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为什么女孩不能像男孩一样调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tmd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宝,你怎么比男孩还调皮啊,你能不能像个女孩子一样啊!”一位妈妈对弄坏玩具的小女孩这样说。这不禁引人深思,为什么认为男孩调皮是正常的,女孩子调皮就一定不合理呢?
  这句话看似平常、随意,却饱含了偏见:1.男孩都调皮。2.女孩该文静;3.男孩可以调皮,但女孩不可以。成人总喜欢用传统眼光对待孩子,不愿意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却喜欢用传统概念限制孩子的天性,以偏见扼杀孩子成长空间。
  一、成人的偏见给孩子贴上标签
  成人的傲慢导致偏见的产生,而偏见又容易导致歧视的产生。诚然,因为男女之间生理发展速度的不同,导致男女行为表现也有差异,男孩子各方面发展落后于女孩。相同年龄段调皮的男孩子要比女孩多,但仍有调皮的女孩和乖巧的男孩存在。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不管男孩女孩都爱玩耍。每个儿童都需要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感受、体验、了解这个世界。把玩玩具甚至拆坏玩具是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体现,是幼儿自己在探究这个世界,是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方面。绝不能因为弄坏玩具的是女孩子就多加苛责,限制孩子的行为。
  成人对此显得毫无所知,理所当然地使用带有偏见色彩的话语,将这种思想强加于自由的孩子身上。这就是成人对孩子最常见的偏见之一。在偏见中成长的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其心理都不会得到健康成长,对孩子人格塑造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对孩子的偏见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
  1.女孩的人格:无助与自卑
  女孩听到这句话会怎么想?恐怕内心是委屈、愤怒、无助的。凭什么同样是调皮捣蛋,男孩子就可以得到放纵的特权,女孩子一调皮就要被说教,难道只有女孩不能调皮吗?这不公平!但是,孩子敢表达出来吗?最后女孩不得不屈从于成人的威严而做出妥协。怨愤和委屈长期积聚在女孩心里,长此以往,女孩的心理能健康成长吗?经常以双重标准要求甚至指责女孩子,女孩将会越来越不自信,变得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她觉得自己怎么做都达不到爸爸妈妈心中的要求,渐渐产生自卑心理,她的内心将不再坚强、乐观、自信。
  2.男孩人格:委屈与放纵
  男孩子也有比较乖巧的,当这句被乖巧的男孩子听到,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忽视,为什么我明明那么乖巧听话,你们还觉得男孩子调皮,你们没有看到我吗?还是我做得不够好吗?想必他的心里一定很委屈,莫名其妙被人贴上了调皮的标签。而调皮的男孩子听到之后更是无法无天,或许还会在那里幸灾乐祸地看女孩挨批评,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家长默许的,我就是有调皮的特权,不需要整改,无疑助长男孩子调皮嚣张的气焰。
  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偏见——扼杀孩子的无限可能性
  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柔软的标签,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扼杀他们无限的可能性。迪士尼电影《疯狂动物城》里的主人公朱迪虽然是只瘦瘦小小的兔子,却梦想成为一名抓捕坏人的英勇的警察。所有人都不理解她,就连她的爸爸妈妈都觉得兔子那么弱小,不可能当上警察。但是这只勇敢的小兔子却用事实证明了自己,面对凶猛的食肉动物也毫无畏惧、与之斗争,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警官。如果朱迪当时没有顶住来自父母、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也许她就只能像她的父母或者祖祖辈辈一样,一辈子待在兔窝镇做个种植萝卜的农民。
  生活中还有许多稀松平常的话隐含着偏见的思想,对孩子们都是一种伤害。如认为孩子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没有自主选择能力,完全听从大人的安排;成人不管孩子意愿一厢情愿,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孩子的前程着想;认为语言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全部对话,不需要注意表情、肢体动作。
  都说孩子天性自由,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成人常用自己的观念影响、限制幼儿发展。时代在进步,成人却喜欢将传统思想灌输给幼儿,给他们带上枷锁。社会一点点慢慢进步,我们发现选择变得多种多样,将来孩子们面对的世界也是奇妙而丰富的,我们感受着、享受着前所未有的自由,为什么非要苛责我们的孩子,期望他们以我们期许的样子成长呢?孩子的梦想各种各样,构成了五彩的童年,为今后学习、工作、奋斗开启了指路明灯。不要剥夺孩子的可能性,不要给他们贴上标签,不要随意定义一个孩子。
  许多社会观念也许并不是真相,只是通过错误的认知演变成偏见,再不断传播,结果偏见愈演愈烈不断强化,最后诅咒变成了现实。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说不清是先天造成的,还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先天因素没有办法控制,后天培养才能为孩子创造出更理想的环境。
  四、注重细节,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设公正自由的环境
  只有在公正自由的环境下,幼儿身心才能健康发展,整个社会大环境并不是某个人说改就能改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再顽固的思想,即使最为微小的力量,只有每个人花工夫、花精力、众志成城与之抗争都可以取得成功。创设公正自由的环境,需要着眼于细节、与时俱进、跟新观念,需要每一个人的力量,需要我们日积月累地不断努力,需要我们集中力量,着眼于小小的细节点,以点带面。一些比较陈旧狭隘的观念已经不适合现代潮流的应该被摒弃掉。可以参考美国的一些例子,斯凯瑞童书是一本幼儿英语识字绘本,虽然已经发行了六十几年,时至今日依然在全世界各国出版发售,伴随一代代儿童成长。其中有许多小细节的变化值得我们深思。如游乐场中,原来男孩和男孩在一起玩追逐游戏,女孩和女孩在一起玩跳橡皮筋、踢毽子的游戏。而新版图书中,男孩也和女孩玩跳橡皮筋的游戏,女孩也和男孩子玩追逐的游戏。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小细节的变化,都是美国众多家长、教师、专家学者及教育家斗争出来的结果,消除歧视性性言论要从细节着手。
