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等。教师只有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学生才能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信心十足,游刃有余。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和活动。
一、方法渗透
1 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每篇作文都会有一定的要求,有的是通过文字给予说明,有的是通过画面提出要求。因此,学生在着手作文时应通过审题,对所写内容的体裁、格式、采用的基本时态做到心中有数。例如:有的要求以书信格式,有的要求写E-mail,有的要求以对话形式表达。如果学生不按规定的格式去写,即使文字表达再优美,最终也不会得到理想的结果。
2 抓住要点,叙述流畅
不管何种体裁的写作题,都会有几个明确的要点,忽视其中任何一点,都会使整篇文章显得不完整,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书面表达时要注意:(1)紧扣文章主题,表达清楚要求叙述的内容。(2)用自己擅长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写作,采用“某词没底,另找替换;某句有疑,寻求他法”的手段来恰当表达文章内容,保证全文的组织结构、句与句之间的并列、转折和因果等关系、描写中的时间或空间顺序等都能得到巧妙合理的设计。
二、多渠道训练
1 在听、说、读的基础上提高写的能力
语言的发展证明书面语是从口语发展来的,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在校生说的能力主要靠课堂活动来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千方百计创设各种情景,充分营造课堂交际的氛围,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师生或学生间的对话交流,学生间相互对话,可以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使他们思路更加开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对话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纠正错误,表达内容精益求精,从而为书面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重视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写作能力。学生从阅读的篇章中得到的语言基础知识。学到的词、句与文章结构的组织方式。阅读要求的是理解和领悟能力,它可以看作是一种“输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讲解。通过多种类型的句型结构,词语运用范例的学习和课后进行的模仿性写作。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英语写作的基础方法。老师可加强学生的阅读、背诵训练,经常有计划地把阅读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为写作吸收积累更多有用的句型和索材。英语教学中的作文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与听、说和读的能力密切相关,它既涉及遗词造句,又涉及对语篇结构的分析;既有语言训练。又有思维训练。教师应基于写作本身的特征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写作能力的现状,设计难易程度适当的任务。语言的听、说、读、写是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而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观察、想象、逻辑思维及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语言、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2 注重词汇与语言教学,强化基本句型的训练
词是句子的组成部分,词汇量的多少影响着学习者的写作能力,拥有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词的用法,在课文教学时,老师要通过演示、讲解、操练反复使用。掌握好英语基本句型是写作的重要保证,高中生已经掌握了五种基本句型,但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步加深。课文中基本句型都进行了一定的扩展和变化。对基本句型的某些成分进行修饰,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对句子结构加以总结,告诉学生我们平时阅读中所见到的句子往往都是运用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动词-ing形式,各种短语和从句等对基本句型进行了修饰、充实,从而使句子意义更加完整。因此,每学一个新的常用简单句,除了教材上设计的替换词外,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更多的举一反三的替换练习,注意英、汉句型语序的比较,使学生尽早地、熟练地掌握句子结构,为他们不断提升书面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3 限时训练
训练时当场发题,限时交卷。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达信息,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这一步是关键,也是学生的难点。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白高考书面表达题既不是汉译英,也不是作文,不可任意发挥,要求的是将所规定的材料内容经整理后,展开思维,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准确地表达意思的能力。必须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牢牢记住以下口诀:“先读提示,弄清要点与格式;时态语态要当心,前后呼应要一致;句子结构和搭配,语言习惯莫违背;文章写好细检查,点滴小错别忽视。”学生明确目的并掌握要领后,要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训练的初级阶段,每次时间可放宽一点。随着学生写作能力增强,时间相应缩短,逐步做到20分钟内完成任务,决不拖拉的好习惯。
三、范例引路
学生在进行短文写作训练时,教师应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讲明各种文体的要求,如日记、请假条、书信、通知的格式等,并给予必要的提示。每次发完材料,教师可与学生同时撰写短文。规定时间一到,学生立即停笔,听教师读范文。教师的范文不仅要在格式、内容要点、语法修辞与语言习惯上给学生树立样板,还要考虑到英语的多种表达方法。学生在经过一阵紧张的思维与写作之后,及时听到一篇比较规范的答卷,比较一下自己的作业,可初步衡量出自己答题的准确度,找出差距,及时查出作业中的毛病。
