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绵蚜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CL198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绵蚜属同翅目,绵蚜科,原产于美国,20世纪20年代传人我国,在沿海及内陆地区均有分布,是国内重要的检疫对象。近年来我市苹果绵蚜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数量越来越多,并有继续蔓延之势。苹果绵蚜大量吸食苹果树营养液,使树体衰弱,可造成苹果减产4.1%~38.8%,为更好地控制其危害,特将其生物学特性总结如下,并提出几点防治方法。
  
  1 苹果绵蚜的危害症状
  
  苹果绵蚜主要危害苹果,也危害海棠、山楂等,受绵蚜危害的树体损失大量营养,树势衰弱,抗寒、抗旱能力下降,寿命缩短,花芽分化减少,果品产量和质量降低。苹果绵蚜以无翅胎生成虫及若虫群集在果树的病虫伤口、剪锯口、老皮裂缝、新梢叶腋、短果枝、果柄、果实的梗洼及地下根部刺吸危害。
  枝干被害后,逐渐形成瘤状突起,影响营养输导,严重时肿瘤成串,肿瘤破裂后形成深浅、大小不同的伤口,伤口处更宜于绵蚜继续危害,同时也易引起其它病虫的侵害。
  根系被害后形成肿瘤,不能再生须根,逐渐腐烂,致使树势衰弱,影响花芽分化和果品的产量和质量,严重时可造成整株死亡。
  幼树被害后树体发育不良,延迟结果年限。
  果实的梗洼和萼洼被害后严重影响果品质量。
  
  2 苹果绵蚜的生物学特性
  
  2.1 苹果绵蚜的生活史
  苹果绵蚜的繁殖以无翅胎生为主,孤雌生殖,苹果绵蚜在冀中南地区每年发生15代,世代重叠现象明显,主要以1~2龄若虫在枝干粗皮裂缝、剪锯口、虫害伤口及残留在树体上的吊绳、浅土层根部等部位越冬。苹果绵蚜除越冬代(137天)外,以第8代历期最长为31天,第4代最短为13天,每代平均26.9天,在生长适温范围内,每代历期与温湿度有关,湿度影响更大些。
  
  2.2 苹果绵蚜越冬出蜇期
  苹果绵蚜在冀中南苹果园越冬出蜇期在3月底至4月中旬,平均气温达到8.4℃时越冬若虫开始活动,出蜇高峰在4月上旬,4月中旬出蜇结束。
  
  2.3 苹果绵蚜田问种群消长规律
  苹果绵蚜在冀中南苹果产区,每年有2次发生高峰,一般年份第1次高峰发生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以后受高温、高湿的影响以及寄主蜂的抑制,数量逐渐减少,到8月下旬绵蚜密度开始上升。9、10月增长迅猛,于11月初达到第2个高峰,这时发生量最大,而后逐渐减少,进入越冬期,全年呈双峰曲线。树冠上的苹果绵蚜发生较晚,但增长速度较快,在第1个高峰期,树冠上的绵蚜群落较树干上量大,且较均匀地分散于全树,而后期主要集中在树干和主枝上,分布不均,主要在伤口、伤疤和粗皮处。
  
  2.4 苹果绵蚜的迁移
  苹果绵蚜在树上靠l龄幼虫爬行,有3次迁移过程。第1次在5月上旬,苹果展叶至开花初期,爬到越冬场所附近的嫩梢、叶腋以及嫩芽等处定居。第2次迁移在5月中下旬,第2代若虫向上爬到枝干伤疤边缘、剪锯口缝及较远的新梢、叶腋处。第3次迁移在6月上中旬,可爬到嫩梢顶端。
  
  2.5 苹果绵蚜的种群扩散
  苹果绵蚜的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靠人的活动,如:从外地引进种苗、种条、人在疫区与非疫区的来往活动等。苹果绵蚜近距离扩散除已知的由风、人为的携带外,主要是靠有翅蚜的迁飞向四周传播蔓延,时间从6月下旬开始,这时有翅蚜出现,有翅蚜主要发生在8月下旬至10月中旬,9月下旬最多,这也是扩散的主要时期,到10月中旬以后逐渐停止扩散,而数最有所增加,当年近距离扩散为200米左右。
  
  2.6 苹果绵蚜的危害程度与其数量的关系
  通过在1年生枝条上接种不同数量的绵蚜,定期调查被害处的受害程度,结果发现被害程度与虫量和危害时间密切相关。在相同时间内,虫量越大,枝条被害程度越重,如同在200天内每枝上有48头绵蚜的比有31头的危害重,前者被害程度为3级,后者为2级。在相同虫日密度下,危害时间越长,被害则越重,如每枝上有54头绵蚜,危害100天被害程度为1级,危害200天被害程度为4级,瘤体粗大,并有破裂部分,经解剖发现木质部组织紊乱,营养运输受阻。
  
