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an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抢占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要想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一、教学目标优化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目标和任务是教学的纲,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明确在知识技能方面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当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切不可随意把知识拓宽和加深,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学生重难点不分,给学习新知识造成一定的压力,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知识优化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例如在序言教学中,教师就要对演示实验把好关,教会学生观察现象的方法,并记住像镁带燃烧的现象、铜绿受热分解的现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不能含糊不清;重点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前后照应、有张有弛的知识结构。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规范的语言、准确的表达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等,将会造成学生坏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诸如对知识不求甚解、答题不严密等。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此外教师语言还必须一改过去死板教条的讲解,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提高课堂效率。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讲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排列出的纲目及图表等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规范。一堂课一般一个板面,并分主、副使用。如一个板面不够,可用投影片或小黑板。
  
  三、教学方法优化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
  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而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学习动机,只是看看热闹,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为后面学习物理化学变化打下基础。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上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比如,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化学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
  
  四、实验教学优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直观、显明、省时、准确、安全。学生实验一定要课前准备好,课上教师组织、指导好。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获得知识的动力,学生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
其他文献
摘要: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就是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即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 能力 培养 民主 和谐 探究    物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然而在现在的物理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学多数是教师讲、学生听,热衷于重复机械操练为主的题海战术,以致学生发现不
多媒体(Multimedia)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现代化教育手段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
目的:基于“性味药理”研究思路,选取麻黄挥发油和生物碱作为其辛温解表主要功效成分,从药物吸收转运角度研究麻黄解表发散的作用原理.方法:采用Caco-2细胞转运模型,HPLC同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视频:古老的蒸汽机车。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靠蒸汽膨胀推动活塞,进而带动火车前进。这个过程中,蒸汽对活塞做了功。而当一个物体可以对别的物体做功的
摘要: 本文对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认识和实践作了研究。  关键词: 提出问题 猜想探究 评估交流    新课程的改革融入了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使得课程的认同性转变到创新性,由符合性知识转变到解释性知识,由注重目标到注重过程,这不仅是观念的三个转变,而且已深入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下面以探究“水的沸腾”为例,介绍笔者所认识的科学探究的几个步骤:    1.创设情景,发现并提出
目的:探究感染性疾病甲肝、戊肝的免疫学检验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62例感染性疾病甲肝、戊肝患者标本.结果:观察组甲
摘要: 采用简略的方法对光学规律进行简要概括,可达到使学生快速识记的目的,再结合作图及其应用,可促进学生对相应规律的理解,其在初中光学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物理 光学规律 教学    “色彩斑斓的光现象”这部分内容在《初中物理》所占的比例较少,但其中涉及的规律性的知识却很多——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运用。如果不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则无法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分析化学实验考核的现状,从平时的实验过程、实验报告和结果及期末考核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阐述了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 分析化学实验考核 基本操作技能    分析化学实验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实验课程,是高校化学化工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必修基础课之一。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训练学生正确掌握实验基本技能,更重
伴随着中国商业流通业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商报》肩负着传播商业经济新闻的使命。中国商报的商业经济新闻报道离不开三个“建设”:品牌建设,奠定商业经济新闻报道基础;网络
中学化学教学中,从化学学科特征到化学实验本身都能找到创新教育的题材,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科学、合理、周密、巧妙的实验设计,往往能导致化学科学的重大发现。近几年来,高考化学试题除了相当重视“化学与社会”的结合,“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也已成为出题的热点。它强调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的考查。如2001年上海高考26题,该题要求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根据两位学生的实验方案解释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