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 :广州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ig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当前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的灌输式实验教学方式.《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各个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教师的辅助作用下,调动学生积极性去自主学习.同时,教学中要注重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为学生后续学习更深层次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夯实基础.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也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以(E)-4-(3-羟基-4-甲氧基苯基)丁-3-烯-2-酮为例,介绍MestReNova软件在波谱解析教学过程中核磁共振氢谱解析时的使用方法.学生通过对该软件的使用,深刻理解核磁共振氢谱的主要参数化学位移、偶合常数、积分面积对解析结构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巩固波谱解析中核磁共振氢谱的主要知识点.该软件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学以致用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的能力.
针对我校材料化学专业特点,将《材料化工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多方面改进,通过具体实例、多媒体动画、微课程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实验室平台,通过学生自主搭建装置模型,将各单元操作基本原理、公式、设备构造融入实验,主线贯穿,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深入工厂,结合实际化工单元操作,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创新思维.
建立了出一种利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鱼酱油中三种亚硝胺的含量的方法.鱼酱油中的亚硝胺化合物经椰子壳活性炭萃取小柱吸附后,使用乙腈洗脱并使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分析.亚硝胺通过甲醇-0.1%甲酸水溶液进行等度洗脱,经过反相色谱柱分离后,在MRM正离子模式下分析.结果表明,亚硝胺重复性试验在5.0% ~9.9%之间,回收率在76.2% ~90.8%之间,检出限在1.0~2.7μg/kg之间,该方法数据可靠、操作简单快捷、灵敏度高.
以广东省某河道底泥为对象,研究了相关河段的底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防治措施.通过考察不同固化/稳定化药剂对受复合重金属污染的河道底泥的固化/稳定化效果,最终选定“水泥(投加量10%)+Fe2++(Fe(SO4)2投加量10%)”为此次研究的最佳药剂选择和配比.样品底泥的pH值上升,铜、镍、镉、铅及砷的浸出浓度显著下降,通过Tessier的五步连续提取程序分析底泥中重金属形态变化,铜、镉、镍及铅的残渣晶格结合态(Ts5)升高,而砷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Ts3)升高.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实践性和较高应用价值的课程,掌握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对中药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中药鉴定学》的教学概况和学生学习课程存在的困境,提出“学习内驱力”的观点,并简要论述了建立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教学模式的4种策略,旨在为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科思维、专业技能以及为进一步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药剂学”作为本校药学专业的必修课,其实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该课程实验具有较广的知识覆盖面、较高的操作性要求、及较强的专业性等特点,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较大困难.为此,本教研室将学业导师制与药剂学实验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在该模式中,导师指导将分别贯穿于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及科研技能培养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并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介绍了一个材料化学专业创新实验——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的改性制备、表征及介电性能测试.实验采用固相烧结法,选择Li、Sb、Ta三种离子对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进行复合掺杂改性,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介电性能测试.本实验涉及了材料化学、无机化学、晶体结构、电化学等内容,综合了大型仪器的使用,融入了科研软件的运用.本创新实验的完成拓展了学生知识面,激发了科研探索精神,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以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和优化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通过构建面向工程应用型课程知识体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搭建开放性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等措施,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探索与研讨,探索新工科视域下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本课程中的应用,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无机材料工程人才,助推国家新材料朝阳产业发展.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构建的双体系教育模式,结合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调查结果,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本课程采用了课程教学——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论文三阶段的递进式教学方法;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打造项目驱动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课程思政”.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是一门重要的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在学分制少学时但内容涉及面广、学生缺乏机械知识的情况下,老师从教学内容的调整、理论联系实际、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学生课后复习等方面,总结了《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的教学体会.从学生的反馈结果看出,笔者利用上述的实际教学措施,确实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