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视域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广州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n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和优化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通过构建面向工程应用型课程知识体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搭建开放性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等措施,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探索与研讨,探索新工科视域下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本课程中的应用,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无机材料工程人才,助推国家新材料朝阳产业发展.
其他文献
根据GB 31604.50-2020建立HPLC-MS/MS检测食品接触材料制品中壬基酚迁移量的方法,参考CNAS-GL006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该方法不确定度的来源.通过对实验分析过程引入的各不确定度分量来源计算,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拟合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食品接触材料制品中壬基酚迁移量检测结果可表示为(0.15±0.029)mg/kg,k=2.
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与北京旭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并建设的聚酰胺弹性体装置顺利投产.该装置采用连续法生产工艺,产量为2000吨/年,并且可以稳定的生产出三类聚酰胺弹性体产品,AS1222、6510SA01、3010SA01;AS1222应用领域为永久抗静电剂,可以用于PA、ABS、HIPS、PBT、POM、PE、PP等产品的抗静电改性;6510SA01应用领域为管材、地毯丝等,3010SA01应用领域为发泡鞋材,主要客户为高聚酰胺端旅游鞋、户外鞋等.
采用HNO3-HCl-HF混合酸微波消解样品,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锂渣中铬、镍、铜、锌、镉、锑、钡、砷、汞、铅等10种微量特殊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72 Ge和103 Rh分别作为内标元素用于校正基体效应、信号漂移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锂渣样品的标准加入回收率在89.27% ~105.5%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21~0.65 ng·g-1;相对标准偏差(n=6)为2.5% ~9.6%.基体相似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与参考值符合较好.
以(E)-4-(3-羟基-4-甲氧基苯基)丁-3-烯-2-酮为例,介绍MestReNova软件在波谱解析教学过程中核磁共振氢谱解析时的使用方法.学生通过对该软件的使用,深刻理解核磁共振氢谱的主要参数化学位移、偶合常数、积分面积对解析结构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巩固波谱解析中核磁共振氢谱的主要知识点.该软件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学以致用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的能力.
针对我校材料化学专业特点,将《材料化工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多方面改进,通过具体实例、多媒体动画、微课程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实验室平台,通过学生自主搭建装置模型,将各单元操作基本原理、公式、设备构造融入实验,主线贯穿,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深入工厂,结合实际化工单元操作,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创新思维.
建立了出一种利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鱼酱油中三种亚硝胺的含量的方法.鱼酱油中的亚硝胺化合物经椰子壳活性炭萃取小柱吸附后,使用乙腈洗脱并使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分析.亚硝胺通过甲醇-0.1%甲酸水溶液进行等度洗脱,经过反相色谱柱分离后,在MRM正离子模式下分析.结果表明,亚硝胺重复性试验在5.0% ~9.9%之间,回收率在76.2% ~90.8%之间,检出限在1.0~2.7μg/kg之间,该方法数据可靠、操作简单快捷、灵敏度高.
以广东省某河道底泥为对象,研究了相关河段的底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防治措施.通过考察不同固化/稳定化药剂对受复合重金属污染的河道底泥的固化/稳定化效果,最终选定“水泥(投加量10%)+Fe2++(Fe(SO4)2投加量10%)”为此次研究的最佳药剂选择和配比.样品底泥的pH值上升,铜、镍、镉、铅及砷的浸出浓度显著下降,通过Tessier的五步连续提取程序分析底泥中重金属形态变化,铜、镉、镍及铅的残渣晶格结合态(Ts5)升高,而砷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Ts3)升高.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实践性和较高应用价值的课程,掌握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对中药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中药鉴定学》的教学概况和学生学习课程存在的困境,提出“学习内驱力”的观点,并简要论述了建立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教学模式的4种策略,旨在为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科思维、专业技能以及为进一步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药剂学”作为本校药学专业的必修课,其实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该课程实验具有较广的知识覆盖面、较高的操作性要求、及较强的专业性等特点,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较大困难.为此,本教研室将学业导师制与药剂学实验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在该模式中,导师指导将分别贯穿于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及科研技能培养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并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介绍了一个材料化学专业创新实验——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的改性制备、表征及介电性能测试.实验采用固相烧结法,选择Li、Sb、Ta三种离子对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进行复合掺杂改性,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介电性能测试.本实验涉及了材料化学、无机化学、晶体结构、电化学等内容,综合了大型仪器的使用,融入了科研软件的运用.本创新实验的完成拓展了学生知识面,激发了科研探索精神,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