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的摇篮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b2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走进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实训中心,菌类栽培室里的蘑菇采摘完不到一周,新菇又冒出一个个圆圆的小脑袋;宽敞的灵芝培育室,酱紫色的灵芝像伸开的手掌次第排列;日光温室里的蔬菜、草莓已收获了两茬……这是记者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看到的景象。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是宁夏第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开设50个专业,涵盖农林牧、装备制造、制药、电子信息、健康服务等10大类,学校自2002年成立以来,大胆尝试,创新发展,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8%以上,已培养学生达16168人。
  众创孵化:授之以渔
  5月18日,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机电车间,来自大三的学生张永健,正在机电车床上一遍又一遍地做实验,这里也是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众创孵化创客园”之一。目前入驻创客园的企业、工作室有22家,其目的在于鼓励各院系依托专业背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学生通过3年的专业学习,走出校门就是一个创业能手。
  2016年,学校建设“筑梦创客园”,作为师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基地,组织专家评审选拔了22家企业入驻园区。学院与银川市贺兰县政府共建奥特莱斯电商产业园,广泛开展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为电商专业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学校还在银川方达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創建了软件学院“创扶基金”,举办了“基于社会需求的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的合作育人论坛,为自治区高端软件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申报自治区教学工程重点特色专业、教学名师、重点实训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37项,有效发挥了学校在全区职业类院校中的引领师范带动作用。
  不仅如此,学校主动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潮,做好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制订下发了《关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开设“创新创业班”,组建“技能实训队”,与企业合作创建“创扶基金”,全方位支持学生创新创业。
  学校致力于培养“大国工匠”,建设了“贺兰石雕刻”“剪纸雕刻”等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011年以来,师生参与国家级技能竞赛获得29个奖项,实现了自治区职业教育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零”的突破,获得行业职业技能竞赛32个奖项,自治区级技能竞赛336个奖项。学生中也涌现出一大批创业典型,改变了一些家庭的命运。
  2002级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何永仁,在校期间担任学习委员、学生会宣传部干部。他是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利用假期的时间摆过地摊、做过家教。2004年大学毕业后,他担任过电力监理,后又在节能公司上班。2011年,他成立宁夏欣达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最早引进了太阳能热泵分布式中央采暖,专注太阳能在制冷制热生活热水领域的有效利用,改变传统采暖方式,发展低碳、清洁、环保、节能的采暖方式。
  也许何永仁在节能公司工作过的缘故,他十分关注节能环保研发。宁夏活性炭企业居多,能耗大,污染严重,烟气无序排放,针对这一情况,何永仁开发了斯列普活化炉能量梯级利用高效节能装置,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13年何永仁又成立了宁夏圣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要开展影视频制作、发行,活动、品牌策划以及私人定制创业活动策划等。目前已完成银川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纪录片《遗脉相承》等优秀影视作品。
  2010级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杨亚军,毕业后成立了宁夏拓之展培训有限公司,目前年营业额已过百万。
  实训中心:掌握技能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自治区打造西部职业教育高地的战略部署,按照“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总体目标,2014年承建了中国(宁夏)现代物流和现代农业2个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着力提升公共实训中心的服务、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以期培养出更多的新时代“工匠”。
  现代物流实训中心由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科技大学、宁夏立芯万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建设,总投资2800万元,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建有仓储与配送实训中心、RFID芯片制造中心、物联网技术应用展示中心、物联网与智能物流实训中心、物流信息与供应链管理教学中心以及云计算控制与应用中心等6个主体功能区域。中心与宁夏交通国际物流港、北京络杰斯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区内外15家企业共建了产学研基地,并与香港科技大学物联网研发中心、北京物资学院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了联合实验室。现代农业公共实训中心分为养殖和种植2个子项目。其中,养殖实训中心着力打造国内一流、涵盖主要畜种和全生产流程养殖,集“教学、培训、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共享型、综合性畜牧兽医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公共实训中心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育了学生的“匠心”,有力提升了职教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宁夏农业学校食用菌生产实训中心是学生的主要实践场所。