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面临的现状
1.1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1.1人身和财产安全问题
人身安全就是指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受到危险的影响。大学生的人身伤害主要出现在运动损伤、烧伤、触电等,或是遇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比如遇到抢劫、打架、传染病等。在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中,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这也更容易为大学生带来人身安全问题。另外,还有财产安全问题。大学生的财产安全受到侵害主要来自于盗窃案件。
1.1.2消防安全问题
在大学校园中,人口是非常密集的,一旦发生消防安全问题,后果往往比较严重。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同学们带入学校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电脑、手机,甚至还有热得快、电炉等违禁用品,一旦这些电器质量不达标,很有可能造成短路的现象从而造成火灾。
1.1.3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所以大学生也同样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很多高校的食堂都出现过食品中毒的现象,这主要就是由于学校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不够重视造成的。在高校中,如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不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还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
1.1.4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近年来高校中,同学们也都普遍带着笔记本等工具来进行上网,同时,随着手机市场的发展,基本上每一位同学都有一部智能手机可以上网。那么在这个网络普及的时代,同学们就面临着网络安全问题。互联网的内容非常丰富,信息量也比较大,同学们对于网络也都具有较大的兴趣。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网络诈骗现象。很多不法分子通过QQ、邮箱等通信方式,来对大学生进行诈骗,从而造成损失。另外,很多同学沉迷网络,也对同学们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1.2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面临的挑战
1.2.1日益社会化的发展趋势给高校带来诸多不安全因素
目前,我国的各个高校与社会的联系都日益密切,改变了往年的封闭状态,以开放的姿态呈现在社会上。每一个学校中也都具有很多外来的打工人员,包括在学生餐厅中的工作人员,都是安全管理中的难点。
1.2.2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都在扩招,人数都在急剧增加,给学生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现象,同时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处于有待提升的状态。在对同学们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当代的大学生都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业压力、经济压力或是社会竞争压力等。如果不能够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就可以能会出现安全问题。
1.2.3“信息化”对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安全也成为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一部分。大学生对网络普遍具有较高的兴趣,而且绝大部分同学们都喜欢上网,但是在上网的过程中,同学们往往不懂得怎么去保护自己,那么网络就会带给大学生越来越大的安全隐患。网络具有很大的虚拟性,非常容易遇到网络诈骗的行为。同时,有一些同学还会充当黑客,缺乏法律意识。
2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内部因素
2.1.1领导重视程度不足
高校的安全稳定是学校发展的保障,所以学校领导应该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加大重视程度,但是目前而言,很多学校的领导都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安全教育和管理都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进行足够的预防工作,只是在事发后才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然后严抓一段时间。这样的方式还是不能够减少学校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各个高校针对安全教育的投入都比较少,这与领导的侥幸心理不无关系。
2.1.2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
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内容。但是很多高校都比较重视对知识的教授,却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很多教师都不注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缺乏了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不懂得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因材施教,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的建立。
2.1.3管理工作不到位
在很多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中,安全管理还缺乏力度。随着学校周边环境的复杂,以及网络的不断普遍,同时新时代的大学生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导致高校的管理工作并不容易进行。在这样的形势中,如果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就非常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对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也是对大学生的教育,所以管理工作不到位就是教育的不到位,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1.4学校设施的不健全
在大学校园中,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就是火灾隐患。很多学校对于火灾隐患的重视程度不足,相应的设施就不够健全。以学生宿舍为例。宿舍是同学们休息、学习的重要场所,同学们一天大部分的时候都会在宿舍里面度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们使用的电器也越来越多,可燃物也就在不断增加,但是很多学校的用电线路等都已经老化,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2 外部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很多国外的思想渗透到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中,使得我国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容易忽视安全问题。同时,学校周边存在很多网吧、KTV等,也都是安全事件的高发地带。
3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对策探讨
3.1 转变观念,增强大学生安全的责任意识
