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形象”方法突破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long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如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公曙》:“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二、从诗词景色“冷”“暖”色调突破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词句,再体味所写之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去郭轩楹敞,无时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这首诗中的写景主要是在二、三联,诗人先用“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写出开阔而幽美的草堂四周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勾画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自由啊!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暖”色之景,抒发了一种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
  三、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例如: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重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诗中首句用“梧桐”“秋叶”这些带有凄凉悲伤的意象来渲染萧瑟冷寂的气氛,第三句中“重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寒夜的环境。结合末句便知,这是由于诗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感到来自南宫(皇帝的居处)的漏声凄清、漫长。
  四、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突破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例如:赵嘏《江楼感旧》:“独上红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五、从诗词中含有诗眼的句子突破
  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例如: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诗中第三联描写生动,“落”“明”二字精炼传神,是该联诗眼。“落”给“泗水”以动感,好像从天上落下一般,使静态的形象动态化;“明”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动感,不说徂徕山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联系全诗,不难发现诗人把山水写得如此隽美、秀丽,是为了衬托他与友人的情谊纯洁无邪。
  六、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突破
  “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例如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意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宏大襟怀。
  七、从诗词中典故的含义突破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例如: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掌中轻”典出《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骸。
  八、从诗词的注解突破
  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例如: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是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流放途中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见,诗人应是带着轻快的心情写作此诗的。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好月。这样的有情有意之景便衬托出诗人遇赦极其欢快的心情。
  此外鉴赏诗歌形象还应抓诗歌意象的特殊内涵。例如,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插柳表惜别,以蝉喻品行高洁,梅花象征傲霜斗雪不畏挫折精神,梧桐象征凄凉悲伤,莲表达爱情等等。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干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尤其是唐诗、宋词无论思想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此诗歌鉴赏都是历年高考的必考题,特别是最近几年,命题形式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难度的增加让很多学生在答题时存在应付、甚至恐惧的心理。本人抓住流行歌词与诗歌在修辞、表现手法等语言运用方面的相似点,试从兴趣的角度进行诗歌鉴赏教学。  一、修辞  诗歌与歌词作为特殊的文学
随着社会上素质教育呼声不断高涨,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变化,即由传授知识型教学转向能力培养型教学。创造能力的培养,要靠知识作依托,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要正确处理好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那么,怎样处理好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呢?我认为,应该立足课本又要走出课本,在学好课本语文知识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在拓展语文课外知识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创造能力。  立足于课本,就是说
【内容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快乐教学”模式的推行越来越必要,中职英语教学亦是如此。快乐教学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快乐教学必将会逐渐完善,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快乐教学 中职英语教学 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老师的要求也在提高。现在的学生充满个性、面对着爆炸的信息,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又该怎样使自己的学生爱学,想学呢?在现实的
【内容摘要】  中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改互评作文,有序地培养学生自改互评作文的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探索作文教学的一条有益途径。本文将从中学作文自改互评的准备、作文自改互评活动流程及学生自改互评作文的反思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关键词】中学语文 作文教学 自改互评 探
新课程改革尤其注重素质教育,提倡美育教育应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因此,我们要把握课堂教学主阵地,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果没有美育教育,数学课堂的教学就失去了生机和色彩,数学就变成了单纯的符号运动。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
每每去一个城市,总喜欢先去博物馆逛逛,再去图书馆泡泡。博物馆是一个记录人类文明脉络的地方,见证历史的沧桑巨变,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记忆。图书馆是一个记录人类文明进程的载体,传播和涵养精神内核,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骨骼。得空,去博物馆逛逛,再去图书馆泡泡,可以感受到一个城市的秉性和脾气,可以体会出一个城市的修养和温度。  我喜欢图书馆。  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喜欢去图书馆泡一个下午。宽大空旷的空间,静谧安逸
【内容摘要】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是基于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立足于课程改革的要求,它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方式有集体讲座、小组活动和专题探究等。  【关键词】物理研究性学习 优点 创新 方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探索研究的基础上的,通过探索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或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依据文本独特之处,进行有效随文练笔,能达到用时少、收效大的效益。笔者通过抓住文本空白点、文本动情点、文本典型点,让学生进行随文练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随文练笔落点有效  阅读教学中,教师们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常常惊叹于范文的经典。那虚实相间的留白艺术,那美妙言辞的独特表达,那欲说还休的标点符号……这些无不使人感慨于作者谋篇的匠心独具、表达的神来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目前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会计专业,以《企业财务会计》的教学为例,就如何优化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认识,供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 优化教学 思考  近几年,随着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扩大,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越来越令人担忧,中职教育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学生底子薄、差异大,不良行为习惯多,厌学现象严重;教师
生物学课程是中学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如何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一直是生物老师不断探讨的问题。在新课改下,多媒体对生物教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同时能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排除客观教学障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动直观的画面提高学生认知的能力,同时解决课时少,教学任务重,完成教学任务难的问题。  一、化抽象为直观、化微观为宏观  生物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即很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