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养及人格魅力对初中物理教学影响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ulai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是课堂主导,教师素养及人格魅力对教学质量具有极大影响。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分析教师素养及人格魅力在物理教学中的发挥方式及在课堂实施中的具体措施,希望为各位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师素养 初中物理 教学影响
  教育工作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良好的教师素养及人格魅力将对教学产生积极、深刻、潜移默化的影响。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物理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课程,初中物理教师如果能够将自身学科素养及人格魅力运用到教学中影响学生,那么不仅会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将对学生的认知、世界观、行为习惯等产生积极影响。
  1.教师素养及人格魅力对初中物理教学影响概述
  1.1教师素养及人格魅力包含的内容及方式
  物理教师需要具备的素养包括:专业而精深的物理知识水平、必备的教学机智和创造力、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组织能力、积极严肃的教学态度、为教学献身的精神等。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师在性格、能力、谈吐、气质等方面具有的吸引学生的一种能力。教师素养及人格魅力表现的方式众多,具体包括:幽默的教授、细致耐心的讲解、良好的时间观念、兢兢业业的态度等。
  1.2教师素养及人格魅力对物理教学影响应实现的目标
  教师素养及人格魅力对物理教学影响应该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学科能力,通过教学能够让学生更高效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物理知识,明白物理现象的特征和原理,能够结合实际应用等;二是个人能力,通过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乐于探索、积极发现、互帮互助等优秀品质。
  2.教师素养及人格魅力在物理教学中的发挥方式
  2.1教授学生科学理解物理知识
  教师传道授业,首先要对物理知识有深刻、科学的理解。对于所传授的知识,教师应该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碰到不熟悉的方面应积极询问其他教师或者查资料,专心备课,为教学传授奠定扎实基础。教师应该利用对知识的熟悉寻找恰当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更深刻的知识理解和结合实际深入浅出的引导,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又能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让学生更愿意听信老师,相信老师。
  2.2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思考和探索
  物理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更倾向于探究和思考,这恰恰是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大症结所在。不少初中生已经适应了灌输式的教学,对于探究和思考往往比较茫然或者存在惰性心理。作为物理教师,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命题或现象,或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教授这些内容,则效果不言而喻。教师要能够专业地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对于新兴事物或现象也能讲述其原理,通过讲解使学生“恍然大悟”,从而乐于听讲。物理课堂应该从生活现象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地方开始思考,进而学习探究。
  2.3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正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黄金阶段。思维方式的培养能很好地表现出教师的素养,优秀的教师遵循科学的思维方式,由现象到本质,而不是照搬课本。通过科学的思维,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和规律,更清晰地明白物理现象的本质。学生掌握正确思维方式,学习更轻松、更快乐,便会崇拜教师的知识和魅力,产生很强的学习动力。
  3.教师素养及人格魅力在物理课堂中的具体实施
  3.1教师素养及人格魅力在物理课堂中的模范作用
  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好的教师应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是受教师影响,教师极高的教学素养及人格魅力在这方面将会产生很大作用,初中物理教师如果在课堂中做到:按时上课、完整整洁地做板书、作图和答题方式规范、实验一丝不苟、做任何事都保持认真态度等,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养成如此习惯,教师的模范作用对于初中学生效果显著,一定要充分利用。
  3.2教师素养及人格魅力在物理课堂中的引导作用
  物理是一门要求动手能力和实验的课程,学生通过实验与动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产生创新想法。因此物理教师不能为提问题而提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进而提出问题,只有真正的疑问才是进步的关键。对于物理问题的解答,既需要教师通过讲述相关实验和结论解答,又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寻找答案,自己归纳。物理教师素养的体现是传授学习之道、学习方法、实验方法,人格魅力的体现是让学生感觉学习是快乐的、有成就感的。
  3.3教师素养及人格魅力在物理课堂中的创造作用
  教师素养及人格魅力对物理教学的创造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营造氛围环境,如果物理教师有极高的人格魅力,那么他(她)的课堂将能更好地引起学生关注,课堂氛围活跃积极,师生互动频繁高效,学生更乐于接受知识,学习效率极大提高。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创造”魅力;二是创造性地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创造性的教学是指不拘泥于固定教案和课本,教师能够将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密切相连,从常见现象中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能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思考,教学方法具有创造性,如开拓式实验、探讨式教学、分组讨论等,真正把教学教“活”。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一方面教师以身作则,经常创造性教学,并传授给学生方法和经验,另一方面鼓励和提倡学生多进行创造性活动和实验,让学生从生活现象、生活经验中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素养及人格魅力对教学的影响深刻而长远,但不是一蹴而就能完成的,教师富有耐心地在教学中渗透和改进,从各方面提高素养及人格魅力,教学相长,真正把自身素质提高和教学水平提升落到实处,为教学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崔秀梅.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2]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实施[J].中学教学参考,2013(26).
  [3]胡海明.初中物理创新教学探讨[J].新课程,2012(3).
其他文献
摘 要: 物理学作为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的规律、物质的基本结构及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具有客观性,而学生要更好地认识这种自然界物质的运动、相互作用等的本质规律和特征,就必须在头脑中形成对整个物理世界本质的、完整的、深刻的反映,就要对观察过的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过程等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并反复加工、合理改造、去粗取精,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关键词: 思维形式 直觉
摘 要: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学目标从三个维度做了细致规定,也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新课程教学转变培养目标,突出强调了培养高中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开发高中生的创新潜能,强化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探究式教学 自主探究 交流合作  近几年来高中教育教学中正在掀起一场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2 0 0 2年 2月 9日联合发出通知 ,对冶金联合企业矿山铁矿石资源税适用税率进行了调整 ,自 2 0 0 2年 4月 1日起 ,对冶金联合企业矿山 (含 1 993年 1 2
摘 要: 为了提高《普通化学》的授课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者从《普通化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入手,对多个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运用比喻教学法,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运用比喻法开展《普通化学》教学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教学艺术。  关键词: 比喻法 《普通化学》 教学法应用  《普通化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也是一门承前启后的重要化学理论基础课。作为非化学专
摘 要: 物理概念是从物理现象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是物理定律、公式和学说的基础。如果不能让学生首先掌握物理概念,就不可能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讲清物理概念对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本质 概念 理解 掌握  一、展直观,抓本质,建立概念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实物操作、模型演示等进行直观教学,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极
目的:探讨阶梯式语言康复护理对帕金森病言语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帕金森病言语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46)患者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
摘 要: 高中物理的教学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效率,但现下高中物理教学出现最普遍的情况就是教学方式单一,师生无交流,课堂乏味,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掌握情况较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教学效率亟待提高。因此,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提高的意义进行分析,进行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的提高策略研究,以期为高中物理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不仅仅应“传道、授业、解惑”,更应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德育教学,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全面提高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个体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提高对世界的整体认识。  关键词: 新课程 物理教学 德育 美育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原则指出,教学不仅有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而且有形成一定的态度、倾向和世界观的
The creation of intergrown layer-like zeolite crystals is one route to form hierarchical zeolites.Faujasite-type (FAU-type) zeolites are among the industrially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世界性难题,不仅会造成急、慢性肝炎,而且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全世界约有3.5亿HBV慢性感染者,每年有50-120万人死于HBV感染引起的疾病,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