作为学校而言,应该要首先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对学生安全以及社会的形势等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摒弃以前工作中存在的表面化的特点,把工作做实,避免纸上谈兵的现象发生。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安全问题是具有责任的,所以需要加大对学生安全方面的投入,以保障学校的安全措施的建设。另外,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等加强安全教育的宣传,以加强同学们对于安全的责任意识。只有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安全具有责任意识,才能够真正重视起安全问题,避免很多生活中的安全事故。
3.2 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安全教育的新内容
网络的普及给同学们带来了更方便的生活,但是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所以学校应该针对网络进行安全教育,引导同学们安全地使用网络,用更加先进的文化对同学们进行指导,增强同学们对信息的辨识能力,尽量避免同学们在网络中迷失自己,减少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还要加强对法律的宣传,给同学们讲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同学们引以为戒,接球自我保护意识。
3.3 加强治理,不断探索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新途径
在高校中,需要加强保卫工作,对执行保卫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入职前的培训、在职培训等,让工作人员通过执勤、巡逻等,减少安全隐患,并能够及时阻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4 提高认识,加强高校安全管理队伍建设
要真正做好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不断地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完善安全管理的体制,健全相关的设施。对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需要对其业务进行专门的培训,并且以预防安全事故为主要工作。
3.5 规范管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
对于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进行,首先要对管理办法进行改进,对相关的管理体制进行健全和完善,建立健全相关的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各个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够做好安全建设工作。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需要趋于常规化,不能够等到安全事故发生了才去弥补,而是要做到防患于未然,经常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同时,高校应该建立起紧急事件的处理预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充分的考虑,当真正发生安全事故时,尽量避免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及时处理,将危险降到最低,真正做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林坚.大学生安全教育实现机制的体系化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 (2):125-128.
[2]丁红星.非传统安全视野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路与途径[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09(7):95-97.
[3]崔常铭,刘伟,刘冠廷.浅谈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J].教育探索,2013, (3):117-122.
1.1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1.1人身和财产安全问题
人身安全就是指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受到危险的影响。大学生的人身伤害主要出现在运动损伤、烧伤、触电等,或是遇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比如遇到抢劫、打架、传染病等。在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中,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这也更容易为大学生带来人身安全问题。另外,还有财产安全问题。大学生的财产安全受到侵害主要来自于盗窃案件。
1.1.2消防安全问题
在大学校园中,人口是非常密集的,一旦发生消防安全问题,后果往往比较严重。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同学们带入学校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电脑、手机,甚至还有热得快、电炉等违禁用品,一旦这些电器质量不达标,很有可能造成短路的现象从而造成火灾。
1.1.3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所以大学生也同样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很多高校的食堂都出现过食品中毒的现象,这主要就是由于学校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不够重视造成的。在高校中,如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不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还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
1.1.4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近年来高校中,同学们也都普遍带着笔记本等工具来进行上网,同时,随着手机市场的发展,基本上每一位同学都有一部智能手机可以上网。那么在这个网络普及的时代,同学们就面临着网络安全问题。互联网的内容非常丰富,信息量也比较大,同学们对于网络也都具有较大的兴趣。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网络诈骗现象。很多不法分子通过QQ、邮箱等通信方式,来对大学生进行诈骗,从而造成损失。另外,很多同学沉迷网络,也对同学们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1.2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面临的挑战
1.2.1日益社会化的发展趋势给高校带来诸多不安全因素
目前,我国的各个高校与社会的联系都日益密切,改变了往年的封闭状态,以开放的姿态呈现在社会上。每一个学校中也都具有很多外来的打工人员,包括在学生餐厅中的工作人员,都是安全管理中的难点。
1.2.2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都在扩招,人数都在急剧增加,给学生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现象,同时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处于有待提升的状态。在对同学们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当代的大学生都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业压力、经济压力或是社会竞争压力等。如果不能够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就可以能会出现安全问题。
1.2.3“信息化”对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安全也成为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一部分。大学生对网络普遍具有较高的兴趣,而且绝大部分同学们都喜欢上网,但是在上网的过程中,同学们往往不懂得怎么去保护自己,那么网络就会带给大学生越来越大的安全隐患。网络具有很大的虚拟性,非常容易遇到网络诈骗的行为。同时,有一些同学还会充当黑客,缺乏法律意识。
