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审美普遍性——论杜夫海纳的审美公众理论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bang027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夫海纳的审美公众理论是现象学美学与康德的先验论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审美公众是由审美对象开创的,并具有闭合中开放性的特质,审美公众的出现使面向人与世界的审美社会性的实现成为可能.审美公众理论打破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界限,从而彻底超越了传统艺术理论的二元论思维模式.面对审美对象的人超越自己的特殊性,走向人类的普遍性.审美对象在更高的层次把人们集拢在审美的大家庭里.在这一层次,尽管个人仍是个人,却与社会他人有休戚与共之感.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生"立德"的最基础的阶段,理应扛起"树人"大旗,帮助学生成为新时代的谦谦君子。如何有效利用数学资源,彰显"立德树人"思想?本文将在数学学科教育过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指出,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曾经在德国思想界独占统治地位的黑格尔学派解体后,出现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他在某些方面是黑格尔哲学和我们的观点
讨论了一种微型阻抗变换器的设计方法.通过对阻抗匹配方程的分析,发现阻抗变换器的长度能显著的减小,变换器总的长度比常用的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缩短了33%,并对其匹配性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间的频率兼容性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首先介绍了国际电联建议的卫星导航系统间干扰分析方法;然后根据该方法对Compass系统和GPS系统在L1频段的信号进
"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从学生主观体验入手,本文笔者通过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组织活动、创设情境等方法 ,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最真实的体验,加深学生对身边人事物的感受,让学生
广州像一本厚厚的书,记载了悠久的历史;广州像一幅美丽的画,画尽了美丽的山水;广州像一曲动听的歌,谱出了婉转的曲调。在这幅画中,我住在美丽的花都,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风
目前大多数保温车都带有加热装置,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沥青保温运输车的加热炉装置,此种加热炉装置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加热方式直接,可随时加热,不受设备限制;烟道管与罐体之间
针对高速高加速度的平面并联机构,采用面向控制系统的机构设计方法,对机械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分别在运动学、动力学层面上提出多个性能指标,以其作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了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是近年来移动通信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对提高信道编码纠错能力,进行可靠的数字通信具有深远意义.LDPC码的复杂度主要集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