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在常青藤里的南京紫薇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n10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新年伊始,美国各大名校陆续公布提前录取的学生名单。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苏紫薇被常青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录取,每年还有3万多美元的奖学金。
  别看苏紫薇长得文文静静,“江南味”十足,她可是个很有主见的女孩子,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很细致的规划。她说,这得益于父母对自己的“放任”式教育。
  
  面对兴趣班,
  父母说:那好吧,就让你玩个够!
  
  苏紫薇今年16岁,她的爸爸妈妈因为赴美读研,在美国生下了紫薇。
  当时,妈妈在读研,身为工程师的爸爸世界各地的奔波。没办法,紫薇两三岁时,又被送回了南京,和奶奶一起住。
  紫薇那时刚开始学说话,突然回到中国,语言环境来了个大转变,这让紫薇还真有点转不过弯来。爸爸给奶奶下了任务,每天读故事给紫薇听,带她走街串巷,让她尽快适应中文语境。
  这一招还真灵,奶奶买了本《故事大王》,咬文嚼字地给紫薇读故事,虽然奶奶不懂那叫“亲子阅读”,不过,紫薇很快就能咿咿呀呀地用中文跟奶奶对话了。
  考虑到紫薇还是要回美国,不能让她丢弃英语,爸爸妈妈又委托姑姑教她英语,因为出生在美国,从小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紫薇学英语也是很快的。才几岁,就能简单地掌握两门语言了。
  奶奶把紫薇送到幼儿园,紫薇成了幼儿园里最自由散漫的孩子,不用学写字,不用学算术,也不会被爸爸妈妈逼着练钢琴,紫薇显得有些“不学无术”。奶奶也急了,打电话给紫薇爸爸,想征求他们的意见,也给孙女报个辅导班。爸爸问紫薇想学什么,紫薇想了半天,还是觉得玩是最好的。“那好吧,就让你玩个够!”爸爸的发话让紫薇高兴得又蹦又跳,奶奶看着直着急。
  人人都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这对高知父母反而对女儿的早期教育不闻不问,让紫薇无忧无虑地“疯”了三年。紫薇妈妈振振有词:玩不仅是孩子的天性,还能促进认知发展和创造力呢,对培养人格也很重要,还能强身健体,为什么不让她玩呢?
  
  面对考试,
  父母说:不必每次都考100分
  
  紫薇的学习经历很特别。六岁时,她跟着父母到了加拿大;在多伦多上完小学后,又随着父母回到美国,进入纽约的一所初中。
  多伦多是加拿大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也是文化大都会,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艺术馆及展览厅不可细数。每个周末,妈妈都会带着她,流连其中。多伦多的博物馆五花八门,有天文、体育,有鞋子、钟表和邮政等,每一次博物馆之行,对紫薇都是一种启蒙教育。紫薇去博物馆,都会随身带一个小本子,记一记画一画,遇到感兴趣的,就和妈妈回去查找资料,追根究底地看一看。
  多伦多的小学教育讲究课程和生活联系起来,孩子们会学做饭,进行角色游戏,甚至还能上车间去做木工活。
  紫薇觉得上学还是和玩差不多,没把心思放在文化课程上。晚上回家,她也和大多数孩子一样,看看电视,读读绘本。紫薇父母的工作很忙,却总能抽出时间来,陪紫薇看电视。妈妈要求紫薇每天都要看一看新闻类节目、时评类节目,而且总是边看边问紫薇,她对于这件事的看法。
  有时候,妈妈和紫薇的意见不一致,两个人煞有介事地分头去查资料,争辩得面红耳赤。
  不知何时起,紫薇的床头总会有几本《时代周刊》等刊物,紫薇刚开始还没在意,闲着无聊时,就随手拿一本看看,这一本都读过了,床头又会换一本。有时候,紫薇刚看过电视报道的新闻,床头就出现了一本新闻事件深层分析的杂志。紫薇觉得很感兴趣,慢慢地,床头要是没一两本杂志,她就会主动跟妈妈要。现在回想起来,妈妈的做法其实是用心良苦,她希望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培养紫薇的阅读习惯,提升她的思考能力。
  紫薇在学习上,几乎没什么压力。爸爸很注重过程,对于分数,则看得比较淡。有一次紫薇考得不好,爸爸看了看卷子,淡淡地问紫薇:“嗯,还不错呢!你呢,你觉得怎么样?”紫薇摇摇头。“那我们来找一找原因吧,的确可以再好一些的。”紫薇和爸爸一起找失败的原因,又制定好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大纲,爸爸不要求紫薇每次都考一百分,一百分太完美了,凡事都要给自己留下再努力的余地。
  