一、方法渗透
1 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每篇作文都会有一定的要求,有的是通过文字给予说明,有的是通过画面提出要求。因此,学生在着手作文时应通过审题,对所写内容的体裁、格式、采用的基本时态做到心中有数。例如:有的要求以书信格式,有的要求写E-mail,有的要求以对话形式表达。如果学生不按规定的格式去写,即使文字表达再优美,最终也不会得到理想的结果。
2 抓住要点,叙述流畅
不管何种体裁的写作题,都会有几个明确的要点,忽视其中任何一点,都会使整篇文章显得不完整,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书面表达时要注意:(1)紧扣文章主题,表达清楚要求叙述的内容。(2)用自己擅长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写作,采用“某词没底,另找替换;某句有疑,寻求他法”的手段来恰当表达文章内容,保证全文的组织结构、句与句之间的并列、转折和因果等关系、描写中的时间或空间顺序等都能得到巧妙合理的设计。
二、多渠道训练
1 在听、说、读的基础上提高写的能力
语言的发展证明书面语是从口语发展来的,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在校生说的能力主要靠课堂活动来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千方百计创设各种情景,充分营造课堂交际的氛围,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师生或学生间的对话交流,学生间相互对话,可以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使他们思路更加开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对话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纠正错误,表达内容精益求精,从而为书面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重视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写作能力。学生从阅读的篇章中得到的语言基础知识。学到的词、句与文章结构的组织方式。阅读要求的是理解和领悟能力,它可以看作是一种“输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讲解。通过多种类型的句型结构,词语运用范例的学习和课后进行的模仿性写作。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英语写作的基础方法。老师可加强学生的阅读、背诵训练,经常有计划地把阅读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为写作吸收积累更多有用的句型和索材。英语教学中的作文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与听、说和读的能力密切相关,它既涉及遗词造句,又涉及对语篇结构的分析;既有语言训练。又有思维训练。教师应基于写作本身的特征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写作能力的现状,设计难易程度适当的任务。语言的听、说、读、写是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而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观察、想象、逻辑思维及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语言、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2 注重词汇与语言教学,强化基本句型的训练
词是句子的组成部分,词汇量的多少影响着学习者的写作能力,拥有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词的用法,在课文教学时,老师要通过演示、讲解、操练反复使用。掌握好英语基本句型是写作的重要保证,高中生已经掌握了五种基本句型,但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步加深。课文中基本句型都进行了一定的扩展和变化。对基本句型的某些成分进行修饰,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对句子结构加以总结,告诉学生我们平时阅读中所见到的句子往往都是运用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动词-ing形式,各种短语和从句等对基本句型进行了修饰、充实,从而使句子意义更加完整。因此,每学一个新的常用简单句,除了教材上设计的替换词外,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更多的举一反三的替换练习,注意英、汉句型语序的比较,使学生尽早地、熟练地掌握句子结构,为他们不断提升书面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3 限时训练
训练时当场发题,限时交卷。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达信息,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这一步是关键,也是学生的难点。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白高考书面表达题既不是汉译英,也不是作文,不可任意发挥,要求的是将所规定的材料内容经整理后,展开思维,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准确地表达意思的能力。必须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牢牢记住以下口诀:“先读提示,弄清要点与格式;时态语态要当心,前后呼应要一致;句子结构和搭配,语言习惯莫违背;文章写好细检查,点滴小错别忽视。”学生明确目的并掌握要领后,要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训练的初级阶段,每次时间可放宽一点。随着学生写作能力增强,时间相应缩短,逐步做到20分钟内完成任务,决不拖拉的好习惯。
三、范例引路
学生在进行短文写作训练时,教师应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讲明各种文体的要求,如日记、请假条、书信、通知的格式等,并给予必要的提示。每次发完材料,教师可与学生同时撰写短文。规定时间一到,学生立即停笔,听教师读范文。教师的范文不仅要在格式、内容要点、语法修辞与语言习惯上给学生树立样板,还要考虑到英语的多种表达方法。学生在经过一阵紧张的思维与写作之后,及时听到一篇比较规范的答卷,比较一下自己的作业,可初步衡量出自己答题的准确度,找出差距,及时查出作业中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