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实践样态与改进路径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n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文化,但是只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才是跟我们血肉相连的。因此,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文化,从小就应该培养学生优秀文化的意识。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课程;实践样态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2-0081-02
  The Practical Form and Improvement Path of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Chinese Course
  (Liulin Primary School,Zhuoni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ZHANG Yongfei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people come in‐to contact with many and varied cultures in daily life,but only the excellent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connected with our flesh and blood.Therefore,in order to revitalize the prosper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s culture,students should develop a sense of excellent culture from an early age.Therefore,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integrat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each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sense of patriotism.
  【Keywords】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Chinese course;Practice style
  弘扬民族文化是每个中国人都必须做的,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不够正确,也不够深刻。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为什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
  (一)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知道课文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才能深刻理解文中背后的传统文化所表达的道理。因此,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读懂课文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发扬优秀傳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去传承和发扬的,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文化永久流传。而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需要从孩子抓起,因此在学生处于一个认知阶段的时候,教师就要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拥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的写作能力跟学生的语言息息相关,学生的说话方式和思维反应会直接反映在他们的文章中。所以写作是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的一个渠道,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帮助学生树立独特的人格,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怎样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中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会有文言文和古诗词,教师在讲解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时候,可以着重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生僻字的理解,这样学生日后再进行写作的时候,就可以把它们运用到文章当中。在进行晨读的时候,教师可以规定学生进行古文阅读,或者背诵唐诗宋词,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在传统节假日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去查找传统节假日的由来,通过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节假日的理解和这背后故事的含义。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改进路径
  (一)课堂教学
  1.融入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用来表达的一种语言,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通常都用竹简来记录文字,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字数太多,所以变得很复杂,智慧的古人为了能将很多不需要的文字删除,但还能表达出完整意思,于是就创造出了文言文。文言文通常都很经典、押韵,需要仔细地研读,才能知道其中所表达的含义。因此,将文言文融入语文课堂中来,可以让向来只接触白话文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新奇,从而会被我国古代文字的魅力所吸引。
  2.融入唐诗宋词。唐诗主要描绘了当时唐朝的风俗民情,在很多唐诗中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古诗中的押韵之美,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融入唐诗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宋词是在唐诗后面的一种延伸,它的规格没有唐诗那么严谨,它既可以当作唱词,也可以用来谱曲,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有辛弃疾和李清照。因此,将宋词融入语文课程中来,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宋词的魅力,还能使学生用来传唱。
  (二)课外拓展
  1.让学生欣赏国画。在我国最著名的国画就是《清明上河图》了,主要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的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该图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北宋当时的繁荣。
  2.播放戏曲。语文课程中有一篇课文是《脸谱》,在讲课文的时候就可以向学生拓展戏曲知识,利用多媒体设备把不同人物的脸谱放出来,并给学生一一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戏曲特色,从而了解中国国粹的美。
  3.开设书法课堂。书法是我国古人常用的一种书写方法,通常都是用毛笔进行书写,在书法中最常用的就是正楷和行书了,每一种书写方式都有不同的风格,都是古人智慧的体现。因此学校就可以开设书法课堂让学生学习,在学生学习书法的同时,还能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规范,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四、结语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更是我们中华精神的图腾,民族血脉的象征,因此,为了能让中华文化得到更好传承,培育出更加优秀的中华儿女,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带领学生领略我们中华文化的美,教给学生基本的道德认识,树立学生正确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王玲.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融入传统文化[J].文渊(中学版),2020(01).