该中心建于2013年,有现代化食用菌菌棒生产车间3500平方米,实现了杏鲍菇、平菇、香菇、灵芝、猴头菇等菌类的栽培实训和灵芝菌粉等深加工的生产实训,能够提供满足160人实训的工位。2016年6月又成立校企——宁夏农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万元,形成了“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企融合、在企业中办学”等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科学系统;建立了遍布本区域的顶岗实习与就业的双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稳定,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为自治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培养一线高素质食用菌研究技能型人才。2015年被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评定为自治区职业教育扶贫示范基地;2016年被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定为自治区青少年“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基地;2016年被银川市科学技术协会认定为银川市科普示范基地及银川市科普教育基地。现已实训学生2000多人次,组织村书记党员及新型农民培训1500人次,生产供给农户各类菌种和菌棒100多万棒/袋,是一所集教学、科研、实训、生产、扶贫、科技推广于一体的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   宁夏农业学校2014级设施农业班学生马小慧,2016年4月,在选择顶岗实习企业时,她毅然选择了校内的食用菌生产实训中心,在这里她不怕苦,不怕累,经过一年的实习,目前已是实训中心菌种生产与研发室的技术专员,研发出了桑黄、虫草两种食用菌及其深加工产品。即将毕业离校时,马小慧坚定地说:“要继续留在实训中心,掌握食用菌生产的全套技术,将来回乡带动全村脱贫致富。”同样宁夏农业学校2014级生物技术制药专业学生杨小丽,自从2016年4月来到食用菌生产实训中心实习后,经过中心老师的引导和教育,熟练掌握了多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并且能够独立完成液体发酵制种,2016年12月还前往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带动了良田镇和顺新村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农户的高度赞扬。毕业时,杨小丽选择了继续留在中心工作。她说:“我从小就不喜欢看枯燥的课本,但在基地实习的这一年里,我在做中学,学中练,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目标,也掌握了很多的知识,因此,我想继续留在基地,认真学习,将来为宁夏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内引外联:协同创新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以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为契机,全力推进产教融合,先后设立了宁夏中药材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家畜繁育技术创新中心、宁夏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健康教育管理中心。目前,与学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企事业单位共有320家,合作领域覆盖了学校所有专业。
  学校积极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与银川市兴庆区、西夏区政府相继达成院地联动、共建共享、共育技能人才等合作发展协议;与永宁县政府签订“协同创新、共促发展”院地合作协议,成立“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和“技能人才创业指导孵化中心”;与吴忠市利通区孙家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签署合作协议,开展畜牧产品养殖科技合作。政校企共同组建宁夏农业、机电、物流职业教育集团。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国家能源化工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代农业综合实训中心项目等相继落地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带动效应得到充分发挥。2015年,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与宁夏如意科技时尚有限公司、贺兰电商园联合办学,创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招生的新机制。
  国内合作有的放矢,国际交流合作掷地有声。学校以职业教育国际化视野定位自身发展,主动服务与融入“一带一路”,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交流,形成了多样化的国际合作模式,引领宁夏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同时也成为宁夏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领跑者。自2010年以来,分别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法国薇姿集团大中华区教育机构、阿联酋迪拜大学孔子学院、泰国王子大学、韩国崇实大学、韩国国际大学、马来西亚高校教育访问团等进行国际互访交流活动,达成广泛合作意向。参与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对技术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培训项目。与香港科技大学、台湾职业教育进行深入境外交流合作。2015年以来,先后组织师生7批76人赴台学习交流,并探索尝试共建专业,派遣24名优秀学生、6名教师分别到台湾中国科技大学、台湾大仁科技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专业课学习。2016年3月,学校获批留学生培养资质。承担阿曼苏丹国杜古姆经济特区“中国产业园”留学生教育,与阿方共同商定先期开设经济、能源、建筑、石化等7个专业,学制2年,对阿曼籍当地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首批39名阿曼籍留学生已经于2017年3月入校学习,按计划8年内将累计培养1000名阿曼留学生。
  学校以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宁夏为目标,紧贴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了科学、动态的专业预警和结构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布局,重点支持培育了一批专业建设基础较好、特色明显,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与地方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专业率先发展,提高了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示范专业4个、提升产业服务能力项目专业2个、自治区级示范专业3个、校级重点专业3个、校级特色专业10个。经教育部专家组2014年12月評估,学校近年来人才培养工作受到高度好评。2016年经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批准,学校被列入“全国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宁夏高职院校中首个“士官班”在学校举办,揭开了军地共育国防人才的崭新篇章。
