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传说”的经典生成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983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知识的生成并不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导,而是客观性、主观性和偶然性接力形成的结果。"四大传说"概念的生成,经历了一个从知识生产到知识改装,再到知识普及的复杂历程。我们将这一概念的知识生成模式归纳为一种"烟花商模型",划分为四个阶段:生产期(1957-1962)、存储期(1963-1978)、推介期(1979-1982)、燃放期(1983)。生产期和存储期主要是上海民间文艺工作者罗永麟的个人努力;在推介期,罗永麟不断抓住机遇,三度北上,借势发力;到燃放期,最终点燃知识烟花的并不是烟花商,而是烟花用户。对于概念生产者来说,用户如何改装和使用产品,是他无法主导也难以预料的。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谢林在哲学史上首次明确提出"艺术哲学"的概念,并对这个领域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阐述。艺术哲学不再是康德以来偏重于主观审美意识的"美学",而是关注艺术的本质以及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哲学意义。这些思想对黑格尔的美学(艺术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但黑格尔从自己的哲学立场出发,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与谢林针锋相对。谢林把艺术本身看作哲学的另一种完整的呈现方式,进而依据"建构"原则阐述了哲学真理在艺术和艺术作品中的表现,而黑格尔则依据"反思"原则,把艺术看作通往哲学真理的一个必经的但却较低的阶段,并据此阐发艺
全书55万字,分为导言与五章。“导言”中指出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是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美学命题,其贡献在于可以被看做针对世界性虚无主义的中国方案,与尼采、海德格尔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西方方案遥相呼应;其不足在于错误地去“以美育代宗教(基督教)”而不是“以美育促信仰”。第一章考察西方现代化历程,认为信仰是终极关怀、立身之本,而基督教文化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信仰的建构,体现为宗教强化的“因宗教而信仰”。第二章指出随着基督教在西方的退场,审美的重要性得到强调,转而“因审美而信仰”。
对于公元1126-1320年前后近两个世纪的词史,词学界通常以政治上的朝代史为框架,按"南宋词史""金源词史"或"金元词史"分而治之,并强调金源地理环境决定金源词人的"天禀"及其词体创作的"独特性"。实际上,这一时期虽然先后出现从宋金对峙、元灭金到宋元对抗、元灭南宋的历史变迁,导致词人处于不同的王朝和地域,苏辛体派却南北呼应,联袂采纳和践行"苏辛变体"的规范体系,在体用、体格和体气上,合力谱写同源同质的变体历史;而且,苏辛变体也未因金朝或南宋的灭亡而终止,直至元朝统一南北后的近半个
沙夫茨伯里在美学史上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确立,这源于传统美学研究对这位思想家身处的英国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忽视。基于思想史与社会史的视野,沙夫茨伯里的美学思考得以获得新的阐释空间。沙夫茨伯里对幽默问题的思考、对幽默文化的辩护与改造,以及他在赋予幽默以社会政治内涵的同时所实现的"笑"的现代转型,在一个普遍性的层面上论证了审美意义上幽默的兴起与现代文明发展之间不可忽视的密切联系。考察沙夫茨伯里关于幽默与现代文明之间互动关系的论说,对于幽默文化日益走向衰败的当代文化而言,具有必要的警示与启迪价值。
20世纪前期,龙榆生、夏承焘等在新文学家、音乐家驳词律论的刺激下,通过建构"声调之学"来阐扬词体声情吻合的美学原理,与词体解放主张形成对峙之势。其基本方法是,通过旁鉴宫调声情、考究文献记载、梳理唐宋同调词作等途径推测词调的音乐情感;对各词调句度长短、字声平仄抑扬、韵部选用、韵位疏密等进行分析,考察词调声律与词调音乐情感的谐协关系。声调之学的建构弥合了仅考订文字律的词律之学与音乐学的隔阂,完成了对古典词学研究理路的革新。而在20世纪新旧文体并存、竞争的格局中,声调之学也重塑了词坛内外对词体倚声之本色的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有一个从政治一体化到文化多样性、从文艺的"二为"方针到审美自足论、从集体共识到个人化叙事、从开放的多元到单向度的多元的发展趋势。其主体想象经历了从"人民"到"族众"的转型,显示了全球化时代"后民族结构"在思想观念上的影响:各类"后学"、个人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话语逐渐取代革命、解放和崇高话语,并日益与消费主义结合。这造成少数民族文学书写中符号化、审美化和自我封闭化占据了主流。但历史不会终结,"民族"与"文化"总是在实践中前行,在意识到少数民族文学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