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成为彰显学生个性的地方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an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来说,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刻领悟新课标理念,关注生活,关注心灵,关注探究,关注智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闪熠智慧灵光、洋溢童真童趣的数学课堂中,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
  一、数学课堂与生活相联系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笔者就善于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富有挑战的问题等方面入手,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这种背景中主动进行观察、猜测、讨论、交流等活动,领会数学知识,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洋溢个性的课堂氛围中实现课堂与生活的互动,提高了学习效果。
  1.模拟生活情景。数学课堂出现的生活模型很多,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搜索信息,设计生活情境,抽象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升和毫升》的知识,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课前去超市选购标有升或者毫升的物品,课堂上介绍自己选到的物品。有的学生拿起一瓶矿泉水说,这瓶矿泉水有500毫升,我爸爸告诉我两瓶矿泉水就是1升;有的学生说,我选物品时,看到商标上有ml和L的字母,不知道什么意思,回家上网查了之后才知道,ml就是毫升,L是升。这样,模拟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说出自已富有个性的观点,产生创新思想和大胆探索的欲望,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课堂重现生活实际。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来设计课堂教学。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着力研究学生的生活背景,致力于捕捉生活实际与学习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现生活实际,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到数学亲切、自然、具体、现实。教师可以借助栩栩如生的动画和生活录像片段,融声、图、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勾勒出“生活画面”,给学生营造出愉悦的学习氛围,使数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3.创造生活时空。教学时,教师可以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园到校外,开设野外环境教学,极力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教学空间,充分利用教学中的“相似块”,将其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 “在做中学”“在体验中加深理解”,让学生投入周围世界宽阔而丰厚的怀抱中去。
  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通过交流和实践来深化、启迪学生的思维,内化学生的个性,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二、自主探究,变革学习方式
  数学的学习不能简单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应该将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列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常用的方式。教师应积极地寻求教学手段的变革,不断引导学生走向更高效的学习境界。
  传统教学观强调变步亦趋,精雕细刻,把知识嚼碎一点点喂给学生;教师牵着学生鼻子往前走,追求的是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其结果是学生个性弱化,学习主动性丧失,学生的创新能力缺乏。新时期的教学则提倡改变“师本位”的模式,要求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敢于放开手脚、开拓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而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以情境、设疑、练习等引导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主分析、实践体验,通过自己收集、整理、加工、描述信息等,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领悟数学规律、思想和方法,这样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升华。
  如教学“找规律”时,笔者先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思考:(1)你能用圆片和小棒摆出一一间隔排列吗?(2)圆片和小棒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自己发现了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一或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物体少一。笔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三、智慧启发,开启学生的心智
  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最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这其中的关键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动脑、动手,亲身实践,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我们的具体教学策略应是:
  1.引导提问,注重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教师不要怕教学设计被打乱,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表扬和肯定。越是一些挑战性强、新颖别致的问题,越要抓住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借助解决这些疑难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思索探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碰撞,迸溅出智慧的火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挥动想象的翅膀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他们的思路,在思考中创造新的构思。如在教学《拼组图形》一课,笔者出示用图形拼成的各种图案,让学生说说这些图案都像什么?学生给出了很多不同的答案,每一种答案都是孩子们思维碰撞的结果,可以感受到他们独特的构思。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善于把握儿童的特点,深刻领悟新课标的内涵,用关注与爱心点燃儿童求知的欲望,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让数学课堂在教师的关注与学生的参与中闪熠个性的灵光。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介绍了在某一水厂中使用西门子控制产品PLC和远程通讯技SINAUT的实际情况.
根据电气制造企业物料分类的特点,围绕采购的几个关键要素,结合某电气制造企业ERP环境下的采购实际,研究了电气制造企业的采购机制,并应用ASP.NET平台及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
介绍了化工企业中,通过局域网和Internet,实现电能量的计量计费.
根据供应链绩效评价的需求,建立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的总体框架。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开发基于WebService体系结构的供应链绩效评价原型子系统,并进行实际运行,为决策提
根据螺纹连接的相关理论,结合复原阀系结构的特点,对减震器内活塞杆螺纹连接处的拧紧力矩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理论分析进行了试验验证。确定了活塞杆拧紧力矩的选取范围和最优选
小波技术是一种新的时频分析工具。叙述了二维小波的构造过程,给出了准均匀双三次B样条曲面的小波分解和重构算法。利用小波分解技术对自由曲面进行了光顺,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小波光顺的优越性。
通过试验得出试验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是一种确定齿轮极限应力的可靠方法,采用Locati疲劳极限快速测定法,对相同参数的硬齿面齿轮试件分别做了脉动加栽弯曲疲劳试验和负荷运转
基于ANSYS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运用VB6.0对ANSYS进行集成和封装,开发了涂油室电场的分析程序。该程序具有自动建模的前处理功能,根据设计者输入的正确参数自动完成加裁并自动求解
一、背景  《牛津小学英语》4B教材与前几册相比,内容略有增加,要求高,学生难以马上适应。而且这个学期又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许多老师教起来感到吃力。最近听了张学思老师的一节课牛津小学英语4BUnit6 Let’s go by taxi,她经过巧妙的设计,利用游戏教学和情境教学法,分解句型难点,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高潮迭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