  面对回国,
  父母说:你应该了解传统文化
  
  初中毕业时,紫薇以优异的成绩被纽约最好的公立高中录取。爸爸却在此时做了一个特殊的决定———放弃纽约公立高中,让女儿回南京读书。
  紫薇有些不理解,她已经考到最好的高中了,而且也不太会说中文,最重要的是,回到中国,就意味着和父母分开。
  而紫薇爸爸的考虑更长远:“作为有着黄色皮肤的中华儿女,不仅要学会汉语,还应该了解、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14岁的紫薇又回到了南京,暂住在姑妈家。考虑到紫薇未来还要选择美国大学,父母为她选择了南师附中的IB班。
  开学时,紫薇只会说“你好”等招呼用语,不过这也不要紧,因为和普通的高中课程不同,南师附中IB课程是全英文授课的,学生在物理、化学、语文、英语、地理、经济、艺术7门学科中自选6门,3门为高水平课程、3门为普通水平课程。
  紫薇没有避开自己的弱项,特意选修“语文”作为“高水平课程”。其他同学上英语课时,专门有一位语文老师给她单独上课。
  语文老师为紫薇制定的学习计划是,在第一个学期学会3000个汉语常用字,会用它们组词、造句。意外的是,短短1个月,紫薇就掌握了其中的80%!
  “我有幼儿园打下的基础啊,而且,我身边都是说中文的同学、家人,所以学起来才会很快!”当别人都夸她了不起时,紫薇却觉得很平常。
  除了看书,紫薇还看新闻、读报纸、念三字经。每一次汉语考试,她都能拿到满分7分。
  没有父母在身边,紫薇要靠自己去努力。紫薇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父母从来不会守着她做作业,帮她订正错题,学习上的事情,都由她自己来制定计划,订目标。偶尔,爸妈会打电话来问问她的学习情况,紫薇也是报喜不报忧。紫薇觉得自己长大了,能解决的问题就得自己解决,特别是学习上的问题,谁也帮不了她。
  
