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曾为白娘子对许仙的执著而感叹;我们曾为十八相送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而叹惋;我们更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而震撼。在我国古代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恩恩怨怨;又有多少凄美、壮烈、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别,有情有景,爱,有深度有重量。让我们一起走近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生死之恋,感受这场悲剧爱情震撼人心的力量。
模拟法庭
谁是杀害刘兰芝的凶手?
1.法庭辩论
法庭中,学生围绕刘兰芝形象以及她被遣回的原因这一教学重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原告律师团抓住课文内容列举大量事实证明刘兰芝是一个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礼的女性,指出她不应被遣,焦母之所以将其遣归,完全是出于妒忌心理,生怕美丽、品行不凡的媳妇动摇了她在家中的“家长”地位;而被告律师团也引经据典,抓住“孝”字作文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认为刘兰芝婚后多年无子,乃“大不孝”,该遣。并出示汉代休妻的“七去”:“不顺父母(此指公婆),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并解释无子为绝后。此外,从其主动请归当中也可看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甚至还提出,刘兰芝入门后,正因为她的美丽,便“子甚悦其妻”,而《礼记·本命》中有规:“子甚悦其妻,父母不悦,出”,认为焦母遣刘兰芝有充分的理由,加之其投水自尽是在主动请归回到娘家之后发生的事,故其死与焦母无关等等。
2.法官总结宣判
焦母、刘兄表面上看是杀害刘兰芝、焦仲卿的凶手,实际上他们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拆散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并非其本意,他们主观上的愿望还是希望维护自己亲人终身幸福,但是,客观上他们失败了。
问题的深刻性在于:兰芝、仲卿毕竟是通过他们的手直接害死的。他们在作为受害者的同时,也成了封建礼教的帮凶。
这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力量,正是当时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必然反映。
3.(后记)水到渠成的生成
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被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为什么刘兰芝被休后身价反而更高了,县令、太守为子求婚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大?
A.封建社会禁锢妇女的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是经历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的。汉魏时期,妇女再婚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那些人品、才貌出众者。西汉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卓文君便随司马相如去了;东汉蔡文姬初嫁卫仲道,后为乱兵所掳,嫁匈奴,曹操用金璧赎回,改嫁董祀。
B.这是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需要(反衬手法)。
我的收获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我的这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不管是让学生给刘兰芝画像还是模拟法庭审判,目的都是为了调动学生思考,试想如果没有小组的合作和交流,又怎能有激烈的课堂辩论?为了准备材料,学生精心研读文本,而且还上网查阅了大量的材料,这不仅增强了自己论据的力度,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并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习惯和浓厚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带给他们的强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所谓的有效前提之一便是提高学习效率,本堂课用了两节课解决了三四节课才能解决的问题,充分说明了课堂的效率很高。还有,这节课学生不仅收获了人物分析的方法,而且还探究了悲剧的根源,在写辩护词的时候,学生还掌握了实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可谓一举三得。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二中南校区高二语文组)
模拟法庭
谁是杀害刘兰芝的凶手?
1.法庭辩论
法庭中,学生围绕刘兰芝形象以及她被遣回的原因这一教学重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原告律师团抓住课文内容列举大量事实证明刘兰芝是一个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礼的女性,指出她不应被遣,焦母之所以将其遣归,完全是出于妒忌心理,生怕美丽、品行不凡的媳妇动摇了她在家中的“家长”地位;而被告律师团也引经据典,抓住“孝”字作文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认为刘兰芝婚后多年无子,乃“大不孝”,该遣。并出示汉代休妻的“七去”:“不顺父母(此指公婆),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并解释无子为绝后。此外,从其主动请归当中也可看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甚至还提出,刘兰芝入门后,正因为她的美丽,便“子甚悦其妻”,而《礼记·本命》中有规:“子甚悦其妻,父母不悦,出”,认为焦母遣刘兰芝有充分的理由,加之其投水自尽是在主动请归回到娘家之后发生的事,故其死与焦母无关等等。
2.法官总结宣判
焦母、刘兄表面上看是杀害刘兰芝、焦仲卿的凶手,实际上他们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拆散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并非其本意,他们主观上的愿望还是希望维护自己亲人终身幸福,但是,客观上他们失败了。
问题的深刻性在于:兰芝、仲卿毕竟是通过他们的手直接害死的。他们在作为受害者的同时,也成了封建礼教的帮凶。
这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力量,正是当时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必然反映。
3.(后记)水到渠成的生成
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被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为什么刘兰芝被休后身价反而更高了,县令、太守为子求婚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大?
A.封建社会禁锢妇女的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是经历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的。汉魏时期,妇女再婚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那些人品、才貌出众者。西汉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卓文君便随司马相如去了;东汉蔡文姬初嫁卫仲道,后为乱兵所掳,嫁匈奴,曹操用金璧赎回,改嫁董祀。
B.这是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需要(反衬手法)。
我的收获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我的这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不管是让学生给刘兰芝画像还是模拟法庭审判,目的都是为了调动学生思考,试想如果没有小组的合作和交流,又怎能有激烈的课堂辩论?为了准备材料,学生精心研读文本,而且还上网查阅了大量的材料,这不仅增强了自己论据的力度,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并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习惯和浓厚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带给他们的强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所谓的有效前提之一便是提高学习效率,本堂课用了两节课解决了三四节课才能解决的问题,充分说明了课堂的效率很高。还有,这节课学生不仅收获了人物分析的方法,而且还探究了悲剧的根源,在写辩护词的时候,学生还掌握了实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可谓一举三得。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二中南校区高二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