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mRNA结合蛋白3表达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mRNA结合蛋白3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Ⅱ mRNA binding protein 3, IMP3) 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复发、进展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30例初次行电切手术的NMIBC患者肿瘤组织中IMP3蛋白表达情况,另选取同期2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MIB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作为对照。130例NMIBC中,男100例,女30例;年龄28~84岁,平均64.7岁;术后病理分期:Ta期100例,T1期30例;肿瘤病理分级证实低度恶性潜能尿路上皮乳头状瘤23例,低级别65例,高级别42例;肿瘤平均直径2.3 cm;肿瘤单发102例,多发28例;有吸烟史者35例,否认吸烟史者95例。20例MIBC患者中,男14例,女6例;年龄50~80岁,平均66.0岁;病理分期:T2期17例,T3期1例,T4期2例。20例癌旁正常组织患者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8~79岁,平均65.0岁。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NMIBC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

130例NMIBC中IMP3表达阳性率为59.2%(77/130),表达强度为弱阳性30.0%(39/130),强阳性29.2%(38/130);20例MIBC中IMP3表达阳性率为80.0%(16/20),表达强度为弱阳性20.0%(4/20),强阳性60.0%(12/20),IMP3总体表达强度在MIBC患者中明显高于NMIBC患者(P=0.011),而IMP3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不表达。130例NMIBC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69个月,其中45例复发,20例疾病进展,12例死亡。NMIBC组织中IMP3的表达强度在不同肿瘤分期(P<0.001)、分级(P=0.014)中存在统计学差异,在肿瘤发生复发及未复发患者中IMP3表达强度也存在明显差异(P=0.003);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IMP3的表达与患者的无疾病生存率 (P=0.002)和无进展生存率 (P=0.010) 密切相关。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IMP3为NMIBC患者无疾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0)。

结论

IMP3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不表达,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且IMP3可以作为NMIBC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评价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 RTE)结合定量参数峰值应变指数(peak strain index, PSI)引导前列腺活检诊断周围区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141例可疑周围区前列腺癌行RTE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9~90岁,平均71.6岁。PSA 0.5~190.0 ng/ml,平均30.0
目的探讨A型肉毒素联合水扩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nterstitial cystitis/bladder pain syndrome,IC/BPC)的疗效和安全性及不同注射部位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11年10月至2016年2月确诊为IC/BPC的患者69例,男5例,女64例。年龄23~66岁,平均44.5岁。将6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A组)、治疗组B组和治疗组C
期刊
目的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伴鳞状或腺样分化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76例行根治术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8例,女58例。年龄37~92岁,中位年龄70岁。根据术后病理是否伴鳞状或腺样分化分为A组(单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组)和B组(伴鳞状或腺样分化组)。A组159例,男107例,女52例;年龄37~92岁,中位年龄70岁;肿瘤位于左侧91例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影响肿瘤学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93例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96例,女197例。年龄35~72岁,平均55.4岁。有吸烟史者181例,伴高血压病者206例,伴糖尿病者105例。术前检查示肝功能受损98例,贫血122例。血小板计数<450×109/L者521例,≥450×109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TURBT)中多点活组织检查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8例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02例,女106例;年龄33~86岁,
目的探讨血清抑制素B水平评估隐睾支持细胞功能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672例隐睾患儿血清抑制素B水平。患儿年龄6~72个月,平均27.7个月。其中年龄6~24个月者385例,25~36个月者109例,37~72个月者178例。对照组为335例相应年龄段的体检儿童或包茎儿童,其中6~24个月者98例,25~36个月者101例,37~72个
目的比较Yang-Monti管与阑尾在膀胱可控性尿流改道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7例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9例。年龄1.5~16.0岁,平均7.6岁。膀胱容量(203.8±126.0)ml,其中膀胱顺应性<20 ml/ cmH2O(1 cmH2O=0.098 kPa)者24例,术前发热性尿路感染17例,压力性尿失禁6例,排尿困难
近年来,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及尿流改道的方法不断优化和进步,手术安全性和疗效不断提高。从开放到腹腔镜到机器人,外科技术在不断进步,但目前尚无法互相取代。随着器械的发展,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可进一步改善围手术期效果,基本可以复制开放手术的原则,围手术期肿瘤指标不劣于开放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在盆腔淋巴结清扫方面似乎更有优势,远期肿瘤效果3种技术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