  面对社会实践,
  父母说: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读书人
  
  在南京,紫薇不仅是学习那么简单。在IB课程里还有一项特殊的CAS课程,C、A、S三个字母分别代表创造、行动与服务,其中服务这一项,紫薇参加的活动就挺多。
  到紫金山捡垃圾,在鼓楼区智障中心教智障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到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每一次活动,苏紫薇都和同学们准备得周到详尽。
  2008年7月份,紫薇还通过国际志愿者组织参加了一个到云南支教的项目。他们支教的小山村是云南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村里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路上又湿又滑,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要走两三个小时,满裤管都是泥。
  紫薇看起来身体比较弱,却一点没拖后腿。她教孩子们唱英文歌,教他们电脑知识,住在村民家,和村民打成一片。
   有时候,紫薇去亲戚家玩,也会有人不理解。“紫薇啊,你都上高中了,还有时间弄这些吗?多看看书,比什么都好!”紫薇也不理解,学习和社会实践不冲突啊,为什么不能去做呢。只要你把学习时间安排妥当,完全可以挤出时间做些有意义的活动。
  父母对紫薇的想法举双手赞成,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读书人,更是那些将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影响力的人。
  2009年9月份,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招生负责人到南师附中专访IB课程,紫薇主动递上了自己的申请简历。
  面对负责人挑剔的目光,紫薇丝毫不怯场,她反客为主,对负责人提起了问题。“请问,学校的社团与义工活动开展的怎么样?我喜欢的模拟联合国活动还能不能参加?”紫薇的问题引起了负责人的兴趣。这些问题,都是网上查不到的问题,而且紫薇对社团活动、公益事务的热心,也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要上宾大,部分学生申请后还需进行面试,但因为这次“毛遂自荐”,学校向紫薇提前发出了录取通知,对她特别免除了普通申请者应该在这个时段进行的面试环节。“相比仅会学习的人,我想学校更乐意招收能够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富有同情心的学生。”
  最后,苏紫薇给《家教与成才》的小读者送上寄语:不要和爸爸妈妈顶嘴,他们是真正为你好的人;好好学习,错过任何应该学习的机会都是可惜的;尽量参加社会活动,不仅仅做一个会读书的人。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王淑娟
  mochouw@yahoo.com.cn
  www.mochou.cn“在线投稿”
  《家教与成才》
其他文献
妈妈,我说谎了    昨晚,跟伊依一起睡觉,母女俩睡前开心地聊天。  说到高兴处,伊依忽然说:“妈妈,我有件很不好的事情要告诉你……”  “哦,什么事情呀?”我问。  伊依:“以前我很爱骗人,经常说谎……”  我觉得很奇怪,在平时的生活观察上,并没有发现孩子说谎,难道是疏忽了?于是我不动声色地问:“什么时候说谎了?”  伊依:“主要是我小时候,四岁半以前。”其实孩子现在也才四岁八个月,但她一直说自
期刊
悠悠的奶奶是一位风趣快乐的退休老教师。悠悠奶奶说,对孙子的教育是悠爸悠妈的事,她不会去指手画脚;她和爷爷只做悠悠的好朋友,做悠悠的好玩伴。她还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年逾花甲的爷爷奶奶,是怎么做一位4岁男孩的好朋友的。    当医生    “奶奶,你过来!坐下。”悠悠让我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我是医生,你是病人,坐在我对面,我给你量血压。”  “哦。”我很听指挥。  血压机叫了
期刊
“妈妈,我不是好孩子!”眼泪汪汪的儿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不禁一惊。  “为什么这样说?”我竭力观察着儿子,努力想从儿子的眼睛里读出些什么。  “幼儿园老师今天发‘好孩子’奖,没我的!”  “老师上次不是给你发了‘卫生孩子’奖吗?”  “那是每个孩子都有的!今天他们是上台领的奖,不一样!”  是不一样!我心里嘀咕,冒出的第一念头就是找幼儿园老师去评理。“好孩子”什么标准?我儿子怎么就不是“好孩
期刊
自知之明  兆元指着报纸上刊登的参加“每周之星”评选的小朋友照片,说:“这个没我帅,这个也没我帅,都没我帅。”  妈妈说:“停!小朋友不能骄傲哦,要有自知之明。”  兆元问:“什么叫自知之明?”  妈妈回答说:“就是知道自己是谁。”  兆元接着说:“妈妈,我长得像你才会这么好看的。你是世界上超级加顶级的大美女!”  妈妈听后,非常开心,有些陶醉其中。  兆元对一旁的爸爸小声说道:“你看,妈妈都不知
期刊
小女豆豆今年三岁,刚进托儿班不满两个月。最近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孩子爸爸生气地说:“管管你的宝贝女儿,今天放学老师告状了,说她最近不听话了,吃饭拖拖拉拉,唱歌做游戏也不参加……”我看了一眼满脸委屈的豆豆,没有做任何回应。我知道豆豆刚入园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这其中一定有原因。  记得托班开学,班上的其他孩子哭得稀里哗啦,可是豆豆一点也没哭,每天进了活动室就摇手说再见。我一直夸奖她大方,能干。老师也时常
期刊
“我要离婚”  娃娃家游戏一直是孩子们的最爱,争着做爸爸妈妈,照顾娃娃。  今天娃娃家却传来了争吵声,薇薇说:“你这个爸爸对娃娃不好。”  “我没有!”  薇薇很生气:“就是不好,你还不承认,我不和你过了,我要和你离婚!”    残疾菱角  惜缘摆弄着菱角。  忽然,拿着一只菱角问:“妈妈,这个菱角怎么和别的不一样,只有一只脚?”  妈妈看看:“哦,它有一只没长出来。”  惜缘说:“哦,我知道了,
期刊
我把力气摔到地上了    女儿匆匆忙忙地想上厨房找什么,由于厨房地面潮湿,她一不留神,砰!摔了个仰面朝天,顿时哭声如雷。晚上,女儿准备上床睡觉了,可脱裤子时却一动不动,我问,你为什么不脱呀,她委屈地说:“因为今天摔跟头时,我把力气都摔到地上去了。”    大人也会做游戏    带女儿过斑马线时,趁机对她进行安全教育,“看,这是斑马线,以后一个人过马路时,一定要走斑马线。”“为什么呀?”“因为开车的
期刊
熊妈妈的隔壁住着虎妈妈。  秋天,虎妈妈生下一头挺神气的小老虎。又过了两个月,熊妈妈也生孩子啦,生下一只愣头愣脑的小熊。  小熊和小老虎成了一对小伙伴,他们整天在一起,玩得可带劲啦。但他们有时也打架,一打起来,小熊总是被小老虎压在底下。  尽管小熊第二天照样跟小老虎玩,但熊妈妈可心疼啦:“孩子,小老虎比你大两个月呢,你当然打不过他。你要多吃东西,快快长,再长两个月赶上小老虎,就不会吃亏了。”  过
期刊
哇,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了!小主人一走开,铅笔盒里的文具就“开战了”。一共分成了两队:一队由战斗力最强的自动铅笔和它的“大将”橡皮组成;另一队是由攻击力和防御力都很强的钢笔和它的“二把手”尺子组成。  首先,由“二把手”对付“大将”。尺子使出了绝招“扫堂腿”,橡皮见形势不妙,就连忙使出“展翅飞”,躲过了绝招。可尺子又使出了必杀术“龙飞凤舞”,将橡皮紧紧裹住。于是尺子胜利了。  第二轮是由两位最厉
期刊
诗余是我们班一个让人头疼的男孩。打架是他下课唯一的游戏方式,作业是他永远的痛。他上课睡觉,下课打闹,考试交白卷,作文交白条。所有的同学都讨厌他,瞧不起他。我也因为他费时耗神,只要踏进学校,就会因为他而一刻不能安宁。对于这样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谁心中的天平都不可能偏向他。  有一天,大队长哭哭啼啼地跑到办公室,说诗余朝她几百块钱的花毛衣上吐口水,请求我去责罚。看着漂亮的小脸蛋哭得像个红苹果,怎能不让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