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颅内出血1例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j7724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已成为解决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之一。现报告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并颅内出血1例。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 颅内出血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610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93-01
  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已成为解决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之一。现报告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并颅内出血1例。
  1 现病史
  患者男,50岁,因左侧肢体麻木、乏力2+小时于2013年08月26日入院,入院前2+小时患者发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不能站立,伴言语稍含混不清。不伴视物旋转、视物成双及饮水呛咳,不伴头痛恶心呕吐,不伴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及大小便失禁。休息后上述症状無缓解,遂急诊来院,完善头颅CT提示右侧额颞顶叶多发片状低密度影。收入院进一步诊疗。
  2 既往史
  2013年6月25日患者因类似症状在我科住院,全脑血管造影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极重度狭窄,约95%”。诊断为“脑梗塞(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极重度狭窄”,患者拒绝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在肢体功能恢复后出院。
  3 查体
  BP 135/78mmhg,神清,轻度构音不良,左侧轻度中枢性面舌瘫,左侧肢体肌力约4级,左侧肢体痛觉减退,左侧Babinski’s征阳性。
  4 影像学资料
  〖TPT13.TIF;S*2;X*2,BP#〗
  5 诊疗经过
  于2013年8月29日复查全脑血管造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C1段闭塞。处理上予患者全身肝素化后在路径图指引下将微导管带导丝小心通过闭塞病变置于颈内动脉C3段,微导管造影显示颈动脉颅内段显影正常,沿导丝使用2*20mm球囊行预扩张,植入保护伞,再次予4*20mm球囊预扩张,植入9*30mm颈动脉支架,造影显示残余狭窄约20%,前向血流改善,颅内动脉无栓塞、痉挛表现。术中术后患者无不适,术后予患者拜阿司匹林0.1 qd,氯吡咯雷75mg qd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低分子肝素5000U IH q12h抗凝治疗,并予硝酸甘油稀释液持续泵入调控患者血压。术后第二天,患者出现头痛症状,查体:左侧肢体肌力约3+级,复查头颅CT提示右侧丘脑出血,量约0.42ml,立即停用低分子肝素,氯吡咯雷,继续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病情平稳后出院。
  6 讨论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存在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血栓栓塞事件、心血管事件、颅内出血以及高灌注综合征等相关并发症。既往有较多的文献报道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后出现高灌注综合征和颅内出血。就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而言,其术后高灌注综合征和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1%和0.7%[1]。对于血管支架成形术后的高灌注综合征,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与脑血管的自我调节功能障碍相关,即在由于颈动脉重度狭窄导致供血区的脑灌注降低后,其远端的小血管会持续扩张以维持局部脑组织血供,但长期的持续扩张会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而血管成形术会导致血流量增大,此时舒缩功能发生障碍的小血管会因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过高的灌注压而发生破裂出血[2]。高灌注综合征的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偏侧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典型三联征的表现。另外,对于术后颅内出血的患者,既往的相关资料表明同术后持续的高血压相关,部分学者还认为,术后的正常血压也可能会对已发生障碍的脑血管造成有效的高压,导致脑出血。尽管大家都知道理论上应严格调控血压至脑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恢复[3],但目前无更多的客观指标来评估脑血管调节能力,以及对于不同个体术后应将血压控制在什么水平。对于此例病例,笔者认为术后的出血应该是高灌注机制和高血压脑出血共同作用所致,另外,术后的强力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也可能是导致颅内出血的原因。由于支架术后的高灌注综合征和颅内出血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术前应仔细评估相关风险,如治疗血管的狭窄程度及侧枝代偿情况、血流储备能力、对侧颈动脉的情况等等[4],术后应严格血压控制。一旦发生高灌注和出血,严密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监测以及严格控制收缩压至100~140mmhg是最主要的治疗策略[5],另外停用抗凝药物,必要时手术清除颅内血肿,以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Abou Chebl A,Yadav JS,Reginelli JP,et al.Intracranialhemorrhage and hyperperfusion syndrome billowing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risk factor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J].J Am Coil
  Cardiol,2004,43(9):1596-1601
  [2] Kulik T,Kusano Y,Aronhime s,et al.Regulation of cerebral vasculature in nomal and ischemic brain.Neurophamacology,2008,55:281-288
  [3] van Mook WN,Rennenberg RJ,Sehurink GW,et al.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J].Lancet Neurol,2005,4(12):877-888
