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奖惠明 敕木山下百年荣光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rl111shi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访惠明茶,不仅仅是因为一个“金奖惠明”的荣耀与故事,还因为惠明茶的故乡景宁,至今还存留着最古老的大灌木绿茶和一流的生态环境。
  惠明茶,产于浙江丽水的景宁县,景宁产茶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了。在《景宁畲族自治县志》中记载:唐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景宁已种植茶树。咸通二年(公元861年),惠明和尚建寺于南泉山,惠明长老和畲民在寺周围辟地种茶。
  景宁的茶一直到清代都有纪录,据《景宁县志》载,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茶随处有之,以产(敕木山)惠明寺漈头者为佳”。一干年来,因惠明和尚而有惠明茶,山寺茶浓,枝繁叶茂。这样的茶,早已经遍布于景宁的乡村民间。
  我在几年前,就曾听说景宁还保留着古老的“茶王树”,采摘时十多人可以围起来,心中向往。杭州的高铁到不了景宁,须乘坐汽车前往,一路走,一路青山碧水。来的时候正要赶上畲族“三月三”节的前一天,城里已经很热闹了。
  景宁是畲族自治县,大约从宋元时期始,畲族人从广东潮州的凤凰山一直顺着大海往东,吟诵着古老声调,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大量迁徙到福建中部和北部,明、清两代继续北移,进入福建东部和浙江南部山地,甚至抵达安徽。叩石垦壤,耕山狩猎,包括种茶。有一支畲族走到景宁山的尽头,那里的美丽景色把他们的先祖留了下来。
  至今景宁称不上是很商业的城市,却也安静美丽。春天的景宁雨会很多。晚上的雨,正滋润着这里的春夭的茶。这一晚,我们约好了景宁制茶的朋友小毛哥,喝着金奖惠明,聊起老茶树。丽水是浙江生态最好的地区,景宁又是丽水生态最好的县城,都说惠明茶得到过巴拿马金奖。茶叶所盛放的黑色茶罐上,显著地标注着“一九一五年获美利坚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的印记。
  那是在1912年初,美国国会决定在巴拿马运河竣工之时召开国际博览会以示庆祝。1912年3月,中国政府收到美国总统塔夫托发来的邀请书。其后,美国政府还派特使来华“劝中国官商赴赛”。1913年6月,各省也相继成立“赴赛出品事务所”,负责征求产品。景宁县也成立了“赴赛出品事务分所”。 1915年,景宁的参赛者积极筹备,在清明时节,采得惠明茶芽,聘请制茶高手进行炒制。所制成的茶干色绿,表有白毛,香气高浓,送展的茶叶是用刻有花纹的大锡瓶贮藏的。送展后,通过上海《申报》得知,景宁县选送了惠明茶,荣获了博览会一等证书和金质奖章。惠明茶得奖后,当时县政府为此成立了惠明茶产销合作社,并在敕木山惠明寺村垦山种植茶叶,此后也参加了一系列的展览会。金奖惠明茶也就是这样的来的。
  我们今天所喝到的金奖惠明茶正是外形肥壮紧结卷曲,叶芽稍有白毫,乳白中带淡黄,这款惠明茶的滋味清甜回甘。景宁的夜,沉浸于春雨当中。夜深人静之时,只听闻江畔流水声响,这是适宜人居的田园山城,有山水有梦想。
  第二日清晨,清明时节的雨使重山都笼于薄纱一般的梦中。江面升腾起的雾霭,与远处的山连到了一起。我们要去拜访寺庙附近的那颗茶王树,约好了当地制茶多年的蓝香平先生,茶农都称他为蓝师傅,蓝师傅正是畲族人。景宁是典型山区县之一,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5%以上。自古以来,畲族人民多聚居于景宁县敕木山区一带。
  记得小时我们福建老家人都称他们“山民”,那个年代似乎与住山的他们隔着一个鸿沟,但今天的畲族早已走出大山,汉畲已没有什么距离。蓝师傅十几岁就做茶,一晃在茶叶上用心二十多年了,他每一年都在尽力制作带有兰花香和甘醇味的惠明茶,与惠明茶有着深厚的感情。
  我们乘着车子在颠簸的山路上行驶,山间雾气深浓,植被茂密。蓝师傅的茶厂被竹林与杉树掩盖,竹林间又多茶树与芳草。在这些群体种的茶树群里,很容易找到紫色的芽或白色的芽,这样的茶,内质滋味就很丰富。茶园里还种了少量的景白一号、二号等新品种。
  我们探讨炒茶的工艺,滚筒杀青中蒸气可以更好改善茶叶炒青不匀的状态。惠明的茶,要摊凉,还要炒透,历史上还要炭烘,烘后再行炒干,这样的工艺处理令其滋味更为特别。
