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根据磁自锁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磁自锁阀的阀芯在永磁场作用下始终处于偏置状态。由于与阀体导向面挤压接触,增加了阀芯与阀体间的摩擦,导致磁自锁阀动作寿命短于直动螺管电磁阀,主要研究了磁自锁阀阀芯的对中状态对静态吸力的影响。首先,阐明了磁自锁阀工作原理及磁路设计特点;然后,在阀芯完全对中条件下,建立并对比了磁自锁阀的磁路分割法数学模型和磁场有限元仿真模型,计算得到阀芯所受静态电磁吸力;最后,改变阀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磁自锁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磁自锁阀的阀芯在永磁场作用下始终处于偏置状态。由于与阀体导向面挤压接触,增加了阀芯与阀体间的摩擦,导致磁自锁阀动作寿命短于直动螺管电磁阀,主要研究了磁自锁阀阀芯的对中状态对静态吸力的影响。首先,阐明了磁自锁阀工作原理及磁路设计特点;然后,在阀芯完全对中条件下,建立并对比了磁自锁阀的磁路分割法数学模型和磁场有限元仿真模型,计算得到阀芯所受静态电磁吸力;最后,改变阀芯位置,使阀芯处于偏心状态,仿真计算得到不同偏心距下的静态电磁吸力,结合阀芯表面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情况得出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阀芯在偏心状态下,会受到沿径向的侧向磁力作用,即永磁铁作用的侧向永磁力或线圈作用的侧向电磁力,侧向磁力随着偏心距的增加而快速增大。在阀芯表面沉积非金属膜层的工艺方法,可调节对中状态,有效减小侧向磁力,使磁自锁阀具有更长的动作寿命。
其他文献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呈现阶段性演进特征,复合系统协同演进是其转型发展向高级阶段演变的基础。为探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内生动力,以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黄石市为例,从资源附禀、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建设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2001—2010年和2010—2019年2个阶段构建哈肯模型识别黄石市复合系统协同转型发展的驱动参序量,动态分析不同时间阶段内复合系统协同转型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对2009年广东、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及今年全国新课标Ⅱ卷高考压轴题的对比,感悟今年压轴题在依托高考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如何落实由"情境"到"问题"并通过"情境"的创新落实"考什么"和"如何考"的问题。
随着教育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大批教育工作者针对如何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分析与探索,旨在合理促进我国幼儿群体教育引导工作综合水平的持续提升。在本文中笔者针对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进行了分析与解读,在此期间,其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总结了大量的教学工作组织经验,希望为后续幼儿教学研究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本实验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醋酸菌3种菌种发酵猴头菇,通过比较发酵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确定猴头菇发酵的最优条件。用猴头菇益生菌发酵液对酒精性胃溃疡模型的小鼠进行灌胃,测定胃溃疡小鼠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和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
耕地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与国家粮食安全和人类食品健康息息相关,研究不同区域耕地土壤健康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探讨导致区域耕地土壤健康动态变化的趋动因素,预测区域耕地土壤健康状况的未来演变趋势,对于保障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气候条件、地形地貌、耕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的福建省集美、同安、闽侯、永安、石狮、晋江、平和、建
以往对于怒江流域泥石流的研究大多关注支流泥石流对干流的影响,而对支流内群发性泥石流易发性的研究较少。迪麻洛河为怒江左岸一级支流,因其凸型斜坡地貌、变质软岩分布、断裂剪切破坏及新构造运动间歇性抬升产生的丰富物源等特征在怒江上游具有代表性。野外调查揭示,流域内泥石流主要分为沟谷型、坡面型和沟谷-坡面复合型3种,且多发育于迪麻洛河左岸。基于水文响应单元,从地质、地貌、降雨量、物源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
卫星遥感具有宏观连续地监测地表的优点,为实现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提供了新的科技手段。本文基于卫星遥感中的夜光遥感技术,以类“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为基础,结合人口统计数据,采用经典线性回归方法,对哈长城市群2000—2018年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哈长城市群的人口分布格局以及近20年的空间变化特征。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显著的节能效益,高精确的调速精度,宽泛的调速范围,完善的保护功能,以及易于实现的自动通信功能,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
问题为时代的先导,共享发展理念正是基于时代问题应运而生。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一方面,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奇迹,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另一方面,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仅意味着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