  3 防治方法
  
  苹果绵蚜繁殖量大,而且体被白色蜡状棉絮,给防治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只有抓住有利时机加以防治,才能有效地减轻苹果绵蚜的发生与危害。
  
  3.1 加强检疲
  苹果绵蚜是检疫对象,此虫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靠苗木和接穗,因此应禁止从绵蚜发生地调入苗木和接穗,如发现已调入的苗木和接穗上有绵蚜,应用药剂进行灭蚜处理。
  
  3.2 清因
  落叶后发芽前结合刮病斑,刮除剪锯口、树洞、病虫伤疤边缘等部位的越冬绵蚜,消灭越冬若虫。
  
  3.2 抹泥毒杀
  在苹果绵蚜第1次迁移前处理受危害的部位,用泥涂抹绵蚜群集危害的剪口、锯口,然后用塑料薄膜包裹,闷死绵蚜,也可在泥中加入药剂毒杀绵蚜。
  
  3.3 药剂防治
  一是抓好3月下至5月上旬苹果绵蚜第1次迁移之前的药物防治,二是抓好5月中旬至6月中旬绵蚜第2、第3次迁移时期的药物防治,用药应选择高效、内吸、低残留的药剂,如:48%的乐斯本1500倍液,毒死蜱1000倍液等。
  苹果绵蚜秋季发生高峰时,一些早熟品种已经采摘,应该及时防治,以富士为主的果园等果实采摘完后,抓住时机重点防治,降低虫口越冬数量,减少翌年虫源,物理方法与喷药防治相结合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今年,我国板栗市场价格不稳,许多农民遭受损失,就此专家建议实施优良品种纯化工程,占领国内外高端消费市场。
各类树种都有自己的生理特性,冬季时应因种制宜;采用不同的贮藏方法.才能确保其发芽率。
由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北京市果树产业协会.北京市昌平区政府联合主办.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政府承办.北京市天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协办的
近几年莲都区桃产业发展很快,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山区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但随着几年的发展,桃树上小绿叶蝉、白粉虱、桑白蚧等虫害发生快,为害重。其中以小绿叶蝉为害最重,为害重的桃树会引起非正常落叶,减少树体光合作用,加快树势衰退,加重桃树流胶病的发生。小绿叶蝉又名桃小绿叶蝉、桃小浮尘子,为害桃、杏、李、樱桃、梅等果树及禾本科、豆科植物等。近几年在我区桃园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为害逐年加重,成为桃
梨树的绝大多数品种自花不实.有些品种就根本没有花粉(如黄金梨、新高等)。如果授粉树配置不当、传粉昆虫少、或花期遇到不良气候条件(如低温、霜冻、阴雨、大风、高温干燥等)均会
1 全园普施法 先把肥料普施于果园地面。随后结合果园耕翻或冬季深中耕。把肥料翻入土层。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根系已满园的成龄果园或密植果园的成龄果树或密植果园的大量施肥
“2006年,俺投资1.2万元兴建了一座容量10吨的冬枣恒温保鲜库,10月中旬储存冬枣5000千克,如今已卖出4000千克,每千克纯赚2元,加上为枣商代存5000千克冬枣的4000元代存费,不到1个月
‘绿岭’是早实薄皮核桃新品种,从‘香玲’核桃中选出。与‘香玲’相比,具有壳薄、果个大、出仁率高、果形美观、稍晚熟(比香玲成熟期晚3~5d)等特点。
枣树病虫害种类较多,6—7月发生的食叶害虫有枣黏虫、枣龟蜡介壳虫和枣叶壁虱,危害枣花和幼果的有枣绮夜蛾,蛀果害虫有桃小食心虫;7月中旬以后,主要病害是枣锈病;8月以后到采收期,主
吃豆腐忌放葱    吃豆腐放葱是不科学的.因葱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可以与豆腐中的钙结合成为白色沉淀的草酸钙,使钙难以吸收,我们知道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长期这样,会降低豆腐的营养价值。如果进食含钙量丰富的食物较少,则可能使体内缺钙。出现烦躁不安、抽搐、软骨症等症状。因此,在烹制豆制品时,最好少放或不放葱。    奶粉忌用酸梅晶作甜味剂    有些人喜欢把奶粉和酸梅晶放在一起冲泡,把酸梅晶作糖来使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