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协同:构建新时代小学思政课程体系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hrim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在明确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基础上,如何破解思政课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陇西小学通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立体协同课程体系建构,在厘清课程体系建构原则、把握课程实施核心、点面结合建设队伍、多维共生跟进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充分发挥思政课程铸魂育人的效能。
其他文献
课程思政建设是学校体育完成"立德树人"使命、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内容,蕴藏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可以为新时代学校体育课
2020年上半年我国史无前例、规模空前的线上教学,有效保障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教学资源的限制,也有教师线上教学能力的不
初中思政课是学生成长的关键课程。开展符合基础教育特征的思政教学,组织与社会同频的思政教育活动,构建全员全学科全过程的育人新方式,是探索初中思政课育人的实践路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红楼梦》中诸多"遗产"并非固态静止地呈现,而是始终以活态传承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我们文化认同的共同记忆。通过特定的文化群体和特定的
近年,我省入境外籍人员激增,在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涉外警务工作带来诸多挑战。由于涉外管理风险防控体系不合理和涉外警务人才匮乏,涉外警务工作存在信息收集能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必须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立足点,将课程标准作为检验依据,将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作为重要手段。
当代大学生具有稳健的文化观和高度的文化参与热情。传统文化教育要利用这种优势,以青春需求为核心重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以时代特质为主线整合传统文化知识资源,使传统文化
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大学生,会形成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学生群体有着不同的特点与诉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针对特征明显的不同学生群体,运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方
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速,违规违法问题日益增多。出现这些不良现象的原因在于社会组织财会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审计披露信息难以反映服务成效优劣,社会组织缺乏内部控制监管
《红楼梦》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蕴含的大量文化负载词不仅彰显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是中华文化最为凝练具体的表达。20世纪7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