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戏妻的故事演变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you2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秋胡戏妻的故事塑造了秋胡妻美丽善良,勤劳淳朴,性情贞洁刚烈等艺术形象,因为自己的丈夫不孝不义,背叛了自己忠贞的爱情,宁愿一死来抗争,也不愿苟合。最初,她被塑造为一个“洁妇”的形象,随着宗法制度的兴替沿革,这一形象也在不停的变化,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了迥然有别的思想底蕴和性格特征。
  【关键词】:秋胡;秋胡戏妻;故事演变;嘉祥
  秋胡戏妻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南武城(今嘉祥县),秋胡即鲁国南武城人。两千多年以来,这一带的劳动人民歌颂、赞扬秋胡妻的贞洁精神,这个故事代代相承,广为传诵,内容越来越丰富,并流传至今。
  现存最早以书面形式记载这一传说的是西汉刘向的《列女传·鲁秋洁妇》。洁妇者,鲁秋胡子妻也。既纳之,五日去而宦于陈,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旁妇人采桑。秋胡子悦之,下车谓曰:“若曝采桑,吾行道远。愿托桑荫下餐,下赍休焉。”妇人采桑不辍。秋胡子谓曰:“ 力田不如逢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吾有金,愿以与夫人。”妇人曰:“嘻!夫采桑力作, 纺绩织以供衣食,奉二亲, 养夫子。吾不愿金,所愿卿无有外意,妾亦无淫之志。收子之赍与笥金。”秋胡子遂去。至家,奉金遗母,使人唤妇 至,乃向采桑者也。秋胡子惭。妇曰:“子束发辞亲,往仕五年乃还,当所居,驰骤扬尘疾至。今也,乃悦路旁妇人,下子之装,以金予之,是忘母也。忘母不孝,好色淫,是污行也。污行不义,夫事亲不孝 ,则事君不忠;处家不义, 则治官不理,孝义并亡,必不遂矣。妾不忍见子改娶矣,妾亦不嫁。”遂去而东走,投河而死。
  嘉祥县境内的东汉时期的武氏祠内,其中表现节妇烈女的故事中,就有秋胡及其妻画像石,其第七石第二层,画有一女,立桑阴下,旁置一筐,左一男人,冠服荷囊而向,与女作相语状。榜题曰:秋胡妻,鲁秋胡。这说明秋胡戏妻的传说在东汉时期已经广泛流传,在西汉时期应该已具有较大的影响。
  汉人刘歆撰、晋葛洪辑《西京杂记》也简单地记载了秋胡戏妻故事,并讲述了“今之秋胡”的遭遇。秋胡戏妻的故事在汉魏之时流传很广,汉代有乐府诗《秋胡行》,以后形成一种歌诗体的名称。咏其本事者有魏晋时人傅玄的《秋胡行》二首、晋宋时人颜延之《秋胡行》一首(九章)。歌颂秋胡妻其气节,“皎皎洁妇”,“烈烈贞女”,又为她的死感到可惜。齐代有王融《咏秋胡妻》七首,梁代有邵陵王萧纶《代秋胡妇闺怨诗》一首。
  以《秋胡行》命名的歌行体诗作至唐代尚有流风余韵,高适就有一首咏其本事。在这里,秋胡妻自杀的原因不再是秋胡的“不义”、“不孝”与“不忠”,而是他对于爱情的不专一。秋胡背叛了她,她只好以生命的结束来表示她的痛苦,并且希望以后的男子能忠于爱情,不要再出现类似的悲剧。唐代现存的《秋胡变文》中已经隐约透露出了唐代妇女的情感需求。秋胡母亲因为儿媳独守六年,已经觉得对不起她。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掩蔽于忠孝节义背后的,对于人性种种合理的需求的肯定。
