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伴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春风,党校函授教育阔步前行了20多载,并取得了辉煌业绩。但近几年,省辖市党校函授教育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并初步理出了影响省辖市党校函授教育发展的原因,提出了提升省辖市党校函授教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党校;函授教育;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7-0000-01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伴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春风,党校函授教育阔步前行了20多载。1985年以来,各省辖市党校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培训优秀人才、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动力,以推进党校教育事业发展为基本出发点,深化认识,加强领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了函授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逐步提升的辉煌业绩。
1函授教育取得的成绩
(1)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自1985年开始招收函授学员以来,省辖市党校共为社会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8000余名,目前在校生4000余人。这些学员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取得了宝贵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从学校领导到一般职工都高度重视函授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树立服务意识,为函授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3)为各级党校锻炼了自身的教师队伍。党校函授教育持续进行,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既使党校教师的育人才华得以充分发挥,也使经验不足的教师得到了职业训练。
可见,党校函授教育事业的发展,成效显著,业绩辉煌,既利于党校本身,又益于社会和国家。
2影响省辖市党校函授教育的因素
党校函授教育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1外部环境因素
(1)社会公众对党校教育阵地的重要认识。党校是培训、轮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阵地,是培训、轮训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主阵地,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阵地,是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党校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作用,吸引着大量学历低的公职人员纷纷前来报考,这是党校函授教育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2)国家在函授教育方面的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用人制度向重视学历和重视人的能力并举方向发展,加之邓老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箴言,我国的教育事业得以空前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函授学历教育也乘此东风得以顺势而上,这为我们党校函授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千年难逢的大好契机。
(3)函授教育生源的情况。改革开放前,在文化领域,中国经历了让国人刻骨铭心的十年浩劫。正是这十年,使成千上万的学龄人员失去了受学历教育的机会。改革开放后,这些曾失去受学历教育的人员,纷纷加入了高考的行列,除此之外,社会上每年还有许多未能步入普通高校大门的直接就职人员,这为我们党校函授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数以万计的生源。
1.2 内部自身因素
(1)学校的管理水平影响函授教育的效果和公众对函授教育的评价。自开展函授教育以来,我们党校从党委领导到一般职工,充分认识函授教育的重要性,从思想上统一了“函授教育是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从行动上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职工齐抓共管,狠抓函授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大好局面。在广大公众的心目中形成了党校函授教育重质量管理的一种印象,给公众一种上党校函授教育放心的感觉。
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学区办学水平。
在师资选配上,严格按专业和教师的志向调配教师,争取把最合适的教师安排在最适宜的位置上。
在班级管理方面,坚持严格选择班主任标准,严格实施管理。班主任处于学区工作、教师授课、学员学习的中间环节,肩负着加强学区、教师与学员沟通交流,落实党校函授办学意图,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的重要任务。因此,选择班主任时,严格按工作需要選择认真负责、精明强干的人做班主任工作。为更好地发挥班主任的作用,一是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公布上月到课率情况,讨论班级管理问题,表扬先进、督促后进。二是要求班主任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建议,积极改进和创新管理方法和模式,做到严格要求与人情化管理相结合。三是把班级管理绩效与经济效益挂钩,与个人荣誉挂钩,有奖有罚。四是严格班主任跟班听课制度,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实践证明,班主任跟班听课,既增加了班主任同学员的交流,了解到学员的真实想法,也便于组织班级活动,提高学员到课率,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全面提高函授质量。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努力,提高了社会公众对党校函授教育的整体评价,维护了党校函授教育的声誉,为党校函授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任课教师的素质影响函授教育的效果和公众对函授教育的评价。祖国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质量在教师。因此,我们党校在抓学校管理的同时,也在狠抓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主要采用以下途径:一是组织选派部分年轻教师到上级党校进修学习,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二是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到农村驻村,到基层进行专题调研等,以增长教师的社会阅历,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为教师增加课堂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地授课,打下坚实基础。通过以上措施和途径,教师的综合素质大大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大大提高,党校函授教育的效果也大大提高,社会公众对党校函授教育的信任度也大大提高。
3提升省辖市党校函授教育水平的对策研究
党校函授教育在全体教职工的齐抓共管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但是,自1997年普通高校扩招以来,每年未能踏入普通高校大门的直接就职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少,加之,全国各行各业的学校也都在举办函授学历教育,并且招收学员的方式灵活多样,所以,造成了党校函授教育的生源相对来说是越来越少。兼于此,我们党校的函授学历教育开始走下坡路。为扭转这种对党校函授教育事业发展不利的局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些努力:
(1)提升函授教育的层次,为扩大生源而努力。我们党校自1985年办函授学历教育以来,一直维持的是大专、本科学历层次的教育。近几年,虽曾和外地的高校联合举办了几年的研究生班,但并未形成办学规模,这和当前学员有高层次学历要求的社会办学需求极不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大规模地举办高层次的函授学历教育。如果我们有大规模的高层次函授学历教育,我们的生源半径将会大大拉长,我们的函授教育事业将会再度辉煌。
(2)提高函授教师的素质,为争取公众的支持而努力。办学离不开教师,学校的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身为师的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充实自己的知识,锻炼和培养自己的能力,为办好党校函授学历教育、树立党校教师的形象而不懈地努力。