2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内部因素
2.1.1领导重视程度不足
高校的安全稳定是学校发展的保障,所以学校领导应该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加大重视程度,但是目前而言,很多学校的领导都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安全教育和管理都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进行足够的预防工作,只是在事发后才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然后严抓一段时间。这样的方式还是不能够减少学校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各个高校针对安全教育的投入都比较少,这与领导的侥幸心理不无关系。
2.1.2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
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内容。但是很多高校都比较重视对知识的教授,却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很多教师都不注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缺乏了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不懂得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因材施教,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的建立。
2.1.3管理工作不到位
在很多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中,安全管理还缺乏力度。随着学校周边环境的复杂,以及网络的不断普遍,同时新时代的大学生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导致高校的管理工作并不容易进行。在这样的形势中,如果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就非常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对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也是对大学生的教育,所以管理工作不到位就是教育的不到位,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1.4学校设施的不健全
在大学校园中,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就是火灾隐患。很多学校对于火灾隐患的重视程度不足,相应的设施就不够健全。以学生宿舍为例。宿舍是同学们休息、学习的重要场所,同学们一天大部分的时候都会在宿舍里面度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们使用的电器也越来越多,可燃物也就在不断增加,但是很多学校的用电线路等都已经老化,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2 外部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很多国外的思想渗透到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中,使得我国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容易忽视安全问题。同时,学校周边存在很多网吧、KTV等,也都是安全事件的高发地带。
3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对策探讨
3.1 转变观念,增强大学生安全的责任意识
作为学校而言,应该要首先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对学生安全以及社会的形势等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摒弃以前工作中存在的表面化的特点,把工作做实,避免纸上谈兵的现象发生。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安全问题是具有责任的,所以需要加大对学生安全方面的投入,以保障学校的安全措施的建设。另外,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等加强安全教育的宣传,以加强同学们对于安全的责任意识。只有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安全具有责任意识,才能够真正重视起安全问题,避免很多生活中的安全事故。
3.2 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安全教育的新内容
网络的普及给同学们带来了更方便的生活,但是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所以学校应该针对网络进行安全教育,引导同学们安全地使用网络,用更加先进的文化对同学们进行指导,增强同学们对信息的辨识能力,尽量避免同学们在网络中迷失自己,减少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还要加强对法律的宣传,给同学们讲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同学们引以为戒,接球自我保护意识。
3.3 加强治理,不断探索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新途径
在高校中,需要加强保卫工作,对执行保卫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入职前的培训、在职培训等,让工作人员通过执勤、巡逻等,减少安全隐患,并能够及时阻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4 提高认识,加强高校安全管理队伍建设
要真正做好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不断地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完善安全管理的体制,健全相关的设施。对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需要对其业务进行专门的培训,并且以预防安全事故为主要工作。
3.5 规范管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
对于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进行,首先要对管理办法进行改进,对相关的管理体制进行健全和完善,建立健全相关的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各个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够做好安全建设工作。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需要趋于常规化,不能够等到安全事故发生了才去弥补,而是要做到防患于未然,经常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同时,高校应该建立起紧急事件的处理预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充分的考虑,当真正发生安全事故时,尽量避免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及时处理,将危险降到最低,真正做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林坚.大学生安全教育实现机制的体系化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 (2):125-128.
[2]丁红星.非传统安全视野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路与途径[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09(7):95-97.
[3]崔常铭,刘伟,刘冠廷.浅谈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J].教育探索,2013, (3):1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