  元代戏曲以秋胡戏妻为题材的作品,现有两部存目,一部戏文《秋胡戏妻》,已佚,书目题曰:“此戏未见著录,《宦门弟子错立身》咏传奇名《哪吒令》中有:‘这一本传奇是《秋胡戏妻》’”;另一部为石君宝所作杂剧《魯大夫秋胡戏妻》,现存《元曲选》本,是有关秋胡戏妻传说现存最早的戏剧文学体式。杂剧《鲁大夫秋胡戏妻》与以前的故事相比有所不同:秋胡新婚之后就被抓去当兵,给秋胡妻起了一个名字――罗梅英,增加了李大户逼迫改嫁的情节,故事结局改为夫妻和好的大团圆结局。
  明代戏曲有关秋胡戏妻的剧目,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记载有三种:一、《采桑戏妻》,已佚,仅于“《读书楼目录》中‘名剧’栏目著录此剧简名”。二、《烈女传》“演秋胡戏妻事。疑即《秋胡戏妻》南戏之明人改本。《尧天乐》卷下收有一折。”三、《采桑记》,“此剧仅于明清戏曲选集中《缠头百练》、《尧天乐》、《百锦清音》残存散出。”明代还出现了几篇以秋胡戏妻为题材的小说:冯梦龙《情史》中的《秋胡》,《古今列女传演义》中的《鲁秋胡洁妇》,吴敬所《国色天香》中的《采桑赋》等,此三篇小说情节与刘向《古列女传》基本相同。
  清代以后的地方戏中,敷演这一故事的还很多。京剧中有《秋胡戏妻》,也叫《桑园会》。
  除武氏祠内的秋胡妻画像石外,在故事发生地嘉祥县书面记载的还有明万历二十四年刻本于慎行《兖州府志》、清乾隆《济宁直隶州志》、明万历二十三年《嘉祥县志》、清光绪《嘉祥县志》等。
  据明于慎行《兖州府志·祠庙志》载:秋胡庙,在县南五十里许,平山(今嘉祥县满硐镇韩沟村东南)之上,其来甚久。至元八年主簿夏清因祈雨有感而重修之。俗传秋胡之妻邵氏,贞烈为神。其山下有戊戌乡,居民多姓邵氏,自称秋胡妻族。
  明万历二十三年《嘉祥县志》载:邵氏,秋胡妻也。胡纳之五日,去而宦于陈,五年乃归。未至其家,见路旁一美妇人,方采桑。秋胡悦之,下车谓曰:“若曝采桑,吾行道远,愿托桑荫下一飨。”下赍休焉,妇采桑自若。胡曰:“ 力田不如逢年,采桑不如见贵郎。吾有金,愿以赠夫人。”妇曰:“嘻?妾采桑绩纺织纴,以为衣服,供二亲养夫子而已矣。妾不愿金,所愿郎无他意,妾亦无淫佚之志。与君子之笥金。”胡遂去。比至家,奉金遗母,索妇妇至,乃向采桑者也。胡见之惭。妇曰:“子束发修身,辞亲往仕,五年乃还,当驰骤扬尘疾至省母。今乃悦路旁妇人,下子之装,以金之,是忘母也。忘母不孝,好色淫佚,是污行也,污行不义。夫事亲不孝,则事君不忠。处家不义,则治官不理。孝义并亡,必不遂矣。”竟去投河而死。
  万历《嘉祥县志》又载:……秋胡庙,创建无考,至元间主簿夏清祈雨……胡妻邵氏贞烈为神,其族裔住山下……姑无不感应。至元二十一年教授……故址碑记尚存。
  《济宁直隶州志·艺文志》载有唐王勃《平山庙》诗一首,诗曰:“一跻平山庙,恍怜洁妇人。守节惟勤纴,存贞岂污金?煌煌云下月,皎皎水中冰。浪泊千金体,香留万古名。”。
  据传至元二十一年,秋胡庙立碑后,秋胡妻族柳园村邵姓对庙定名很不以为然,亦请人刻了一碑,恢复了庙名为“贞姑庙”,碑名为“贞姑庙碑”,文载明万历二十三年《嘉祥县志》,二碑并立于平山顶上。
  秋胡戏妻的故事演变集中体现了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演变,它的传播范围十分广泛。在不同的朝代,不管是劳动者还是文人,不断对其进行加工创作,赋予了它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使其内容越来越丰富。
  参考文献:
  [1] (汉)刘向.古列女传[M].四库全书本.
  [2] (汉)刘歆撰、(晋)葛洪辑·西京杂记[M].四库全书本.
  [3]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Z].北京:中华书局,1983.
