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农机服务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简述了亳州市农机维修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主要包括:将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列入农机化发展规划、加大农机服务行业监管力度,认真开展技术培训等。
  关键词:亳州市;农机维修服务能力;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3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5-0113-02
  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亳州市广大农民群众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大量先进的农业机械投入农业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机械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和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大量农业机械快速增加的同时,在使用中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农机维修与保养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我市农机维修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水平落后,农机维修需求与供给矛盾日渐突出。本文主要围绕着我市农机维修服务能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飨读者。
  1 存在的问题
  1.1 农机维修网点结构布局不合理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市农机维修网点863个,农机从业人员4 831人,所有网点中持有《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仅有336家,持证率38.9%,且绝大部分是三级维修网点,占90%以上,维修网点规模小,多数是无证无照经营,一、二级维修网点数量不足10%。部分镇村根本没有维修网点,农民群众维修要跑很远的路。
  1.2 农机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 由于农机维修行业的特殊性,农机维修往往与油灰污相伴,所以青年人不愿意从事农机维修工作。现有农机维修人员多是些老农民机手,文化水平低,维修技术不高,特别是对一些新型、先进的农业机械更是无从下手,在实际修理过程中,维修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我市农机维修从业人员中持有农机修理工资格证的不足10%,服务能力和水平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1.3 维修网点基础设施差 大部分维修网点设备陈旧,只有一些简单的维修工具,缺少必要的维修器具和检测仪器,有的甚至连维修场地都没有。对于农机具维修保养只能简单粗糙进行,多数只是换件处理,造成很大资源浪费,农机维修成本增加。
  1.4 农机维修市场监管不到位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农业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发布的《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赋予了农机部门一定的执法权限,但这些法规、规章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领导重视不够,人员少,工作经费不足,管理不力;农机维修网点量大面广,且多数在村镇,监管较为困难,管理不到位,存在死角。
  2 解决对策
  2.1 将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列入农机化发展规划 农机管理部门应将农机维修服务能力建设纳入农机化发展规划,深入调研,摸清本辖区内农机维修网点数量,科学制订规划。本着便民、利民原则合理布局,方便用户,促进农业生产,使得农民群众就地就近维修,时间短,能最快排除故障,不误农时,做到以最小的维修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在政策上进行保证,资金上给予支持,思想上加以重视,推動现有农机维修网点提档升级,引导其向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农机维修服务能力,形成农机小修在村镇,大修到县城的农机维修格局,积极构建农机维修网络体系。
  2.2 加大农机维修行业监管力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网点建设完成后,要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这样才能正常发挥各个网点的服务水平,确保维修和保养质量。农机管理部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农机维修行业监管。
  2.2.1 严格审批农机维修网点 要按照《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及“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标准,严把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许可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等程序关口,对那些“设备、设施、人员、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等条件不符合规定的,决不颁发《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在日常监管中发现农机维修网点不符合上述条件的该整改的整改,该降级的降级、该取缔的取缔,决不姑息迁就。
  2.2.2 加强农机维修市场日常监管 加强农机维修行业制度建设,要定期不定期对农机维修市场进行检查,看农机维修网点是否按照《安徽省农机维修管理若干制度》规定落实农机安全生产制度、维修质量承诺制度、诚信维修服务制度、维修环境保护制度、维修网点进货台帐和维修台帐制度,努力使经营者做到诚实守信、规范经营,确保农机维修和保养质量,更好服务于农业生产。
  2.2.3 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开展市场整顿 要按照《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要求,积极会同工商、质检等部门,联合开展对农机维修市场治理整顿。一查经营资格。看经营者是否依法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营业执照和农机维修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对未取得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证书从事维修业务的,要按规定给予处罚;涉及无照经营的,依法由工商管理部门处理。二查零配件质量。看是否合格,是否有检测报告、合格证和正规的进货发票。三查测仪器设备、量具。看是否达到要求,检测设备是否有合格证书,是否进行定期检测。四查规章制度。看是否按规定的等级范围、技术标准、工艺规范开展维修业务。五查农机维修场所。看安全设施是否齐备,农机维修制度是否健全。对不能保持技术条件要求的,要按规定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逾期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依法收回其《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
  2.3 认真开展技术培训 要通过举办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班、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农机维修人员技术培训。要依靠生产厂家、经销商力量加大对农机维修从业人员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道德水准,以便能在实际维修业务中解决新型农业机械的故障。通过各种培训,争取所有农机维修从业人员取得农机修理工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再从事农机维修服务,更好地做好农机维修服务工作。
  3 发展建议
  3.1 努力争取国家和地方投入 将农机维修网点建设纳入相关补贴中,如农机维修网点购买先进维修设备、仪器、工具等像购买大型农机具一样纳入国家补贴,以调动维修网点提档升级的积极性。
  3.2 大力争取税收优惠政策 对农机维修行业在税收上、就业上实行优惠政策,提高维修经济效益,以吸引更多才,稳定和充实维修队伍。
  3.3 利用好生产厂家、经销商资源 生产厂家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资料、维修配件,经销商是联系厂家和农机维修人员重要渠道。农机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生产厂家、经销商与农机维修网点进行资源优化整合,发挥好企业的资金、技术、信息优势,由企业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成农机维修的“三包”服务站,为其配备零配件和维修工具,免费培训维修技术人员,推动现有网点提档升级,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4 结语
  要通过对农机维修网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监督管理,加强规范引导,使农机维修网点资质和规模得到提升,农机维修从业人员诚信、守法意识为不断增强,在全市形成健全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快速提高农机维修服务能力,为我市农机化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服务保障。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南京市移动源活动水平,采用适当的估算方法,建立了南京市2015年移动源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南京市2015年移动源排放的CO、HC、NOx、PM10、PM2.5、SO2分别为9.61万t、1.88t、5.66万t、0.22万t、0.20万t和0.29万t。道路移动源中,小型载客汽车对HC和CO排放量贡献率最大,分别为61.0%和54.7%。重型载货汽车是NOx、PM10、PM2.5和SO
提出了仿袋鼠跳跃机器人机构模型及运动学研究的方法.基于对袋鼠的运动结构及录像资料的研究,提出了仿袋鼠机器人单腿四杆跳跃机构的分析模型,采用D-H法,建立了机器人着地与
根据角膜移植手术缝合的技术要求,设计一种应用于角膜移植手术的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的缝合钉。分析SMA的特性,并通过试验验证其与角膜生物组织的相容性
针对回归神经网络辨识和建立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的问题,研究非线性状态空间描述的回归神经网络数学模型。讨论极小均方误差网络训练收敛准则,通过研究Kalman滤波估计公式中的随
本文围绕定向委培生和我校教学的特点,建立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机制,实习指导教师与工人师傅共同对实习生进行安全、生产、纪律、思想等方面的教育管理,阐述了如何做好委培生的校
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难以用一时一语来概括,本文仅从孔子为人师的角度作以分析。
摘 要:生化需氧量测定常用方法是稀释接种法和微生物膜快速测定法。生化需氧量的测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pH值是影响因素之一,pH值或高或低都影响生化需氧量的测定。该文采用稀释接种法和微生物膜快速测定法分别对不同pH值的水样进行了测定。  关键词:生化需氧量;pH值;稀释接种法;微生物膜快速测定法  中图分类号 X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4-0091-0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