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例早期自然流产组织物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结果分析

来源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胚胎染色体异常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 array)技术在早期自然流产组织物遗传学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8月-2020年11月于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就诊的75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的绒毛或胎儿组织,在排除母体细胞污染后,采用Infinium Asian Screening Array v1.0基因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检测,并对检测出的CNV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 75例流产组织物标本全部检测成功.共发现异常核型47例(62.7%),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41例,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纯合状态(AOH)2例.年龄≥35岁患者组的流产组织物染色体异常率为79.2%,显著高于年龄<35岁患者组(异常率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胎儿染色体异常是自然流产发生的重要原因,SNP array技术为自然流产组织物遗传学分析检测的一种准确率高、特异性强的分子诊断方法,对于分析自然流产的病因及指导再次生育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患儿男,12岁.主因间断双膝、双踝关节疼痛半年,加重4天入院.患儿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双踝关节疼痛,伴有晨僵,运动后疼痛加重,当地医院考虑为生长痛,间断服用“钙片”,效果欠佳.4天前右膝及右踝关节疼痛加重,活动稍有受限,伴有轻微跛行,无发热、咳嗽、皮疹.入院查体:体温36.5℃,神清,精神可,全身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查体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膝、双踝关节无红肿,局部皮温不高,4字试验阴性,无病理反射、肢体震颤.
期刊
目的 探讨拉贝洛尔对子痫前期大鼠核转录因子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NF-κB/ICAM-1)通路及脑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拉贝洛尔低剂量组、拉贝洛尔中剂量组、拉贝洛尔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皮下注射L-精氨酸甲酯(L-NAME)构建子痫前期大鼠模型,按照各组给药剂量腹腔注射相应药物,对照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和24 h尿蛋白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病理
目的 对比分析单纯超声科医生对异常胎儿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与产科医生联合小儿心脏病科医生会诊咨询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准确性方面有何异同.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0月于我院怀疑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妇232名,普通产科超声筛查先天性心脏病.对疑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妇进一步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然后再联合产科与小儿心脏病科医生会诊并再次行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产后诊断由产后超声心动图、心脏导管手术、开胸手术或合规的尸体检查发现确定,最后分析产前诊断及产后诊断的区别及异同.结果 最终纳入本研究的孕
目的 分析Noonan综合征患儿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探讨生长激素治疗效果.方法 以青岛市市立医院确诊的3例Noonan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突变基因与临床表型的关系(其中2例给予治疗).结果 3例患儿中包含2种基因突变(PTPN11和SHOC2).患儿1,男,12岁,患儿于首次就诊后7年确诊.患儿2,女,5岁7个月,于首次就诊后5年确诊.患儿3,出生后不久即确诊.3例的共同特点:特殊面容,先天性心脏病,出生后喂养困难,发育迟缓,骨骼发育异常,肌力及肌张力降低,视力异常等.2例给予生长激素治疗,生长速率明
目的 了解三亚地区X-连锁显性遗传性佝偻病(XLH)患儿致病基因的突变频率与突变类型,进而发现突变热点可能与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对三亚地区9例XLH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基因突变频率并评估其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来自三亚地区的9例XLH患儿中,“O”形腿6例,“X”形腿3例,且均以活动性佝偻病征象、低磷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且都检测出PHEX基因突变(100%).其中,错义突变6例(66.67%),拼接位点突变1例(11.11%),框移突变及无义突变各1
目的 对一例无创产前DNA检测(NIPT)提示4q末端缺失高风险孕妇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IPD),分析其拷贝数变异区域所包含的基因,明确该区域的断裂点,并探讨其可能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方法 常规G显带技术对胎儿羊水细胞及其父母和哥哥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利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对异常核型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结果 胎儿哥哥和父亲的外周血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母亲的外周血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为46,XX,del(4) (q35.1),胎儿羊水细胞的4号染色体出现
目的 分析NBAS基因突变所致2例儿童急性肝衰竭患儿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2018年12月收治的2例NBAS基因突变所致婴儿肝功能衰竭综合征2型的患儿临床和遗传学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共2例(例1例2)均为女性,发病年龄1岁4月~3岁.2例患儿均在发热后出现急性肝衰竭和(或)复发性肝酶增高或表现.2例发热后口服对乙酰氨基酚退热(累计剂量20~35 mg/kg).例2经治疗后肝酶恢复正常,发病间期无特殊,近半年未再发作.例1体温控制不理想,出现凝血功能、高氨血症以及低血糖等不可
目的 利用鼠胚实验评估新建IVF实验室培养体系的安全稳定与否,是否符合人类胚胎体外培养的要求,以及测试玻璃化冻存的2-cells鼠胚能否用于IVF实验室质控.方法 (1)体外培养新鲜2-cells鼠胚至D6,观察囊胚率,并玻璃化冷冻解冻囊胚,记录复苏率;(2)直接玻璃化冷冻解冻2-cells鼠胚,记录复苏率,并继续培养解冻后的胚胎至囊胚,记录复苏后的成囊率.结果 (1)新鲜2-cells鼠胚体外培养至D6的囊胚率为91.63%;(2)玻璃化冷冻的2-cells鼠胚解冻复苏后培养至D6的囊胚率为91.63%
目的 探索不同试剂和载体对玻璃化冷冻复苏后山羊卵巢皮质组织结构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本文选择上海崇明种山羊卵巢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配试剂、kita玻璃化冷冻复苏液、微滴法及kita开放载体作为玻璃化冷冻的试剂及载体,实施山羊卵巢皮质组织的冷冻保存.待组织复苏后行H-E和TUNEL检测,利用ImageJ软件计数卵巢组织的基质细胞数、凋亡细胞阳性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将实验对象分为三组.A组:kita载体+kita试剂;B组:微滴载体+kita试剂;C组:自配试剂+kita载体.从H-E和TUN
目的 研究改良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评分法对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率的预测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武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瘢痕子宫产妇376例,分为瘢痕子宫组;同时选取于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非瘢痕子宫产妇376例,分为非瘢痕子宫组.建立改良VBAC评分系统,统计产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输血发生率、产妇疼痛程度、平均产程、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的情况.结果 改良VBAC评分>23分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改良VBAC评分≤23分产妇,改良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