  [4] 朱锡禄:《武氏祠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5]刘玉红 “秋胡戏妻”故事的演变及其文化背景,[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其他文献
【摘要】:阿瑟·米勒的现实主义剧作《推销员之死》因充斥着各类冲突而极富戏剧张力,然而,这些看似激烈而集中的父子冲突、母子冲突、阶级冲突等实则是局部或似是而非的,由于对这些冲突的误读和忽视,受众很难认识到实际上冲突双方始终是犹太人社区和白人主流社会。其中,主人公威利所做的种种选择都是为打破隔离、超越歧视所作的努力。此种戏剧结构实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其隐藏了双重结构,并借此表达了完全不同的主题
期刊
【摘要】:在中国词史上,由于朝代更迭,社会状况的差异,词学的发展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特点。虽然如此,前后相继,或是同时共存的朝代之间的影响也是有章可循的。尤其是宋金元时期,复杂的社会民族状况,并没有阻断词学的发展脉络。恰恰相反,这些朝代之间词学的互相影响更完整的展现了词学发展的理路。  【关键词】:宋词;金词;元词;关系;小议  一 北宋词对金词的影响  公元1127金灭北宋,占据黄河流域。在文
期刊
因为《战争哀歌》在越南被禁,又加之中国文学界对于周边第三世界的文學作品研究普遍偏少,更多的研究着重于西方。因此,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被长期忽视。直到被解禁,这样一部作品才得以被重新重视。国内对于《战争哀歌》的研究几乎没有。究其根本,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部巨作还没有得到完整的中文译本。国外对于这部作品多是各种语言的翻译,没有深入的分析。因此这本著作的文学研究几乎是空白的。中国对于越南文学的了解十分少,
期刊
自嘲  才短飞云拿不住,残编苦顿痴騃头。 庞眉小子何由问,西窗冷烛相顾留。  观暮山  云补不足放天裂,竟颓凝日八荒寒。 时抛几团带千嶂,可取一抒作吾冠? 便是金鹏蹴涛浪,泛我孤槎云边翻。 既无风波恶,何须随梦还? 看赤手,揽江山。  夏晚  溽消日落行河畔,草涨烟拖两岸平。 风送晚蜩绿杨里,浓阴衣洒生凉轻。  异乡有感  天涯辗转多少恨,异乡风物尽恼人。不知今日家山里,黄梅细雨正几分。  对山有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叙述对中古典舞基本功跳跃中“复合跳”的特性分析以及训练重点。讲述了“复合跳”所包含的部分训练内容,以及开发方式和用力发方法。有助于体现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水平高超性和动作语言表达丰富性。同时也体现民族舞姿风格的浓郁性。讲述了“复合跳”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中的重要性和中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以及训练作用。  【关键词】:古典舞;复合跳;基本功;民族;特性;作用  簡述  中国古典舞作为
期刊
【摘要】:设计是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设计美学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理论分支。通过对明代架子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现代设计中,设计不仅是单一的,还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关键词】:设计;美学;明式架子床;艺术;技术  设计的发展起源很早,而19世纪后美学才逐渐发展成熟,针对各部类的艺术与创作,逐渐发展出各领域的美学。现如今的设计不仅是单一的一个创作过程
期刊
【摘要】:儿童作为绘画的一种题材很久就已出现,宋代是婴戏图繁盛的重要时期,出现了大量婴戏作品。本文就希望通过对宋代苏汉臣的《百子嬉春图》的创作背景、画面内容进行解读,探究画中所折射出来的宋代人们对儿童未来的美好希冀,同时进一步分析宋代婴戏图背后的发展原因。  【关键词】:百子嬉春图;婴戏图;宋代  婴戏题材绘画称“婴戏图”,或称“婴戏画”。 在传统中国画中, 这一题材却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画种, 而是
期刊
【摘要】:钱钟书曾在《围城》中说到: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影片《消失的爱人》似乎诠释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导演大卫·芬奇在影片中将婚姻中的敷衍与无奈以及人性的扭曲与异化展露无遗,从而触发观众对爱情婚姻生活的拷问与反思,唤醒现代人迷失的人性,将爱情与婚姻这两个永恒的母题进行了颠覆与嘲讽。  【关键词】:陷阱;叙事手法  钱钟書曾在《围城》中说到: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恋爱是自由的枷锁。而《消失的爱人》似乎诠释
期刊
【摘要】:《瑞普·凡·温克尔》是美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华盛顿·欧文的经典短篇小说。本文试图从弗洛伊德“人格的三重结构”说的角度分析作品中的人物,以此得出瑞普是自我和本我的化身,瑞普太太则是超我的代言人。  【关键词】: 华盛顿·欧文;瑞普·凡·温克尔;精神分析  华盛顿·欧文(Rip Van Winkle,1783-1859)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努力探索本民族文学的发展道路,期望美国文学能够摆脱殖
期刊
【摘要】:自2002年我国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以来,各级政府对这项文化工程作出诸多工作努力。到目前为止非遗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然而其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相对来说偏重于文化表现形式遗产的保护,对民间传统的文化空间类遗产的有效保护有所忽略。本文顺应国家对于“文化空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时代语境,从传统戏台建筑艺术的现状及价值出发,对其提出保护与利用的意义及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