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水族自治县秋作马铃薯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三都水族自治县秋作马铃薯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选地开厢、适期播种、中耕培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秋作;栽培技术;贵州三都
  中图分类号 S532.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095-02
  三都水族自治县地处贵州省的南部,为贵州省低海拔高热蔬菜区,县内大部分地区的气候适宜于秋马铃薯的种植,每年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12月上旬收获,产品市场行情好,经济效益好。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总结了三都县秋作马铃薯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
  秋季播种的马铃薯,应选择休眠期短、抗逆强、能抗高温的早熟和特早熟品种,如极早熟品种费乌瑞它、早熟品种中薯5号等,可在出苗后60 d左右采收,且薯块品质好、商品率高,市场销售前景较好。
  严格挑选健康的脱毒种薯,并选具备品种特性、薯块完整、无病虫害、无伤冻、薯皮光滑、色泽新鲜薯块作种薯,淘汰表皮龟裂、畸形、生有病斑、受冻发僵以及退化变形的块茎。
  秋播马铃薯,以采用小整薯播种为好,每个小整薯重量在25 g左右。如用大薯作种薯,应在发芽前切块催芽。合理切块,25 g以下的种薯采取整薯播种。大种薯应在播种前7~10 d,采取切块播种,每块种薯20 g以上并带1~2个芽眼,将切面沾上灶灰或磷肥(可用甲基托布津100 g加灶灰5 kg混合均匀进行拌种效果更好),晾干后以待播种。带病种薯应剔除,并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切刀后方可再用,最好用2把切刀,每切1个种薯换1次切刀,并放在高锰酸钾消毒液中轮换使用。
  科学催芽,选择通风、凉爽、阳光直射不到的空房或室外树荫下搭成凉棚,地面铺厚约10 cm的干净湿沙(以用手紧捏能成团,手松便散开为适度)或湿润稻草,催芽时薯块在催芽床上可集中排列,将薯块芽眼向上,先在底层紧密排好1层,不使重叠,然后上面覆盖1层3 cm厚湿细沙或稻草。再按1层薯块1层细土沙,这样排列至3层,最后在上盖稻草或塑料薄膜保温,保持床温在25~28 ℃,经4~6 d就可出芽。当芽长至0.5~1.0 cm时,就可拿出播种。如遇天气不好,可在散射光下放置2~3 d,使芽绿并壮实,再播至大田。
  2 选地开厢
  宜在海拔500 m以下的低热地区种植,如位于三都县西北面的大河、合江、三合、普安、丰乐、交梨等乡镇,以及其他乡镇低海拔地区,以保证生育期所需温度和光照时数。选择地势较为平坦、开阔的地方,选择土壤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排灌方便,前茬为水稻或非茄科和十字花科的田块,水旱轮作较好。
  以双行起垄的方式为好,按1 m开厢,做成深沟高厢,厢面60 cm,厢高35 cm,沟宽40 cm。然后在厢面上开出行距50 cm的2条种植沟[1]。
  3 适期播种
  在8月下旬至9月中上旬(水稻收获后)及时播种,以保证在12月收获。播种过晚则导致成熟期推迟,产量降低。秋薯播种正值秋初,播种过早,温度太高,容易烂薯;播种过迟,生长期缩短,产量易受霜冻影响。一般日平均气温降到25 ℃以下,播种较为安全。在三都县西北面低热地区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为宜,极早熟品种最晚在9月中下旬播种结束。
  秋薯生长快,结薯早,地上部植株生长不及冬春薯旺盛,不易徒长,因此播种密度可适当增加。适当密植不仅能充分利用光照和地力,提高产量,而且能促使茎叶增多。土壤覆盖层加厚,可使田间土壤降温保湿,有利于生长,提高种性。秋播马铃薯一般株距20 cm,播种9万株/hm2左右,播种深度应保持在10~15 cm。
  播种后,有条件的,可先用适量稻草放在条播沟内、种薯的上面,再用泥土盖种(稻草覆盖可加强肥效,种出的商品薯色泽好,产量高)。畦面可覆盖稻草等物,可起到遮荫降温、防旱保湿、防止阵雨冲刷和土壤板结。这样出苗快速整齐,可保证苗全苗壮[2]。
  4 中耕培土
  科学培土,一般结合中耕除草培土2~3次,植株封垄前培完。出苗后及早中耕除草,大雨后及时浅中耕疏松表土。苗高20 cm左右时进行第1次培土,开花初期进行第2次培土,培土时注意不要将下部叶片埋住,尤其是费乌瑞它品种,有向上结薯的特性,培土要尽量高,以利于薯块生长发育和膨大[3]。10月下旬霜降前进行第3次培土,以保护块茎,防止霜冻。
  5 肥水管理
  沟施基肥,可施腐熟有机肥15.0~22.5 t/hm2、有机复合肥1 125 kg/hm2,有条件的可加施钾肥150~225 kg/hm2。幼苗出齐后,可结合中耕重施1次速效提苗肥,施碳铵600 kg/hm2。现蕾前苗高20 cm左右时,结合培土再施尿素150 kg/hm2[4]。追肥与浇水相结合,或者在雨前或雨后施肥,以便肥料尽早溶解被根吸收。
  在水分管理上,马铃薯怕旱怕涝,旱时及时浇水,保证土层湿润,雨后注意开深沟排水,防止薯块被水泡而腐烂[5]。
  6 病虫害防治
  三都县马铃薯的主要病害是晚疫病,主要虫害有蚜虫、小地老虎和黄蚂蚁。在未发生晚疫病前(现蕾期),先喷施保护剂加杀菌剂,如1∶1∶200的波尔多液喷施预防,10~14 d喷1次,连喷2~3次。拔除中心病株并远离种植区深埋,及时使用治疗剂开展大面积防治,可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主要成分霜脲氰 代森锰锌)500~700倍液(每100 g对水50~70 kg),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5 kg/hm2,对水900 kg进行喷雾。对重病田、早发田应隔7 d连续防治2~3次,达到控制晚疫病的流行目的。保护剂和治疗剂使用方法根据晚疫病发作情况而定。蚜虫为害植株叶片,叶片变成严重干枯死亡,主要危害是传播病毒病。可用辟蚜雾、吡虫灵、灭蚜松、阿维菌素、黄连碱和苦参碱等喷雾防治[6]。小地老虎以幼虫低龄为害嫩叶、嫩芽,可用50%辛硫磷乳油200 mL、拌润细土30 kg,做成毒土撒于根部防治。或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前作为旱作的田块易受黄蚂蚁为害,可用40%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2 000倍液灌根防治,或用辛硫磷混在有机肥中施用,防效显著[7]。
  7 适时采收
  根椐品种的特征,当薯块容易脱落、块茎颜色由浅变深、植株下部叶片干枯、大部分茎叶由绿变黄时,标志着生理成熟,即可收获[8]。选在晴天采收,来不及销售的商品薯应放入室内进行覆盖,防止见光变绿失去商品价值。
  8 参考文献
  [1] 杨如达,杨富,李淑兰.无公害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2):113-114.