  金奖惠明茶的手工制作分摊晾、杀青、揉捻、初烘、辉锅等工序。鲜叶选择肥壮的为要,采摘时以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匀静为要。鲜叶进厂后须置通风、清洁、干燥屋内薄摊,其间要轻翻几次,达到失水均匀、失去鲜活光泽、显露清香时方可付制。手工杀青时,投芽叶于铜锅或铁锅内炒制,至适度时起锅,凉后并轻轻揉搓,后用焙笼烘焙至八成以上干度,再入锅整形翻炒至足干。
  品质上乘的金奖惠明茶,条索紧实,色泽翠绿光润,芽毫显露,茶味鲜爽甘醇,带有兰花香气,汤色清澈明綠。
  在景宁,大多茶厂都已采用机器制作,亦保留少量的手工传统,但摊晾的步骤与到位的杀青,才能表现出更好的兰花香与甘醇内质。
  金奖惠明茶,不得不提惠明寺与惠明和尚。到了景宁,必去的就是要看鹤溪镇敕木山上的惠明寺了。惠明寺,亦称敕木寺。位于敕木山间,自唐咸通年间以来,惠明寺的香火绵延,却也风霜千载。2001年惠明重修志的石碑记载着:“敕木山,浙南之形胜,唐高僧惠明,择其精华孕聚处,结寮修禅,植茶施善……”。金奖惠明的标志就矗立在寺门外,石碑雕铸着一九一五年美利坚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双层的茶禅亭,新修的石柱,它们也还会老去。寺外空旷,远处只有雾气,什么都模糊起来。
  清冷的空气中寺院门扉轻闭,轻推入门,寺内安静祥和。除了殿堂,寺院周边还有成片的茶园,茶树俱已长高,寺后还保留着白化的景宁白茶,亦称“惠明白茶”或白茶母树。云雾间的惠明茶更有浓稠深味,这也是惠明茶发祥地保护区茶园。
  自古以来,惠明茶就主要产自景宁红垦区敕木山惠明寺及漈头村附近,这些年产业发展,周边乡镇亦有大面积的茶园。在这些群体性的茶树中,又分为大叶茶、竹叶茶、多叶茶、白叶茶和白茶等品种。这里的土壤为黄色砂壤土,以酸性沙质黄壤土和香灰土为主,土质肥沃。敕木山有(1519)米的海拔,雾气仍旧在山顶,这是江南山野的烟雨吧。
  惠明茶王树据说已经有两百多年的树龄了,灌木茶能长到百年已经非常艰难。不像有些地方为了宣传需要动不动就说灌木茶有上千年的树龄,也是令人啼笑皆非。
  蓝师傅的家在敕木山惠明寺的最高处,还有很多大茶树也是要搭梯子采的,显毫和白芽,采后手工制作。像这样的茶因为内质好,要比茶园茶卖出更高的价格,更容易表现出兰香和果韵。
  要看最大的惠明“茶王树”,就要更往山上走。山路可以开车,从惠明寺过去约十余分钟,在山间的屋舍畔,茶王树安静地等待着我们到来。大茶树枝丫丛生,枝干上可见部分苔藓,苍老的枝条显示着风霜历程,树冠直径十余米。这个时间段,叶芽发得正好,极目滴翠,在雨水中更加清丽。芽叶可见一些虫痕,但因为整体生态非常不错,茶树却正像青壮年男子一般健康。未能亲尝它的滋味,只有嚼一叶芽,却令人印象深刻,细腻的深山花香,苦涩即化后的甘美,口腔里久久都是香韵。这也就是为什么景宁茶,能够那么清甜的原因。惠明茶的金奖,并不在于那个年代的赛场上,而在于生态的持续保护与自然山野的真味中。
  景宁城中,下午依旧的春雨,时而滂沱。在景宁的畲族博物馆,可以见到有很多畲村的传统。会打猎和刺绣的男子,馆内轻轻播放着畲族人在婚事丧事中所唱的古老腔调的歌谣。
  听着似乎来自遥远时空的畲族歌声,孤寂而竭力的高音回荡于山间,让人忆起悠远的悲怆和悲悯。而金奖惠明茶,也一样历经干年的悲欢,至今,仍旧在一盏兰香中令人口齿生津,久久难忘。
其他文献
今年,武夷岩茶又曝出了天价新高,一份被网友流传的武夷岩茶采购目录上,全是3万一斤以上的茶叶,九龙寞岩壁那几株与武夷山齐名的大红袍,更是被标上了520万一斤的价格。问君啥比房价贵,路人遥指岩茶费。岩茶的走红,其中不乏炒作,市场供需与资源稀缺造成价格水涨船高也无可厚非,而更多的老百姓,只不过想喝一杯健康、安全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再时不时享受一泡高雅的“琴棋书画诗酒茶”。而海堤茶叶,这个源自老国企的品
期刊
一杯真正的“百姓茶”,不仅体现在价格上要亲民,更体现在质量安全方面要让百姓充分放心,那么茶叶的质量安全要如何保障,我们来听听来自茶叶质检一线工作者的心声。  福州五月的天气异常多变,上午还闷热无比,下午的风却略带寒意,让人有种捉摸不透的感觉。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福建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一上楼就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我赶紧叫住了他:“兰站长,我来咯。”现任省茶检站站长兰元应了一声,回头向我走来:“不好