  (责编 张欣)
其他文献
走在大街小巷,稍加留心,便会看到一个个小木屋,这些看似普通的小房子,里面却摆放着一些洗的很干净的一些衣服和鞋子,这就是传递着爱的“爱心小屋”。  小时候,我并不懂得什么是传递,更不懂得如何传递爱,直到那一年,我独自一人走在小路上,迎面走来了一对母女,紧接着,那位小姐姐脸带微笑,双手托着一张卡片向我跑来,开心地对我说:“小妹妹,这是一张爱心卡,只要你将这张卡传递给另一个人,并给予他们爱,我相信,我们
【一技】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其实,并不是作者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作者精心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的精到之笔。细节描写的目的是要使文章生动形象,做
前天是外婆六十大寿,但妈妈只将我带到小区门口,就说自己有事要先去处理,让我自己进去。 我听了妈妈的话惊慌地不知所措,以往都是妈妈陪我去的,我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进去过,而且还是独自一个人走夜路。这小区的路灯仿佛在与我作对,都像出了故障一闪一闪的。在这忽明忽暗的路上,我总感觉有个又大又高的黑影晃来晃去。这时脑海里想起恐怖片里的恶鬼不就是在黑暗里冷不丁地冒出来的吗,越想越觉得害怕。   “女汉子,头可断
寒冷的冬天过去了。和熙的东风吹遍了原野上的每一个角落,和暖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唤醒了大地的万物,给大地带来无穷的希望。啊!原来和暖的春天来临了。堤上的杨柳,岭上的树木,都长出了新枝嫩叶,呈现着无限的生机。在春水绿波上自由自在游泳的白鸭、天鹅在欢乐地嬉戏。原野上的花儿也纷纷盛开了,艳丽的桃花更是争先开放。万紫千红、群芳竞艳。蜂蝶在花间飞舞,鸟儿在树上歌唱,首首都是迎春曲,赞美着春天的明媚,歌唱着春天
每一个寂静的夜晚,她总是一个人在被窝里偷偷伤心,但她一直强忍着,假装坚强,假装开心,假装幸福,有些腼腆沉默的她总是那样呆呆地坐在陈旧的椅子上,怀里抱着一个福袋,眼泪曾多次夺眶而出,又有谁能明白她无声的思念……  那是一个盛夏,那一片深绿的落叶悄悄落进寂静的房间,她温和的手紧张地靠近母亲冰冷的身躯,母亲用自己仅有的最后一点点力气拿出那个福袋,嘴唇微微动弹地说:“孩子,你一定要像这生命的落叶好好活……
小区里有一棵枫树,虽不高大,但很漂亮,居民们每次走过,都要驻足观赏一会儿。小区里有不少绿地都被踩出了小径,唯独这棵枫树下,从没有一个脚印。物业还不放心,在它旁边围个精致的小围栏,挂上“请勿踩踏”的牌子。我总觉得这是多余的,因为连野狗都能感知到这棵树的神圣,每次都是远远地绕开它,远远地瞅它几眼。   秋天到了,满树的叶片似乎一夜间就火烧了一遍,红得耀眼,没有一点儿杂色。这时候,树下观赏、拍照的人就
摘要:“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课程,让每个生命因卓越课程而丰盈,让每个新教育人成为卓越课程的研发者”,這是全国新教育实践研究院院长、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长许新海在海门市“研发卓越课程”启动仪式上的一段讲话。而我们从本校实际出发,也在实践着丰盈孩子们的生命,为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个体定制适合的课程。  关键词:书香课程;运动课程;艺术课程;生活探索课程  新教育倡导通过研发课程来缔造完美教室,有怎样的
【摘 要】初中音乐课堂本来应该是繁重学业里的一丝乐趣,但是由于一些初中音乐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使得音乐课变得乏味无聊。将奥尔夫教学法应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该将舞蹈、表演、乐器以及节奏等元素融入教学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本文笔者就奥尔夫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浅析几点见解。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初中;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我刚从一个小小的卵中爬出来,兄弟们便对我说:”我们将要在树枝上大放光彩——歌唱,因为我们是蝉,我们必须走这条路。“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在地下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拼搏,整整等了10年。我需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将来有朝一日钻出地面,爬到枝头歌唱。现在我需要用我稚嫩的口器,要先扎穿身边的那饱含营养的植物的根,补充自己的能量,这样才有利于我今后能够有充足的力气爬行、经过蜕变,完成生命的使命。  吃饱喝足
【摘要】个性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阅读理念。通过学习阅读技能,学生可以获得自己的思想和经验等。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尤其提倡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语文个性化阅读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创设氛围;自主选择;个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2-0049-02  The Cultivation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