  [4] Ascher E,Markevich N,Schutzer RW ,et al.Cerebral hyperpefusion syndrome after carotid endarterectomy:predictive factors and hemodynomic changs. Vascular Surg,2003,37:769-777
  [5] Zhang Yao ,Li Yong kun ,Bao Yuan fei ,Liu Xin fen. Cerebral hypetperfusion syndrome after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J]. Int J Cerebrovasc Dis,2012,20(8):617-620
其他文献
摘要:2009年9月我从本院外科调到护理部工作,由于护理工作的任务日益增长,为了缓解我院护理人员繁重的工作压力,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其中《使用熱敏打印机打印输液卡的实践6》作者:石福霞、张素秋,发布时间:2009-05-31。我立即与信息科主任商讨使用热敏打印机打印输液粘贴单及输液巡视卡的工作程序,并得到大力支持,向院领导请示得到批准,于2010年8月中旬在儿科开始试行采用热敏打印机打印住院病人长期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医疗风险规避和纠纷处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急诊科出现的24件医患纠纷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处理策略和风险规避措施。  结果:急诊科出现纠纷原因多是由于患者、医院及社会因素造成。  结论:分析急诊科医疗风险原因,制定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及纠纷处理措施,对维持医疗秩序,创建良好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不科学、不合理的样品采样可能导致卫生检验的最终结论出现误差与缺陷,不但可能对社会大众的生命安全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个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实现。因此,加强对卫生检验样品采样工作的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文章主要探讨在卫生检验样品采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并归纳能够提高样品采集质量的对策,望引起关注。  关键词:卫生检验样品 采样 问题 对策  Doi:10.3969/j.issn.1
期刊
摘要:本文的研究旨在对手術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剖析,进而找到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满意度和康复率。笔者通过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回顾和总结,研究和找到不安全因素,并对防范措施进行逐一的具体分析和介绍,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手术室工作的进展,为业内的研究和应用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手术室 不安全因素 防范 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
期刊
摘要:门诊药学服务是特殊的公益服务,它不等同于一般的社会服务,它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高度重视。加强门诊药房硬件设施、升级软件建设及提高药师自身素质,同时加大药物正规渠道的公益宣传力度,从根本上体现“服务与质量”的实质内涵。  关键词:门诊药房 药学服务 合理用药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607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艾滋病是一种具有传播性质的综合性病征,可通过生殖器、口腔、肛门、带有病毒的血液、阴道分泌物、精液、乳汁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目前,医学上还未能找到治疗艾滋病的确切药物,只能依靠相关治疗减缓疾病的发展速度,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目前,要遏制艾滋病的传播重点在预防。因此,应从多方面提高广大群众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并树立防范意识。同时,多关爱艾滋病患者,做好艾滋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也是遏制
期刊
摘要: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若不及时诊治将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总的来说,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环节需要包括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而本病致病病原体包括支原体、细菌、衣原体、真菌与病毒等,其中的传染源除了是患者本身外,还可能是病原体的携带者等。本文主要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展开了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 病原体 传染源 控制对策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高频电刀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我院GD350型高频电刀的使用实践探讨了GD350型高频电刀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维护措施。  关键词:GD350型高频电刀 使用 注意事项 维护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80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74-02  高频电刀是一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临床用药不合理因素出发,总结出药物因素、社会因素等客观因素,患者因素、医院管理及医护人员因素等主观因素,是影响临床用药安全的因素。药剂科应制定执行严格的药品出入制度、规范用药行为、建立健全用药质量评价体系,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用药合理性、给药准确性,全面提高用药安全。  关键词:药剂科 临床用药 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6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的消毒隔离的重要性,并探讨其优化管理的措施。  方法:对本院过去三年中手术室的管理资料及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  结果:手术室实施消毒隔离的优化管理模式后,我院手术室的消毒隔离方面的管理工作进展显著。  结论:加大培训和教育力度,有效促进了手术室的消毒隔离有关管理工作。  关键词:手术室 消毒隔离 优化管理 培训 教育  Doi:10.3969/j.issn.1671-88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