期刊
今年5月13日,母亲节,带了一束花和两泡茶,陪老妈度过了一个惬意的午后“茶约”。一款三年的白茶和一款十一年的黑茶,带有时间沉淀的味道,更适合这样的日子。  “夷白”之润  首先喝的是“夷白”,一款采用武夷山的茶青做的白茶,兩年前去武夷山寻茶,无意中邂逅了它。白茶的主人是个80后的制茶高手,年纪轻轻且创意十足,经常与父亲一起育种和创新产品,这款白茶便是父子俩的创意之一。  记得小时候,我们做的每件事
期刊
五年前,第一次喝到百岁香。  学茶十年,尝过的茶味浮掠过干,至今,第一次尝到的百岁香茶味都鲜活,那是补充了味觉空白的独特茶味,专属于那片三百亩茶山的百岁香味。  深入到生长环境才能是最好的了解之道,于人于物皆如此。笃信这个道理,走一趟百岁香的茶山势在必行。戊戌年春五月,武夷山洋墩岩生态茶山行终成。洋墩岩,位于“岩茶第一镇”武夷山星村镇的前兰村,海拔700多米的山顶上。  上山那天,天气晴好。做茶的
期刊
前人教导,要建山斋,再构一斗室相伴一旁,内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看完惶惶然心甚向往。于是终日饮茶,哪伯一壶一杯,偶尔出神感觉身在山野,看窗外高楼如竹林,微风一过,如春风拂柳。  五月初,几人相约山林,车子停于山道旁,再步行数十米见一丛茶花门口相迎,入得门内往下走至一楼,门外山林瞬间入目,不觉便朝外走去。  主人雅趣,将居所建于高地,院子往外望去,先是一片竹林,接着远峰,视线收回来,一条青石小道隐于
期刊
“福山福水泽福地,好山好水出好茶。福建茶品种多、品质好、品牌响……您可以放心喝,尽情喝……喝出健康、喝出幸福。”5月18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开幕式上,福建省副省长李德金向国内外宾朋发出了上述邀请。  5月的杭州繁花似锦,风景宜人。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茶叶盛会,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共有15个国家、国内21个茶叶主产省、1200余家品牌茶企参展。可以说,不仅是全中国,乃至是全世界的好茶都到齐
期刊
瓷器艺术起源于中国,英文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而从13世纪始,欧洲贵族就对中国瓷器视若珍宝。18世纪德国德勒斯登(Dresden)萨克森公国的奥古斯特二世,就不惜以一队骑兵跟波斯商人交换48件中国瓷花瓶,还找来一名叫贝特格的炼金师努力仿制。  1709年,贝特格终于解开了中国瓷器的秘密,首次烧出全欧第一件洁白透明的白釉瓷器;奥古斯特二世随即于于翌年开创Meissen梅森工厂,堪称
期刊
汤包的茶事,都是自发的。半岁闻茶、一岁捧茶、两岁泡茶,一切似乎都发生得太早,可又是千真万确啊!  当然。娇嫩的小手,只能捧起温水的壶和杯。每逢有客来访,他必挤在我身旁,吵着要为大家倒茶。布茶席呢,则是近日的事。  一天闲来无事,我让他自己摆一个茶席。他呢,选青花布一块,让我帮忙铺在地板上。他请来三位好朋友,黑色的,是绒毛玩具小鼹鼠,蓝色的,是储钱罐机器猫,黄色的,是爱唱歌的皮卡丘。他将三位朋友并排
期刊
时间—戊戌上巳节·三月初三  地点—北京老古竹斋  主题—清水一渠  音乐—南音雅艺  花艺—徐雪梅金卉  摄影—薛书娟 张建萍 张雅心 肖冰 张竹 张丛  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  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  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  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弘一法师《清凉》  戊
期刊
这个茶季,没有比茶价更吸引茶人眼球了。全国茶价普遍上扬,名优茶更是涨势如虹。价格由市场导向原本无可厚非,但要是任由一部分人肆意炒作的话,那受伤的必将是整个行业。老百姓能接纳才是行业健康长远发展的源动力。  天价岩茶:虚火别太足  不久前,网上流传的“上海茶友群”发的高价岩茶“采购目录”,表中所列的岩茶价格甚至达到三四十万一斤,超过十万一斤的有13款。虽然这是只是网络的一个噱头,但天价岩茶的现象,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