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预设,打造有效课堂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hongcha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及提升是语文课堂效果的核心体现。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结合知识的传授过程去进行,离开知识,能力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语文素养构建的支点在于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预设,打造有效课堂。
  预设一:把握独到的文本精髓
  阅读教学是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要让学生实现这种对话,缩短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教师必须深入到文本之中,认真研讨文本,对文本有独到的见解。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取得和学生对话的资格,进了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记。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每一篇文章,教师都要字斟句酌,亲身触摸。通过对文字的涵咏,对文旨的揣摩,教师切身感受文字的温度和色彩,并从中产生对文本重组和再造的灵感,这样才算读到了心里。真正做到了吃透教材,真切地與文本进行对话,教师走进课堂才能游刃有余。
  文本解读靠的是解读者的文化积淀、人文底蕴与学识修养,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还要靠我们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语言文字的高度敏感。我们解读文本的程度如何,是与我们自身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息息相关的。可见,文本解读因人而异。教师在研读教材时,既要有消化吸收,合理评判他人对文本细读的种种理解和观点,更要关注自己的主观感受,归纳梳理自己对文本细读的独特感悟和发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从字词、句段、篇章等语言内容和形式人手,感悟文本内容,分析文本表达技巧,剖析作者内心感受,诠释文章旨意,全方位挖掘文本内涵。
  预设二: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
  常有人说,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制订精准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只有准确把握语文课的本质,深入领会课堂精神,并由此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才会更有效。
  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某种程度和变化。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反映,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标尺。
  所以我们提出,每一堂语文课都应该有明确而集中的教学目标。崔峦指出:“我们的语文课要上得更有语文味,就应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一种真实的教学效果。”对教材教学价值的发掘与提炼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逐步明确与定位的过程。发掘教学价值,就能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并集中优势兵力,对其进行攻坚战。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一个常数,如果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贪多求全,样样都要实现,就很容易导致样样都没有达成。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目标要“集中”,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设置过多,一个两个就可以了。核心的教学目标完成了,那么其他的附属目标也会在实现核心目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落实。
  预设三:选择巧妙的切入口
  在课堂上,教师是一篇课文的“第一读者”,如何引导学生这个“第二读者”迅速地进入文本,找准切入口、选对突破口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的“切入口”,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本的入口,能够保证教学以最有效的方式触摸到学习重点,带动学生阅读整篇文章,从而更有效地理解文意,体会表达技法。庖丁解牛,十九年解数千牛,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不就是因为他熟知解牛的最佳切人口吗?只有“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方能做到游刃有余。
  如何选准切入口呢?教师首先应做到前文所说的“把握独到的文本精髓”“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从具体文本特点人手,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从标题切入。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文题,往往能很好地把握文脉;②从“文眼”切入。“文眼”一般就是文章点睛的字词,是文章最闪亮的地方,通过它就能窥斑见豹;③从关键语段切入。关键语段能“一句贯全篇”,抓住它就能迅速地进入文本核心;④从“线索”切入。一篇文章常常能挑出一根“线”来,找准那根“线”,能提纲挈领地总览全文;⑤从表现方法切入。有特色的表现方法让文章与众不同,这也是教学的重要资源;⑥从结构布局切入。捋清文章的结构,整篇文章就能清晰起来;⑦从体裁的角度切入。体裁不同,文风大异,选择突出的体裁特色,也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迅速走进文本;⑧从疑点处切入。对课文的质疑点也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的突破口;⑨利用插图切入,这一点很适合中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找“切入口”,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走进文本,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所以,我们不必为找而找。我们并不能千篇一律地将文章归入某一类来寻找切入点,要深入研读文本,因文而异,因生而异。找准文本解读的切入点,能找到打开课堂教学的钥匙,更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预设四:设计有范式的练笔
  研读语文教材,反思日常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我们的阅读课往往重理解而轻运用,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感悟能力,却忽视了语言的运用能力。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教师开始把课堂小练笔安排在阅读教学中,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们通过短短的几分钟,让学生写几句话,这种方法形式活、费时少、反馈快、目标准、效果好。
  随着课堂小练笔这种形式的走俏,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误区。最突出的是小练笔的目标不够明确,练笔流于形式,没有从文本表达这个角度去设计。再加上,练笔后的评价不够到位,使课堂小练笔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
  教师要善于发掘那些典范的语言表达范式,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进而设计迁移性的练习,鼓励学生模仿写话。这种模仿课文文本范式的练笔针对性强,效果好,学生有样可仿,有话可写,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我的家乡在江西省的一个小村庄,那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个景色宜人的好地方!春天,百花盛开,莺歌燕舞。村子里的油菜花一大片一大片地盛开,吸引了许多勤劳的小蜜蜂,它们成群
数学发展性阅读的研究进入中期阶段后,绝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分段阅读、分析的方法。如何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掌握整体阅读的分析方法呢?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进行了整体阅读、分层施教的研究和实践。  在整体阅读、分层施教的教学研究中,我认识到学生的发展取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他们的发展会随着这些因素的影响千差万别。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任一阶段、任一层面上,基础知识、学
在晴朗的夜空中,人们偶尔会看到一道亮光划过天际,还留下明亮的痕迹,那就是来自太空的不速之客——流星。让我们看看它们会带来什么惊喜吧!
一二·九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有力地宣传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
心理学对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策略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学习策略的使用特点和发展规律、学习策略的训练干预等方面。将一些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可以得到一些
【主持人语】伴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以及中小学统编语文教材的使用,围绕“真实情境”“情境设计”“情境教学”等热点话题开展的一系列语文教学实践研究逐渐走向深入。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如何围绕“情境”进行教学设计、实施以及评价,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索。本期《独家策划》栏目的4篇文章,分别从深度学习、专题探究、写作教学以及中考测评等角度作出阐释。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而需“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本文主要针对语文课堂上培养小学生多角度阅读进行研究。  多角度阅读是有创意阅读的基础,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阅读材料,而且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开阔思路,弘扬创新精神。不过,多角度阅读是一种高层次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活动·探究”单元,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将语文学习素材置于整合的主题语境下,营造了情境教学的场域。从培养“人”的角度,“活动·探究”单元的专题教学
近几年来,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教学与情境学习理论结合愈加紧密。各地中考语文题命制呈现更为明显的情境化设计倾向,命题重视选取适宜的多个语料,以个人体验、社会生活、
平常我们走路的时候,来去自如,想往哪里走就往哪里走,我们总会准确地找到我们要去的地方。但是,在沙漠里行走的人就不会如此幸运了,他们总会迷路。他们以一条直线向前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