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心理素质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设置、内容、方法及师资队伍等方面不容乐观的现状,本研究提出了以培养心理素质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即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倡导关注大学生的积极力量与未来发展,研究学生自身的积极力量对于心理健康的作用,重视心灵体验、积极干预及心理教育.
其他文献
青年教师是课堂教学生力军和未来的主力军,教学能力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提升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结合笔者组织讲课比赛的心得体会,分析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总结了讲课比赛的正向激励促进作用,从改进讲课比赛、引导教师转变、注重日常培养和改革评价机制对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急需要运用柔性理念改进高校学生管理的相关工作,以此解决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对于高校学生管理而言,柔性理念适应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要求,同时也符合现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征,更满足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据此,高校应该基于柔性理念探索学生管理的有效路径,如重视学生的民主意识和需求、建立现代化的学生管理机制、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借助现代媒体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等,以此实现柔性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价值.
自我分化指的是一个人理智与情感上的分离以及将自我独立于他人之外,其特征集中表现在个人内心和人际关系两个层面.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分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同的自我分化水平对其行为有着多方面影响,因此,对大学生自我分化发展特点进行分析有其重要性.本文围绕大学生自我分化发展特点展开分析,剖析低自我分化大学生和高自我分化大学生在个体、关系与社会三个层面中的自我分化发展特点,以期为我国大学生自我分化发展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野外实践教学是药学和中药学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与关键环节,因其特殊的教学形式和环境,教学组织、实施和管理对保障授课效果尤为重要.为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本文以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为例,基于PDCA循环(plan,do,check,act),结合项目化学习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及教学反思四个环节探索野外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实践表明,该管理模式有助于野外实践教学水平的持续改进及学生野外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为相关专业开展野外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与
文章分析了结合财务报告开展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对于了解最新金融环境以及加深对银行业务规则理解的教学意义,然后从教学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探讨了课程教学如何结合财报,最后对课程思政和实践规范性的教学效果进行了阐述.
现代计算机技术不但是一种技术设备,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高职实验室管理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真正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应当其电子化支持.在此,笔者依据工作实践经验,结合高职实验室管理现状及,剖析怎样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高职实验室建设及管理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逐渐加大了对于科技的利用,制定较为严谨的科学信息资源建设策略,已成为相关管理者高度重视的课题之一.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普通高校差距较大,需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现状的分析与探讨,以期能够制定较为合理的策略,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进程.
新农科建设首先要在课程体系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基于新农科背景下我国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对卓越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特征,提升培养烟草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本文以烟草专业的核心课程《现代烟草农业概论》为例,围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衔接、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建立符合新农科背景下专业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提出提升现代烟草农业概论混合式课程教学方案和评价方法,为我国新农科背景下烟草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高职单招是教育部为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机制的重大改革.随着高职院校单招比例的扩大和单招学生的特点,为学院的课程教学,特别是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变化、新的形势,针对单招生的特点,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就需要我们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探索,本文主要从《建筑制图与识图》和《建筑构造》两门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种子学》是作物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在学生理论素养培养和产业实践能力提升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浙江大学胡晋教授主编的第2版《种子学》教材,具有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和涉及面广等特点.但书中部分章节内容与学科新进理论不甚一致.通过两年教研,本课程教学小组发现在现有内容基础上,适当增加学科新进研究进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光敏色素调控种子休眠机理为例展开论述,以点带面,以期为《种子学》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基础,也为后续教材编写提供一点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