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行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89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午,沙迪尔感觉肚子有一点饿了,他就解下腰巾,从里面拿出一块馕和两块油炸鱼块,坐在一棵横卧在地上的胡杨上,一口馕一口鱼块再一口水。鱼块是昨天上午打的一条三四公斤的大鱼,老婆用油炸了,就当今天的午饭了。他本来不想带馕的,可是老婆说,几天了,才打了一条大鱼,你一个人把鱼块吃完了,别人就得吃馕。老婆说的没错,谁不知道鱼好吃,可哪有那么多的鱼呀?大家都掺着吃,不饿肚子就已经很好了。
  现在海子(湖泊)里大鱼不多了,打一天鱼也不够一家人吃一天的。以前哪是这樣,打一个上午就够一家人三五天吃的。现在老有城里人开着车来,拖着渔网捞几网就走了。沙迪尔很心疼,这些城里人的心也都特别黑,不管大鱼小鱼打上来就全都拿走了,连小鱼苗都不放过。再这样下去,过不了多长时间,海子里就没有什么鱼了。罗布人生下来就以打鱼为生,可是海子里没有鱼了,他们罗布人还靠什么生存呢?
  沙迪尔年轻时很清闲,打一次鱼就可以吃好几天,剩下的时间,他就可以跑到胡杨林里逮野兔子。现在不行了,他一天到晚划着卡盆在海子里划来划去,一公斤大的鱼现在也得打了,不然打一天很有可能一条大鱼也打不上。早些年,他不会打一公斤以下的鱼,他要让这些鱼长大了再打。这是罗布人从古至今的习惯,不会把还没长大的鱼打上来吃了,也不会把鱼打上来拿到巴扎(维吾尔语集市)上卖。
  城里人把海子里的鱼叫野生鱼,拿到城里卖是很值钱的。他没想过把海子里的鱼打上来拿到城里卖,这是罗布人最不齿的事情,他当然不会做这样不齿的事。可是,城里人来的次数也太频繁了,三天两头就有城里人拖着渔网,在海子里捞鱼,不管大鱼小鱼都一网打尽。这哪里是打鱼,简直就是赶尽杀绝呢!
  沙迪尔坐在那里边吃边想着,他想起年轻时候的事。父亲还健在时,隔三差五的他就和父亲驾着卡盆到海子里打鱼。那时,海子里的鱼又多又大,他用红柳鱼叉,竟然被一条大鱼给拖跑了。他和父亲找了好半天,才找到那条大鱼。父亲说,这么大的一条鱼,没把你拖下水,把卡盆弄翻就算你幸运。父亲还说,碰到这么大的鱼,不要指望你用鱼叉叉住它,最好瞅准了,先把它打晕了,不然你是逮不住它的。父亲把鱼叉掉了个头,对准大鱼的头部,举起鱼叉把儿狠狠地砸在大鱼的头上,大鱼拼死挣扎了几下,就翻起白肚皮。把大鱼弄上卡盆,才发觉,都快有他身体长了。已经很多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鱼了。想起这些以往的事儿,他伸手捋了一下山羊胡子,自己嘟囔着,这样的好日子再也没有了。
  这些年,城里人就像疯狗一样,都想吃这些没被污染的食物。他们把海子里的鱼叫绿色食品,来海子里打鱼的人越来越多了,可海子里的鱼却越来越少。没有办法,罗布人赖以生存的鱼没了,不吃馕吃什么?沙迪尔长长叹了一口气,他不知道以后罗布人会变成什么样子,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海子,不仅水面在一点一点缩小,海子里的鱼也没多少了,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他们就得背井离乡了。
  沙迪尔在胡杨林里下了不少套子和夹子,每天放羊的时候,他就顺着下套子的路线遛一趟。这几天收获还不错,每天都能套三四只野兔。虽说野兔的味道不如鱼的味道,可是不好吃也得吃,海子里已经打不上来什么大鱼了。他说,恐怕,这里真的待不下去了。
  就在沙迪尔准备离开海子的时候,政府把海子建成了水库,还在水库里放了很多鱼苗,沙迪尔也成了水库管理员。老婆总是念叨想吃鱼了,可他没有打过一条水库里的鱼。他跑到巴扎上,买了一条大鱼,往老婆面前一撂说,吃吧,水库里的鱼再大再多,都不是我们的。以前我们是以打鱼为生的罗布人,可是现在变了,时代变了,环境也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也要改改了。
  老婆望着沙迪尔一句话也没说。
其他文献
如果说,商震《无意打扰》(组诗)即“眾生相”有点说大的话,那么,《无意打扰》(组诗)至少是商震“有意”掀开这纷繁人世的一角。是的,面对生活的常态,究竟是用精致的散淡去涂抹它,还是善于“打开”被常态遮蔽了的“图景”,这考量着诗人是否拥有一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洞察力,商震的《无意打扰》(组诗)正好为我们提供了“炼就”洞察力的范本。  再现一个“无意”打扰而“有意”的世界  是的,诗人的心灵正如一
