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叶柄细胞脱分化与叶绿体超微结构变化

来源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培养的拟南芥叶柄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培养0~2.0d,叶绿体内淀粉粒的数量和体积逐渐增加;培养2.0~3.0d,叶绿体淀粉粒的数量和体积逐渐减少,细胞中细胞质大量增加,开始形成愈伤组织。以叶绿体及其淀粉粒的变化为依据,将培养的拟南芥叶柄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划分为前期(培养0~1.5d)、中期(培养1.5~2.0d)和后期(培养3.0d左右)3个阶段;以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来界定植物细胞脱分化的过程,为进一步揭示植物细胞脱分化机制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刘渊出生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2年春节过后,刚满20岁的刘渊同几百名四川籍民工一路南下,来到云南省文山州,到一个建筑工地打工。由于吃苦耐劳、勤奋好
作为近代英国经验论的集大成者,洛克创立的庞大复杂的哲学体系充满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矛盾:他承认各类实体的客观存在,肯定我们能够认识事物的名义本质,断言我们有关于物质
将原来的焊接式滚筒筒皮改为离心铸造式筒皮,并适当加大其筒皮的厚度,提高了滚筒的回转精度,消除了焊接内应力:由于筒皮太长,所以将两段筒皮焊接而成;再在焊接的中间部位加一段衬套
对离散路网设计问题中新增道路带来原有路网单元结构与属性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考虑这一影响后,Braess诡异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进而建立了基于可变网元的离散路网设计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用抗CTLA-4 mAb和抗CD25 mAb分别与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的小鼠脾细胞共同培养后,以ELISA法检测其培养
在抗原的刺激下,初始CD4^+T细胞被诱导分化为效应或调节T细胞,传统上CD4^+效应T细胞因产生的细胞因子的不同被分为两个亚群:Th1细胞——主要促进细胞内感染的病原体的清除,由IL-12
“后进生”是指在学业成绩和思想品德上距离教育目标较远,存在较多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后进生”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分析他们的变化情况,持之以恒地关心,爱护他们,
目的:了解HLA-A、B、DR、DQ表现型为纯合子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PRA水平,并研究其与肾移植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间在我院登记等待首次肾移植的438例终末
在养殖业中,使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但很多人使用抗生素药已远远超出了抗菌的范围,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给畜禽疫病治疗带来了新的难度。
建水县临安镇马军村的田宝和有着多重身份,既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又是马军村果蔬协会副会长,去年他又成为自己创办的建水田园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既要忙碌于田间地头,又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