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e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4版)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笔者以为:运用激励评价,发展学生个性;鼓励质疑争辩,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自主探究,发展学生个性等,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注重阅读;讲究方法;发展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4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真正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激励评价,发展学生个性
  表扬赞赏的话语能让人如沐春风,给人以自信和内驱力。因此,教师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赞美学生,尊重学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堂上,我经常这样鼓励学生:“你读得真好,继续努力,相信会有更可喜的进步!”“你提的问题连老师都没想到,是个小思想家!”、“你的回答有独特见解,我们应向你学习。”这样的赞美,充满人文关怀。在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下,大部分学生敢于发言,乐于发言,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不仅如此,我还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差异,尊重个性,让学生获得言论的自由,让课堂成为“百家争鸣”的场所。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我在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后说说:自己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并讲讲喜欢的理由。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蔺相如,因为他顾全大局,机智勇敢;也有一些学生说自己喜欢廉颇,因为他知错就改,勇于认错;而有一位学生却说:“我喜欢赵王,因为他慧眼识英雄,是位伯乐,当他看到蔺相如才华横溢,智勇双全时,一下子给予重用,而且把他从一个小官提拔到比廉颇将军的职位还高,我喜欢他知人善任的优点。”我提出上述思考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也没有让我失望,他们认真思考,积极表达,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得具体清楚,展示了各自独特的个性。而在学生发表见解的过程中,少不了教师的点拨引导,赞美与鼓励,甚至在精彩处,师生致以热烈的掌声。当然,并非学生所有的言论,教师都应附和,作为老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如果学生提出的见解有悖于文本的价值观,教师应作好疏导,不能为体现个性阅读而否定了基本的是非观念。
  二、鼓励质疑争辩,发展学生个性
  “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争辩,勇于解疑。实践证明:充满问题的课堂能呼唤学生问、学生议、学生辩,引领学生走向探索的境界。如在教学《司马光》时,我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沉着机智的品格,然后鼓励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课堂上有一位学生举手发问:“司马光为什么要用砸破水缸的办法来救小朋友呢?”面对这样问题,我不急于向学生解答,而是把问题抛向全班,组织学生展开争辩。于是我顺势引导:“同学们,假如你是当时和司马光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当中的一个,你还有更好的救人办法吗?”话音刚落,几只小手已高高举起。一位同学说:“找根竹竿让小朋友握紧,把他拉上来。”一些同学立刻反对:“我认为不可能,从课文的插图上看,周围没有竹竿,等你找到竹竿,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已经憋死了。”另一个同学说:“我认为大家一起用力把水缸推倒,水朋友就可以得救了。”此时班长站起来说:“我不同意,小朋友这么小,水缸那么重,怎么可能推倒它呢?何况大家都被吓哭了,哪里还有力气呢?”……课堂上的争辩异常激烈。而对于学生的诸多办法,我不是急于作出评判,而是让学生依据文本,认他们充分讨论,想想这些办法是否可行。当大家结合文本情境,课文插图和生活常识进行全面分析后,在争辩中达成共识:其他办法因为时间不允许,救人工具不具备等原因无法施行,只有司马光砸缸的办法是最简单可行的。我想,这样的教学不是强加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抓住文本,自读自悟,发表见解,充分交流,在不断否定的过程中,形成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体现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在阅读中发展学生个性。
  三、培养自主探究,发展学生个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自主探究,在阅读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放映电影《小英雄雨来》,结合其中的主要情节,讲述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著名的小英雄雨来的动人故事。引导学生谈观后感。大都学生发出对雨来的由衷赞美。有的说:“雨来机智勇敢,好样的!”有的说:“雨来临危不惧,英勇善斗,是抗日小英雄。”但有一位同学说:“雨来蛮横刁钻,是个不听话的孩子。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可雨来却不听话,妈妈追雨来,可雨来却扎进河里让妈妈抓不到。”面对这位同学的看法,有的同学不赞同,有的小声发出议论,有的双眉紧锁……此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深入文本,寻求答案。学生通过深入探究学习,争论质疑,互相启发,形成深刻认识:雨来由于“不听话”才练就高超的游泳本领。他调皮可爱促使他有机智灵敏的性格,对妈妈的“叛逆”正也表现在与鬼子英勇善斗上,总之,雨来是一位机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如此一来,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愉快,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体现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在语文课堂中注重阅读,讲究方法,就能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地发展学生的个性。
其他文献
历史的反思表明,应当充分认识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既不能用封建主义或带有封建色彩的东西去反对资本主义,也不能照搬西方文化。那种以儒家学说为指
传统分布式基站的射频单元组网结构都是单链,业务容易中断,影响用户感知。文章介绍一种基于改造射频单元链来提升无线网络可靠性和净推荐值的方案,通过在现网分布式基站上新
英语是当今国际交往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学好英语十分重要,在新课改下,为了让学生学好英语教师已经改变的传统的教学思路,通过多种措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但是,在复习课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原理,将粒子群算法应用于频率采样过渡点样本的优化设计,研究参数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惯性权重为自适应权重时,滤波器的最小阻带衰减更大,
【摘要】初中是学生语言发展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阶段,初中的阅读课是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是广大英语教师探讨和研究得最多的教学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初中英语教学重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本文就此探讨了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方法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
学校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目的]为了研究田间悬浮液体肥(SLF)对香蕉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方法]以单质化学肥料为对照,研究农季高液体悬浮肥对香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SLF处理肥料成本比对照降低
Moodle可以搭建一个C语言在线学习平台,克服项目教学需要时间较多的限制。文章对项目驱动教学法和Moodle平台在C语言课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如何构建基于二者的在
塔式起重机变幅机构一般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传动,由于蜗轮齿冠材料一般采用锡青铜,为了节约贵重有色金属,对蜗轮蜗杆传动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优化方法存在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