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患者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blo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影响肿瘤学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93例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96例,女197例。年龄35~72岁,平均55.4岁。有吸烟史者181例,伴高血压病者206例,伴糖尿病者105例。术前检查示肝功能受损98例,贫血122例。血小板计数<450×109/L者521例,≥450×109/L者72例。肿瘤位于左侧292例,右侧301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593例手术时间88.0~120.6 min,平均104.3 min。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14.0~41.5 min,平均29.0 min。术中出血量47.2~157.8 ml,平均102.5 ml。病理分期T1期398例,T2期195例。Fuhrman分级Ⅰ级29例,Ⅱ级411例,Ⅲ级150例,Ⅳ级3例。9例集合系统受累,173例伴肿瘤坏死,10例伴淋巴微血管浸润,415例肿瘤有假包膜。593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6~99个月)。T1期患者中5例(1.3%)复发,无复发生存率为98.7%;T2期患者中7例(3.6%)复发,其中1例局部复发且死于肺转移,无复发生存率为96.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Fuhrman分级、肿瘤坏死、肿瘤假包膜、淋巴微血管浸润、集合系统侵犯、贫血、血小板增多与无复发生存显著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HR=1.524,95%CI 1.326~1.926,P=0.001)、Fuhrman分级(HR=1.600,95%CI 1.035~2.364,P=0.022)、肿瘤坏死(HR=2.315,95%CI 1.523~3.624,P=0.001)是影响肾癌患者无复发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肿瘤T分期、Fuhrman分级、肿瘤坏死是肾细胞癌患者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无复发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中医医院科研人员的科研需求现状,针对需求改进管理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某中医医院科研人员进行科研需求调查,调查内容涵盖科研信息、课题管理、实验室条件、论文写作以及学术活动5个方面。结果医院现有条件与科研人员在文献资源、课题申报、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结论医院科研管理工作应该注重信息建设、方法学培训等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支撑。
目的探讨2009—2013年广西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论文发表规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促进护理科研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主要对论文发表年度、第一作者职称、学历和工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来,该院护理人员共发表论文435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29篇;论文数量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人均发表论文数为0.18篇/人;中级职称、大专学历、20年以上工龄的作者是发表论文的主力军,发表论文
青年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关键所在,完善青年人才管理机制,给青年人才提供可持续发展平台是青年人才管理的关键。为了打造医、教、研全面发展的青年人才梯队,根据青年人才发展需求和医院发展目标,制定临床医学青年人才管理模式,从临床医生中选拔35岁以下优秀博士、硕士青年医师,组建医院青年人才梯队,采取"选拔-培养-使用-评价"的管理模式进行全程培养与管理,促进临床医学青年人才的成长。
干细胞与转化医学研究是改革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的专项之一,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干细胞研究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的特色和主要研究方向,代表了整个医院的科研情况。本文通过分析所院承担干细胞相关科研项目的情况,发现扩大申报基数、加强创新群体建设、注重人才梯队培养、打造研究技术支撑体系、完善激励机制等是提升医院科研管理水平的有效办法。
目的为提升医院科研管理水平和发表高水平论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医院发表的医学论文运用Excel、文献计量法分析论文期刊分布、学科分布、合作者以及合作情况等指标特点,并采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查找影响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的相关因素。结果5年来医院发表医学论文758篇,期刊以本地普通期刊为主,第一作者以高中级职称为主,占总数的75.59%,核心期刊202篇,占总数的26.
期刊
目的评价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 RTE)结合定量参数峰值应变指数(peak strain index, PSI)引导前列腺活检诊断周围区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141例可疑周围区前列腺癌行RTE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9~90岁,平均71.6岁。PSA 0.5~190.0 ng/ml,平均30.0
目的探讨A型肉毒素联合水扩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nterstitial cystitis/bladder pain syndrome,IC/BPC)的疗效和安全性及不同注射部位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11年10月至2016年2月确诊为IC/BPC的患者69例,男5例,女64例。年龄23~66岁,平均44.5岁。将6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A组)、治疗组B组和治疗组C
期刊
目的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伴鳞状或腺样分化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76例行根治术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8例,女58例。年龄37~92岁,中位年龄70岁。根据术后病理是否伴鳞状或腺样分化分为A组(单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组)和B组(伴鳞状或腺样分化组)。A组159例,男107例,女52例;年龄37~92岁,中位年龄70岁;肿瘤位于左侧9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