(3)搞好党校的全员、全过程管理,为提高函授教育效果而努力。办学,是整个学校的大事,作为党校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为党校的函授教育事业出力、献策,都应该时时刻刻想着为我们的每一位学员服好务,争取让我们的每一位学员都能高高兴兴来报名,满满意意毕业去。
惟此,我们的函授学历教育才能深得人心,也才能得以持续发展。
【关键词】党校;函授教育;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7-0000-01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伴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春风,党校函授教育阔步前行了20多载。1985年以来,各省辖市党校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培训优秀人才、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动力,以推进党校教育事业发展为基本出发点,深化认识,加强领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了函授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逐步提升的辉煌业绩。
1函授教育取得的成绩
(1)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自1985年开始招收函授学员以来,省辖市党校共为社会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8000余名,目前在校生4000余人。这些学员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取得了宝贵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从学校领导到一般职工都高度重视函授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树立服务意识,为函授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3)为各级党校锻炼了自身的教师队伍。党校函授教育持续进行,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既使党校教师的育人才华得以充分发挥,也使经验不足的教师得到了职业训练。
可见,党校函授教育事业的发展,成效显著,业绩辉煌,既利于党校本身,又益于社会和国家。
2影响省辖市党校函授教育的因素
党校函授教育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1外部环境因素
(1)社会公众对党校教育阵地的重要认识。党校是培训、轮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阵地,是培训、轮训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主阵地,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阵地,是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党校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作用,吸引着大量学历低的公职人员纷纷前来报考,这是党校函授教育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2)国家在函授教育方面的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用人制度向重视学历和重视人的能力并举方向发展,加之邓老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箴言,我国的教育事业得以空前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函授学历教育也乘此东风得以顺势而上,这为我们党校函授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千年难逢的大好契机。
(3)函授教育生源的情况。改革开放前,在文化领域,中国经历了让国人刻骨铭心的十年浩劫。正是这十年,使成千上万的学龄人员失去了受学历教育的机会。改革开放后,这些曾失去受学历教育的人员,纷纷加入了高考的行列,除此之外,社会上每年还有许多未能步入普通高校大门的直接就职人员,这为我们党校函授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数以万计的生源。
1.2 内部自身因素
(1)学校的管理水平影响函授教育的效果和公众对函授教育的评价。自开展函授教育以来,我们党校从党委领导到一般职工,充分认识函授教育的重要性,从思想上统一了“函授教育是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从行动上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职工齐抓共管,狠抓函授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大好局面。在广大公众的心目中形成了党校函授教育重质量管理的一种印象,给公众一种上党校函授教育放心的感觉。
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学区办学水平。
在师资选配上,严格按专业和教师的志向调配教师,争取把最合适的教师安排在最适宜的位置上。
在班级管理方面,坚持严格选择班主任标准,严格实施管理。班主任处于学区工作、教师授课、学员学习的中间环节,肩负着加强学区、教师与学员沟通交流,落实党校函授办学意图,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的重要任务。因此,选择班主任时,严格按工作需要選择认真负责、精明强干的人做班主任工作。为更好地发挥班主任的作用,一是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公布上月到课率情况,讨论班级管理问题,表扬先进、督促后进。二是要求班主任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建议,积极改进和创新管理方法和模式,做到严格要求与人情化管理相结合。三是把班级管理绩效与经济效益挂钩,与个人荣誉挂钩,有奖有罚。四是严格班主任跟班听课制度,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实践证明,班主任跟班听课,既增加了班主任同学员的交流,了解到学员的真实想法,也便于组织班级活动,提高学员到课率,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全面提高函授质量。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努力,提高了社会公众对党校函授教育的整体评价,维护了党校函授教育的声誉,为党校函授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任课教师的素质影响函授教育的效果和公众对函授教育的评价。祖国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质量在教师。因此,我们党校在抓学校管理的同时,也在狠抓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主要采用以下途径:一是组织选派部分年轻教师到上级党校进修学习,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二是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到农村驻村,到基层进行专题调研等,以增长教师的社会阅历,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为教师增加课堂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地授课,打下坚实基础。通过以上措施和途径,教师的综合素质大大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大大提高,党校函授教育的效果也大大提高,社会公众对党校函授教育的信任度也大大提高。
3提升省辖市党校函授教育水平的对策研究
党校函授教育在全体教职工的齐抓共管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但是,自1997年普通高校扩招以来,每年未能踏入普通高校大门的直接就职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少,加之,全国各行各业的学校也都在举办函授学历教育,并且招收学员的方式灵活多样,所以,造成了党校函授教育的生源相对来说是越来越少。兼于此,我们党校的函授学历教育开始走下坡路。为扭转这种对党校函授教育事业发展不利的局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些努力:
(1)提升函授教育的层次,为扩大生源而努力。我们党校自1985年办函授学历教育以来,一直维持的是大专、本科学历层次的教育。近几年,虽曾和外地的高校联合举办了几年的研究生班,但并未形成办学规模,这和当前学员有高层次学历要求的社会办学需求极不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大规模地举办高层次的函授学历教育。如果我们有大规模的高层次函授学历教育,我们的生源半径将会大大拉长,我们的函授教育事业将会再度辉煌。
(2)提高函授教师的素质,为争取公众的支持而努力。办学离不开教师,学校的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身为师的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充实自己的知识,锻炼和培养自己的能力,为办好党校函授学历教育、树立党校教师的形象而不懈地努力。
(3)搞好党校的全员、全过程管理,为提高函授教育效果而努力。办学,是整个学校的大事,作为党校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为党校的函授教育事业出力、献策,都应该时时刻刻想着为我们的每一位学员服好务,争取让我们的每一位学员都能高高兴兴来报名,满满意意毕业去。
惟此,我们的函授学历教育才能深得人心,也才能得以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