  [2] 李性勤,马淮勤.脱毒春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1(3):30.
  [3] 唐虹.脱毒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轻型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5(6):39-40.
  [4] 黄欠如,叶川.丘陵红壤旱地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0,12(3):22-26.
  [5] 马玲玲.宁南山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2):116.
  [6] 贾普选,常高正.马铃薯小拱棚高效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1(1):37.
  [7] 戴亨仁,吴建军,韦禄春,等.江西红壤区马铃薯高产、高效、优质综合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2):74-76.
  [8] 梁秀芝,吴瑞香.抗病马铃薯新品种及无害化综合栽培技术[J].华北农学报,2004,19(S2):137-140.
其他文献
摘要 介绍稻瘟病的发病症状,分析影响稻瘟病流行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稻瘟病;发病症状;流行因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130-02  水稻是吉安市青原区主要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均在2.26万hm2左右,近年来粮食价格上涨,特别是优质稻、糯稻价格上涨幅度大,受市场经济影响,农户种植优质
摘要从工作实施、检查验收等方面阐述了国有林场重点(省级)公益林保护管理工作,以供林业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国有林场;重点(省级)公益林;保护;管护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165-01  1国有林场重点(省级)公益林工作实施情况  1.1区划界定情况  按照《河南省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操作细则》标准要求,河南省国有泌阳板桥林场自2004
摘要 总结了野皂荚嫁接皂荚及接后管理技术,包括清棵选树、接穗采集与贮藏、嫁接、嫁接后管理等内容,以期为野皂荚嫁接皂荚及接后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野皂荚;皂荚;嫁接;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2.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196-01  太行山区野皂荚(俗称野皂角,拉丁名:Gleditsia hetero-phyiia Bunge)资源十分丰富,利
摘要 通过对小规模肉牛养殖场进行调查,以现代畜牧业的理念分析了农户小规模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小规模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小规模肉牛养殖业;现代畜牧业;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250-03  现代畜牧业是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用现代设施装备、用现代科技改造、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发展起来的基础设施完善
摘要 针对灵武市2万余株灵武长枣古树群由于受生长环境影响、自然灾害危害、有害生物侵害、人为破坏等影响,出现树体老化,病虫害多,严重削弱树势,造成树体衰弱,营养生长不良,产量低下,亟需保护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集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灵武长枣古树持续保护技术,应用实践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长枣古树;健康调查;持续保护技术;宁夏灵武  中图分类号 S6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要 对核桃壳焦油膏状物进行研究,用GC/MS法对生物质焦油馏分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已定性的有14种化合物,其中含有多种可利用的成分,在医药、农药和化工等方面利用存在可能性。  关键词 核桃壳焦油膏状物;蒸馏;GC/MS分析;化学利用  中图分类号 TQ5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205-01  Research on Composition and
摘要 阐述了西葫芦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西葫芦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培育壮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西葫芦;特征特性;无公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2.604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097-01  1 特征特性  1.1 特征  西葫芦又称玉瓜、角瓜,属于葫芦科草本植物
摘要 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中村”已成为城市建设急剧扩张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造成的特殊现象,已严重影响城市的形象和景观环境。因此,对于城中村的生态环境改造已势在必行。该文从实例出发,介绍城中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城中村;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对策;河北保定;乌马庄村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传统的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具有不可再生性,面临着枯竭,农林废弃物作为生物质资源的一部分,不加以利用就是污染源,合理利用就是可以再生的取之不尽的资源,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简要阐述了农业废弃物的特性、研究利用现状,并就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处置;资源化利用;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 X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209-
摘要 目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下,既要保证农村生态、历史、文化和民俗传承充满活力的和谐特性,也要满足景观生态要求。合理进行景观空间布局,增加与稳定其景观异质性,做到可持续发展。以长沙市桐木河为例,运用景观生态规划原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新农村景观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景观生态;新农村;湖南长沙;桐木河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