的信贷文化。此外,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加强对信贷人员的正面引导和激励也有利于先进信贷文化的塑造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真正提升。
  
  责任编辑:石树文
其他文献
摘要:中俄边境贸易60年历程是一个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拓展完善的发展史,是中俄60年经济转轨调整的真实写照。目前,在中俄边境贸易递进与优化的进程中出现了贸易主体多层次、贸易产品结构合理化、贸易方式多样化、合作内容多领域等良好势头,但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在俄罗斯即将加入WTO,双方辟建自由贸易区,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大开发将互动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采取措施、加强合作、壮大中俄边境
期刊
摘要:随着竞争的加剧、经营成本的增加以及城市土地资源供应紧张,地下超市这一零售业态的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利用SWOT分析法对地下超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就我国地下超市的发展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营销策略:调整商品结构,满足顾客需求;提供优质服务,获取顾客忠诚;做好促销管理,抢占顾客心理。  关键词:地下超市;SWOT分析;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在市场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着良好机遇;然而,随着加入WTO保护期和后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农产品市场已成为世界上最开放的市场之一,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和挑战逐渐显现,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压力明显加大,出口贸易的壁垒日益增多,面临国际竞争非常激烈。  关键词:农产品;对外贸易;WTO;贸易壁垒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B
期刊
摘要:21世纪初,武汉市开始进行发展都市农业的探索。钻石模型的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撑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这关键四要素是促进武汉市都市农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但却难以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武汉市都市农业要想克服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形成都市农业强大的竞争优势,必须通过集群式发展模式。  关键词:都市农业;产业集群;武汉  中图分类号:F303.4 文献标识码:B    20
期刊
摘要: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分为知识效益战略和经济效益战略,回顾资源型城市及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以黑龙江省13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验证知识效益战略和经济效益战略的交互效应,在此基础上得出资源型城市应采用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辅以持续型经济效益战略的结论。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实证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Human
期刊
摘要:以Montiel的理论模型作为选择实际基本经济要素的主要依据,在参考中外学者对均衡汇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运用1980-2006年间相关经济变量数据,构建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分析表明:这段时期分别存在人民币低估与高估的问题。人民币均衡汇率应是动态变化的,钉住一篮子货币能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  关键词: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协整   中图分类号:F822.2 文
期刊
摘要:在中国的两轮基础设施投资浪潮中,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都具有局限性。第一轮多为外商投资者,往往要价过高和偏好发达地区的经营性项目;第二轮多为国有企业,法人缺位、经营管理效率不佳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特许经营模式本身的优势。因此,有必要分析经济市场中的另一重要主体——民营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的发展前景,并通过SWOT分析一般情况下民营企业发展基础设施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民营企业投
期刊
摘要:公司品牌化是把公司名称作为公司供应物的唯一或主要标识进行推广的过程,其概念化模型包含公司品牌外部化和公司品牌内部化两部分。公司品牌外部化是指企业主动地向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传递品牌价值和重要信息,促进正面的、积极的品牌形象认知,引导顾客购买行为意向;公司品牌内部化则是确定品牌价值并借助员工等内部可控要素,即公司品牌内部化维度,传递品牌价值。公司品牌外部化和公司品牌内部化之间具有相对独立、相互依
期刊
摘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以前,阿坝州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农村产业发展格局。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给阿坝州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农村产业发展面临新的选择。  关键词:阿坝农村产业结构;资源优势;灾后恢复重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B    (注:收稿日期:2009-02-1
期刊
摘要:对城市群进行空间整合来提升其竞争力,是实现崛起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基本思想就是将城市经济投入的强度与城市空间联系的效果结合起来,从时间开发次序、空间建设重点、产业培育途径和基础设施共建等四个方面来应用到城市群空间整合的战略研究中。  关键词:城市群;DEA;动态聚类;空间整合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