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课程的教学发展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77287728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统计研究从“一五”到“十二五”经历了几个重大的历史时期,统计课程的教学发展也随着统计学的研究不断得到改进和升华。本文探讨了中国统计课程的研究现状,对中国统计课程的教学发展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本文发现统计课程从数理统计中分离后,回归到自身的本质和特点;其次,随着大学教育的发展和大学生人数的增加,统计课程的开课范围扩大和数量剧增;而且统计课程教学发展具备良好的教育基础和持续性。
  【关键词】统计 课程 发展 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梧州学院2012年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资助项目“基于教育部新课标的大学概率统计课程衔接性教学资源开发研究”的部分成果;2010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教师教育立项课题部分成果(桂教师范[2010]60号,项目编号:C类17)
  【中图分类号】C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25-01
  一、中国统计课程的研究现状
  课程研究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点,统计教学的研究自然也离不开对统计课程发展的讨论。统计课程的发展一直和统计学的学科地位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前,统计学的学科发展一直依附于政府统计工作,人们对于统计课程的研究多局限于政府各个部门的统计指标、方法和制度。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变,统计学科更多地与数学和社会经济学科相关联,统计学的课程研究逐渐更多地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1998年国家教育部把统计学设立为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统计学课程的研究更是得到了飞速的前进,关于统计课程结构、规格和目标的研究都更深入、更全面。
  二、中国统计课程的教学发展特点分析
  中国统计课程的发展和其它课程一样,具有自身的发展方向。在中国社会教育、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统计课程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 统计课程从数理统计中分离,回归自身的本质和特色
  过去,统计在中国常被认为是数学的一部分,该类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刚开始只片面地强调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因此教师以数理统计为核心把统计课程作为数学的分支来组织教学。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统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再是单纯的数理统计知识,逐渐还原统计的本质——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以此解决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1998年教育部将统计学设置为本科一级专业学科,从此,统计学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吴启富,2012:48)。统计课程也在学科发展带动下,得到全面的提升,进一步完善了统计的课程结构、内容、教材以及学习的方式和评价的方法。
  2. 统计课程开课范围扩大和数量剧增
  随着统计逐渐扩展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统计课程在学校的开设数量也越来越多。全国大约 40% 的高校学生学习统计相关课程。现在全国高校在校生已经超过了 2000 万,以 40% 推算,大约有 800 万在校大学生学习统计方法及应用的课程(刘超、吴喜之,2012:105)。我国高校大部分工科、理科专业以及管理类专业都把统计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非统计专业学生的统计课程和概率论合二为一,教师着重讲授统计的基本方法、思路和统计软件的操作,更多地考虑统计学和其它各个学科的关系,为庞大的统计学习群体找到实际应用的方法。
  3. 统计课程发展具备良好的教育基础和持续性
  统计是贯穿小学、中学、大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知识。针对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教学,教育部颁布的201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统计与概率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四大学习领域之一,在课程内容的学习方面强调要树立学生的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针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统计与概率作为高中三年的五大学习模块之一,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统筹法等统计学知识更是高中数学的选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内容的学习方面把统计作为基本技能之一,必备的常识。针对大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教育部没有颁布统一的课程标准,大学专业种类繁多,统计课程的类别更是被划分得多样且细致,也不可能为此制定统一的全国课标。但是统计课程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是基础,非统计学专业的统计课程着重介绍统计学的初步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大学生基本的统计素质;统计专业的统计课程除了介绍常识性内容更注重讲解数据的方法论本质(吴启富,2012:49)。由此可见,统计课程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教学背景,其内容发展从中小学到大学是一脉相承的,教学的持续性强。
  三、结论
  中国的统计课程和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研究仍缺乏更多的实证调查,希望有兴趣的教师共参讨。
  参考文献:
  [1]李长吉,贾志国. 教育价值研究三十年[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2):76-81
  [2]刘超、吴喜之. 统计教学面对的挑战[J]. 统计研究. 2012,(2):105-108页
  [3]潘惫元, 王威廉. 高等教育学[M].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36
  [4] 檀传宝. 教育是人类价值生命的中介——论价值与教育中的价值问题[J].教育研究. 2000,(3):14-20页
  [5]吴启富. 中国统计学课程建设发展沿革及存在问题[J]. 统计与决策. 2012,(3):48-50页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版),2008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李志军(1978-),男,广西梧州人,讲师,研究方向: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其他文献
在西方发达国家,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在我国,税收筹划才刚刚起步,还处于初始阶段。从理论研究上来看,我国对税收筹划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新企业所得税法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方式多种多样,组建兴趣小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兴趣小组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信心以及合作能力。我校的美术兴趣小组在刚成立时曾受到考试或其它活动的限制和冲击,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也曾遇到困惑,但经过努力和坚持,目前的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小组活动。二是定期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活动。  【关键词】新课标 兴趣小组 思路 实践  【中图分
【摘要】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合作交流是一种人性的完善,充分体现了人文性、平等性。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合作交流 全面发展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14-01  在基础课程改革中,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课堂教学中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18-0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演唱特立尼达民歌《哈里啰》,感受歌曲特有的舞蹈节奏。  2.能力目标:能用打击乐器演奏出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3.情感目标:能快乐地歌唱、表演,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用快乐的情绪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能较好地把握歌曲的音准、节奏,
【摘要】本文从在新生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引出了有效教学,认为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有先进的理念、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在是教学过程中是引导者的地位、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这几方面来达到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21-02  每年刚给新生上课会觉得非常不适应,当我在课堂中涉及到任务
金融服务外包有利于强化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规避经营风险和降低经营成本。但也会带来外包失败、成本增加、收益分配的不确定性、战略泄漏等风险。在积极开展服务外包的同
学位
风险投资是一种新兴的投资融资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已经成为促进技术创新的主要资本形式。中国的风险投资业也已经发展二十余年。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入手,主要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对社会各方面都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在学校管理中树立科学发展观,对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管理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24-0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