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ESP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mpire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應用型本科院校经管专业的ESP教学尚不能满足行业、用人单位等对经管人才专业英语能力的要求。因此,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ESP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建立基于CBE理论的五因素模型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专业;ESP;CBE;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3-0082-03
  1 前言
  作为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的结合点,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简称专业英语)是本科教育过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的教学效果会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培养具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阶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专业的ESP教学并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沿袭了通用英语的教学模式,尚不能满足行业、用人单位对经管人才在专业英语能力上的要求。因此,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ESP教学进行探索和改革势在必行。
  2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专业ESP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为了掌握应用型本科经管专业ESP教学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对四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专业的学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其中回收问卷205份,有效问卷200份。从ESP教学学生的基本情况、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查。
  学生的基本情况 调查的对象是四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专业的学生,这四所院校是长春光华学院、长春科技学院、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和河北防灾科技学院。200份有效问卷中,男生98份,女生102份,年龄分布在20~25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比例为32%。
  从调研的数据来看,被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相对于研究型大学的学生来说,英语基础还比较薄弱。根据调查,四所大学经管学院的学生大学英语四级的通过率只有32%。这说明学生英语方面的能力(如词汇量、阅读、翻译、听说等)都不是特别强。没有很好的英语基础作为学习专业英语的前提,学生会觉得专业外语与未来工作没有多大联系,从而丧失对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
  教材的选用 从表1所示教材选用情况看,各个学校所用教材也比较混乱。比例最大的是采用本国专家学者编著的公开出版的教材,高达52.5%;其后依次是选用原版英文教材(27.5%),采用原版英文教材加汉语注释(15%),采用学校自编教材(5%)。原版英文教材虽然原汁原味,但采用纯英文原版教材或加汉语注释的英文原版教材因为语言难度太大,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本国专家学者编写的教材多是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注重理论,较少考虑本专业学生的未来岗位需求,实用性较差。学校自编的教材则水平参差不齐,多是对一些专业文献的选编,印刷粗糙,往往也有很多的语法错误和印刷错误。
  教师的教学方式 从表2所示教师的教学方式来看,大部分教师沿用的是通用英语课堂讲授模式。75.5%的学生反映,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是纯翻译或阅读与翻译相结合方式,重点是翻译,几乎不包含听说和写作,方法大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讲授法;20%的学生反映,教师的教学方式除了阅读和翻译外,会辅之以少量的听说,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有涉及的综合方式的比例最小,仅有4.5%。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下,大部分学生被动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的授课语言 从图1所示对经管类专业英语教师讲授语言的调查来看,以汉语为主、英语和汉语差不多这两种情况占74.5%,说明很多专业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没有达到教学要求。讲授专业英语的教师多是本专业的专业教师,他们的特点是专业知识扎实,但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外语学习,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存在缺陷。也有少数院校选择的是英语专业的教师,这些教师英语能力很强,但缺乏经管专业的背景,不能深入进行课程讲解,甚至出现错误。
  课程的考核方式 在课程的性质上,有的是考查课,有的是考试课。在调查中,如表3所示,采用试卷作为最终考核方式的比例最大,是58.5%;比例最小的是采用口试,比例为10.5%;采用课程报告的比例介于两者之间,为31%。采用试卷这种考核方式,许多学生在考前突击学习或考试时投机取巧,考试后则很容易忘记,以分数为依据的做法夸大了考试成绩的作用。课程报告多是对专业领域内的英文文献进行翻译,这种方式对学生的约束力很弱,导致认真学习的学生和不学习的学生在分数上没有显示出来。采用口试的比例最小,口试的内容也比较简单,多是对专业词汇和专业文献的翻译。
  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从表4所示对专业英语教学评价的相关数据上看,表示一般的占54.5%,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18.5%,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27%,说明被调查的学生对专业英语教学的整体满意度并不高。这就需要深化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从学生未来岗位和职业能力的要求出发,建立专业英语教学新模式。
  3 基于CBE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ESP教学的五因素模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ESP教学的问题亟待解决,根据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理论,探索并提出从明确学习目标、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多元化考核等方面,增强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专业ESP教学效果。
  使学生明确学习专业英语的目的 大量教学研究发现,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动机是一种主观心理因素,是指通过激发和鼓励,令人们产生一种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驱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一个人行动的原因。当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专业英语知识真正有利于未来的就业,才会去认真学习。   現有的ESP教学大多沿袭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科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在CBE理论指导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ESP教学要研究并重视课程教学的实用性,从学生日后工作岗位的需要出发,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学生专业领域内的英语应用能力。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认识到在专业英语课程中学习的东西有助于未来的就业和工作,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心底里想要认真学习专业英语。
  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 在影响教学质量的众多因素中,教师是最积极、活跃的决定性因素。要增强专业英语教学效果,培养一支过硬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是关键。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对于由专业教师转型而来的教师,除了要加强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提高听、说、跨文化交际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外,还要致力于专业实践能力的持续提高。实践证明,“双师型”教师在教学和职业衔接中发挥了更好的作用。