期刊
商震,1960年4月生于辽宁省营口市。出版诗集《琥珀集》《半张脸》《食物链》《大漠孤烟》《无序排队》和《三余堂散记》《三余堂散记续编》等。职业编辑,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2012年开始主持《诗刊》社,并工作至今。作品曾被译介到俄罗斯、日本、韩国等。  数手指  在重庆万州  住在临长江的宾馆  凭窗望去  这一段江水  慵懒、颓废、平和  像一块旧塑料布  记忆里的  滚滚、汹涌、激流  都不见
期刊
1  “保险已经取代了神,你还像你那迷信的母亲跪在家坛那里装模作样,亏你还是个跑保险的。”妻子赵蓝语的这句话在我的耳边一直回荡,我像是受了惊吓,陷入了一场噩梦中,次日我卧床没法起来,整个腰没了力量,头脑却异样的清醒,我确定我即将得一场重病。妻子老早就起床,自己开着车去工作了。  我是一名保险业务员,按照妻子的话来说,假如保险取代了神,我就是基督教里的牧师,我应当拯救苦难的人,应当具有大慈大悲的心怀
期刊
向生我养我的故乡奉上痛彻心扉的爱。  ——题记  一片片(来哎)水田白茫茫,  (哎)大嫂子哎小妹子栽秧忙。  啊里隔上栽,啊里隔上栽,  栽(呀么栽)的好,  栽(呀么栽)的快,  呀得儿喂,嗯哟喂,  一心为(呀为)的(那个)多打粮。  既柔且亮的插秧号子,在插秧田里响起,告诉农人们时令的转换,各家各户忙的重点跟前一段不一样了。不得不佩服这些劳作的人们,像插秧这种原本辛苦而机械的劳作,若是在默
期刊
快要入冬时,刘局长去自己帮扶的贫困户家中探望了一下,没想到,贫困户李宝贵看到他,立刻可怜兮兮地让他帮助弄两吨煤,要不然这个冬天就过不去了,要冻死的。李宝贵的“要冻死的”弄得刘局长措手不及,出乎意料,他没想到李宝贵开口管他要煤,李宝贵家里不缺过冬的烧柴的。刘局长已经帮助李宝贵不少了,李宝贵还要煤,就有些过分了,要知道,两吨煤就得两千块的。知道过分,刘局长还不好拉下脸来拒绝,瞧李宝贵的架势,如果不给他
期刊
梅二题  一  梅花是何许物?清高,不食人间烟火,可优雅的宋代文人还是会注意到它。金戈铁马,大唐风云过后,宋人的时间里忽然充满了山水树木。人也闲下来,可以优哉游哉到山水树木间到处走走了。  到山水树木间游走的人,即便是这梅花,宋人也是要尝尝它的风致的。原本风致是不可品尝的,但宋人有自己的妙法。  一样是蜜渍梅花。杨诚斋有这样的诗:  瓮澄雪水酿春寒,  蜜点梅花带露餐。  句里略无烟火气,  更教
期刊
凌晨两点,母亲去街道打扫垃圾。垃圾真多,堆满半个院子,我进出都在垃圾山上爬来爬去。到了晚上,院里的垃圾没有了,散发着异味的地面有绿色的蚂蚁在恋爱。它们学着接吻,总是不成功,索然无味后,愤然各奔东西。  我啃着排骨问妹妹:“你知道院里的垃圾哪里去了吗?”  妹妹是个盲人,她呲嘴笑,对我翻白眼,好像她什么都知道,不屑于告诉我罢了。我生气了,趁她起身摸着挑拣肉多的排骨,抽掉了她的板凳。她摔在地上还能不能
期刊
由于工作关系,我与文艺界的各色人等多有接触。  和文艺界的人打交道,需特别谨慎。搞文艺的人,都非常有个性,并且动不动就会不分时间场合锋利地表现出他的或她的尖锐的个性,而你还并不一定明白因为哪句话或哪个眼神触犯了他或她。  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  我有个搞房地产的朋友,比较有钱。现今中国,如果经商,恰巧是搞房地产的,除了跳楼和跑路的之外,都相当有钱。  有一次饭局,避开众人,他悄悄问我:“能搞到凌老
期刊
一  正吃着饭,秀莲来了。秀莲瞥了一眼梅香的饭桌,一盘干蒸菜叶子,一碗蒜泥,她嘴巴一撇,很不屑的样子,说,就吃这个?梅香嘴巴里嚼着菜叶子,说,我就喜欢这一口。日子久了不吃,馋得慌。秀莲嘴巴又一撇,啧啧了两声,屁股一抬,上了炕,我呀,八辈子不吃也不馋。梅香吃的菜叶子是前几天大闺女回来时攒下的。两个闺女和她爹一个样,都喜大油水,鸡呀鱼呀,硬是吃不够。菜呢,最爱芹菜。芹菜炒肉丝,或把芹菜切成段,在开水里
期刊
马丽梅电话中对王晓玲说,我快挺不住了。  迎着残阳,齐小棋打远就瞧见马丽梅影影绰绰隐现于一团黄晕的光线里。嫂子,我看你像个女神,光芒照遍我们,怎么就挺不住了?齐小棋两臂抱着几个矿泉水瓶子,打趣马丽梅。马丽梅扑扑手,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轻叹了一声,你说怪不?这几天,天天梦见我去中考,一进考场,腿就软,啥也不会,看那卷子,脑袋刷地一下就空白了。齐小棋与王晓玲嘿嘿乐了。王晓玲微喘,嫂子,肯定是心有所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