  就业质量逐年提高,绝大多数毕业生已经成长为行业企业专业技术骨干,他们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创业典型。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是宁夏唯一获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高等院校,曾获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
  责任编辑:何青芳
其他文献
“打响一个党建服务品牌,创新一种服务群众方法,我们党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都会有所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就会增强。”拥有13年社区工作经历的永昌社区党支部书记马学梅深有感触地说。  吴忠市利通区永昌社区党支部成立于2002年,现有直管党员53人,在职党员216人。近年来,社区党支部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中,结合社区实际打响多个党建工作品牌,引领党员亮出身份、树起标杆,真真切切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刻
期刊
蔬菜产业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1+4”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和农民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针对2014年宁夏露地蔬菜市场波动较大,农民收益损失严重的状况,自治区物价局从稳定生产、保障供应入手,以保障菜农生产成本为目标探索开展了蔬菜价格政策性保险,有效增强农民抵御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农民恢复再生产,保证市场供应,从而以生产、销售等环节构建全链条的价格调控体系,实现精准调控
期刊
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这一工程提出,党员领导干部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其中知敬畏是首要前提,是党员干部必须强化的基本素质。  什么是敬畏?从字面上看,敬畏是由“敬”和“畏”组成,首先是“敬”,然后要有所“畏”,因为敬重敬爱,所以不敢也不愿去违反违背。由敬而生畏,是建立在价值追求和情感诉求基础上,对自身行为的主动选择和限制。  敬畏什么?孔子曰:“君
期刊
作风就是形象,关系事业发展、关乎人心向背。2016年12月,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启动实施机关形象重塑工程。局班子成员开门听意见、坦诚纳诤言,直指机关党建和作风问题,以自我革命的精神、猛药去疴的魄力和壮士断腕的决心,聚焦问题补短板、从严从实转作风,在全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引起了自治区主要领导的关注。2017年年初,在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实施形象重塑工程的情况汇报上,李建华书记作出重要
期刊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历春节刚过,自治区党委就紧锣密鼓地召开了自治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分析形势,部署任务,为全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和着力重点。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奋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是当前摆在全区各级党委和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本质上是政治
期刊
近年来,宁夏公安厅警察训练总队以深入贯彻落实全区公安局长会议精神为契机,围绕厅党委对教育训练工作的要求,立足警务实战化训练这一本职,通过“四项功夫”力促培训工作贴近一线民警,开创了省级基地培训工作的新格局。  主动作为,下功夫创新培训模式  充分调查研究。为准确了解民警培训需求,深入查找梳理总队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现“以民警培训需求为导向”的工作目标。警察训练总队利用培训空档期,组成多个
期刊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宁夏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战略性、根本性问题,在宁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近一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
期刊
2014年12月,组织上派我到宁夏最南端一个叫照明村的偏僻小村庄扶贫,以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的身份开始了为期两年的驻村扶贫工作生活。  照明村是泾源县2016年脱贫销号村,辖4个村民小组,全村168户69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257人。照明村的主打产业为草畜、苗木和劳务。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以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外出打工为主。我作为照明村的第一书记,始终不忘责任,牢记使命,理思路、定规
期刊
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中央、中央纪委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自治区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按照时间表和路线图,分类实施、同步推进,各项改革进展顺利、红利逐步释放。  牵牢“牛鼻子”,用好“杀手锏”,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  紧紧抓住督责、考责、问责等关键环节,健全责任落实
期刊
编者按:2017年2月21日,自治区党委举办全区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这是在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举办的一次专题研讨,对促进广大领导干部进一步深化认识、找准问题、推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刊特開设“专题学习”栏目,将研讨班上的交流发言予以刊登,便于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交流。  新的历史条件下,宣传思想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