  经管专业ESP教学内容的优化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职业能力的应用型经管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英语教学,必须考虑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及就业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Developing
  A Curriculum,简称DACUM,是科学地分析和确定某种职业所需能力的一种教学计划开发方法,具体是从现实职业工作中选拔出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组成DACUM委员会,分析、识别出从事经济管理岗位工作所需专业领域内的英语应用能力并列在DACUM表上,有针对性地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ESP教学的内容。对于理论性很强,但在未来工作中用到概率很小的内容进行合理删减;对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中实际用到的知识进行详讲并反复练习,如旅游英语课程中结合英语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加强景点英语导游词的练习和情景对话,实现考、证一体。
  经管专业ESP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套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应该鼓励学生去行动。由此可见,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要摆正“教”和“学”的关系,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必须创新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ESP教学方法,这关系着ESP教学的成败。可以运用翻转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迷你演讲比赛法等方法于ESP的实际教学,回归教学的本来面目,实现教师和学生准确定位。
  考核方式多元化 考核是指挥棒,虽然很多高校的考核方式也在不断革新,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闭卷笔试的形式居多。考核方式应朝着多元化、多阶段改革,丰富考核方式,加强过程考核。例如:在会计学专业,可以让学生用英语编制会计报表,用比率进行会计报表的分析,每个阶段按完成的情况给出分数;在旅游管理专业,结合英语导游资格证的考试,让学生进行口试,现场让学生抽签,用英语进行景点的讲解和提问。
  参考文献
  [1]杜春晶,张晓.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英语教学调查研究[J].当代经济,2015(32):140-141.
  [2]杜春晶.基于CBE理论的独立学院经管类ESP教学模式的四因素模型[J].中国市场,2015(32):178-179,202.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了了解和分析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相关论文进行分析发现,现在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研究力量集中在“设计”和“应用”这种翻转模式的比较多,“反思”和“评价”方面的内容相对比较少。  关键词 翻转课堂;内容分析;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012-04
摘 要 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以微课、几何画板应用为例,对现代电教手段的应用进行探究,以期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 初中数学;电教手段;微课;教学资源;几何画板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9-0121-02  1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电教手段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教学模式的
摘 要 探讨吉林医药学院留学生系统解剖学(英语授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以提高留学生系统解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留学生;系统解剖学;全英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8-0092-02  1 前言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来我国留学的医学生日益增加,吉林医药学院自2015年起开始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系统解剖
摘 要 以企业5S现场管理为研究基础,对在中职学校全面推行9S现场管理进行研究。从学校核心管理成员9S现场管理观念培养、《中职学校9S现场管理建设方案》策划、建立9S现场管理团队建设、制定《9S管理标准》《员工9S管理手册》、分步骤实施、有序推进六个方面提出中职学校推行9S现场管理策略。  关键词 中职学校;9S管理;校企合作;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
课堂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舞台,也是教师深入探究课堂教学艺术的平台。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走出传统的课堂,不断思考如何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创造艺术性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求如今的课堂逐步走向现代化。传统的挂图、小黑板和录音机已逐渐被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替代,随着国家加大农村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发展的资金投入,农村的孩子们也接触到了多媒体这一新鲜的设备
摘 要 校外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结合班级管理实际,论述“文明伴我行”微课程的开发和应用过程。  关键词 微课程;文明伴我行;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9-0079-03  1 前言  众所周知,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和学校教育一起,共同担负着育人的责任。为了
摘 要 物理实验出现应试化、人为化、肤浅化、粗暴化等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解决偏差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物理;实验教学;偏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9-0166-02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很多物理规律的得出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依托于物理实验。对于好奇心强烈的初中学生来讲,物理实验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
本刊讯 第69届展示会上,首次参加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的柏斯音乐集团带来了自动演奏钢琴以及其他一些辅助产品。自动演奏钢琴是软件和硬件、传统产品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高科技产品,它是在普通钢琴(硬件)上安装上一套自动演奏系统(软件),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控制系统的机械装置驱动钢琴琴键和延音踏板而发出钢琴原始的声音。柏斯音乐集团总裁吴天延介绍,它的最大优势是在保持原有钢琴的演奏技术和声音以外,可以随意增加和扩
摘 要 高中历史教学中多数事件、意义、影响等教学内容的传统呈现方式过于枯燥,如何把历史知识直观、立体化地呈现,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有效性,是高中历史教师要关注的课题。借助多媒体技术改进知识呈现方式,能够提升历史知识的传递效率,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关键词 多媒体;高中历史;教学资源;核心素养;电子白板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
摘 要 以高中物理“多用电表的原理”课堂教学为例,探索将新知识教学融入习题中,彻底改变以往把习题仅仅作为检测、巩固知识和反馈教学效果的狭隘做法,更多地开发利用习题的教育功能,将新课教学、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贯穿于习题式课堂教学设计之中。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习题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3-0087-03  1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