  成功的道路漫漫兮,只有一步步改进传统教育不合理的一面,让我们摒弃偏见,拒绝标签行为,因为偏见是歧视的开始,使孩子拥有一个没有偏见、自由公正、平等民主的美好世界。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初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班主任承担着管理班级、指导学生学习、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责任,班主任对学生健康发展有着关键作用。因此,班主任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及完善教育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健康成长。本文对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艺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 班级管理 教育艺术  1.引言  初中班主任在整个班集体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班主任是处理班集体大小事务、调和学生之间关系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泰安市三级综合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和术后转运认知情况,结合调查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从而发现整体护理与优质护理中的薄弱环节,提高护
  本研究首先检测急性白血病细胞GPI-PLD活性和mRNA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GPI-PLD与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患者肝、脾和/或淋巴结肿大的关系。继而用GPI-
摘 要: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人物。同样,在农村小学管理中,班主任这一职位仍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向课堂学习活动,更为了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入手,双管齐下,确保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目前农村小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还有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照看,父爱母爱的缺失,使这些孩子逐渐形成了以自私,冷漠、懒惰的不好品质;有的放任自流,形成了一些坏习气;不少留守儿童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每到夏季,全国溺水死亡的农村学生人数更是高得惊人。  严峻的现状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做好农村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做好农村班主任工作靠什么呢?是渊
期刊
在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幼儿进行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对提高幼儿绘画兴趣及自信心有极大帮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善教育行为,采取多
摘 要: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每个幼儿都有对美的理解和表达,美术活动恰恰是幼儿最直接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的途径,大胆动手操作,运用画、剪、贴等不同艺术形式,不仅感受到美,还能更好地锻炼幼儿的动手、表达能力,增强幼儿自信心,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得到不同形式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幼儿能力 美术活动 能力发展  现代教育形式改变了传统幼儿教育,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
摘 要: 幼儿园课程开发与可利用的资源丰富多样,合理地使用这些资源能创造出灵动多样与丰富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园区内获得无尽的快乐。但是,如何充分开发与利用幼儿园课程资源,这需要园方做出深入性的思考和研究。本文将从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两大类展开系统的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课程资源 物质资源 非物质资源  作为幼儿教育的原材料,课程资源一直都被各幼儿园的负责人重视,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这
幼儿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数学教育作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幼儿阶段就为他们打好理性思维基础,是幼儿园数学教育应重视和深究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趣味数学教育呢?  一、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事物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是幼儿初步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积极因素,因此,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1.使用科学、灵活的教学
期刊
摘 要: 数学教学活动是开发智力、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学科,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立足幼儿园教学实践,以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存在的问题及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幼儿园 数学教学 问题 策略  幼儿园是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幼儿身心健康的基础性保障,是集中进行幼儿保育和教育的场所。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更好地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过程中受时间、空间、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