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

来源 :素质教育(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xiaohai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教学工作者在工作上也应该有新的改变。近几年来,我国教育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符合学生教育发展的基本核心素养。在新教育形式下的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开展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本文对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进行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德育教育;策略分析
  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核心素养被格外重视的今天,教师更应着眼于核心素养下的德育教育在课堂中的应用。教师作为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更要深刻理解新时代核心素养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过去单一型的人才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如今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具有核心素养的综合型人才。在此背景下,小学开展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学校是学生培育品质和综合素养的主阵地,在学校内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奠定思想基础,提高道德水平,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德育教育可以减少高分低能问题,真正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多种文化在中国境内相互融合渗透,此时要格外注意一些腐朽思想的渗入,面对这种情况,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加强素质教育下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能使学生在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抵御外来腐朽思想对精神的腐蚀[1]。加强德育教育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
  二、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发挥榜样的示范引导作用
  小学阶段处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對于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不容忽视。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社会经验较少,心思单纯,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知识表面。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在班内讲解名人故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名人身上所具备的精神品质,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还可以在班内开展评选先进榜样活动,教师可以选定一个主题,如环保小能手等等。学生在积极竞争的环境中,参加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都被大大激发,评选为先进的学生得到了表扬也会继续坚持这种行为,而没有评选为先进的学生受到这些先进同学的鼓励,也会奋发向上,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榜样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先进事迹对学生价值观也有着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发挥榜样的示范引导作用,是将德育教育融合在日常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使德育教育真正在小学教育中发挥作用[2]。
  (二)在实践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
  在小学阶段,有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为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教师可以将德育知识融入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时可以了解并学习到这些德育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学生在参加学雷锋活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也学习到了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既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又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学生不仅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到知识,还可以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德育教育深入融合与课堂内容密切结合
  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与课堂内容的密切结合,将德育教育融合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学生在课堂上既受到了教师的正确引导,接受了良好的德育教育,同时又能学习到丰富的课堂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德育教育,提高自身道德水平[3]。教师还应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将德育知识与教材紧密结合。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这样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能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使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知识储备和良好道德水平的时代新少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的德育教育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德育教育,就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成长为拥护社会主义的时代青年。在实践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轻松愉快。
  参考文献:
  [1]张航.浅析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C]//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南昌会场)论文集(四).2020.
  [2]陈琛智.探析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J].财富时代,2020(8).
  [3]张佳丽.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策略探讨[J].新丝路:中旬,2019,000(008):P.1-1.
其他文献
摘 要: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树立团队意识,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促进思考能力发展,学会制定运动计划;通过巧设菜单手册,构建菜单式教学模式,营造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本文通过立定跳远教学,对该模式在七年级的应用与探索进行介绍,旨在进一步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和目标达成。  关键词:菜单;教学模式;价值观;运动计划  一、前言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对初中阶段在心理健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这个学生接受数学教育的初级阶段,作为小学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并明确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任务驱动法是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数学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的思考、探索,与团结协作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本文也将就如何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生动性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生动性;现状
期刊
摘 要:在新一轮课程教育体制改革的巨大背景下,学科的核心素养被广泛地重视,并且各级教育部门也都提出了与此相关的教育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基于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性角色的前提下,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健康健全的价值观和人格品质,同时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本文将要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英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理念在我国音乐课堂的引入,小学音乐教师应真正抓住新课改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高效性的音乐课堂,真正让学生融入相应的音乐学习情境中,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目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建设中,教师注重从增强小学音乐课堂的情境性、互动性以及生活性三个角度,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期刊
摘 要:初中生物作为学生探究生命奥秘的自然学科,是素质教育不可取代的组成部分。但是传统教学模式限制了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发挥,难以满足新课改的教育要求,加快教学创新是迫在眉睫。现结合初中生物教学实际,分析教学弊端,并探讨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构建高校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课改;教学创新  引言  在新课改的加持之下,素质教育逐渐取代应试教育成为主流教育趋势,加快了课堂教学改革重组进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已经无法发挥太大的作用,限制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而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中小学阶段各学科教学的主要方向,在此背景下,教师必须根据学科特征,积极改进教学的形式与策略,加强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体现,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策略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阅读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知识面的扩展以及理解认知能力的增强,是教师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为了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与提升,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的机会,利用课内阅读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更加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其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实现阅读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满足教学活动的目的提供支持。因此本文将对小学语文课内精读自主阅读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和思想性,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容,对中职生从业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课程思政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为研究目标,试探究当下中职语文教学中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实现当下中职学校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中职语文;思想政治;教育  中职语文教学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
期刊
摘 要:立足于新课程背景之下,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生物学科作為其必修课程之一,对初中学生的整体思维性以及理性思维逻辑的锻炼具有极为重要意义。在实际初中教学过程之中,初中阶段,生物教师需注重培养初中学生的核心能力以及核心素养能力。从而让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对生物学科具体学习方法进行掌握。因此,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物高校课堂构建的思路进行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