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式架子床中的设计美学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设计是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设计美学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理论分支。通过对明代架子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现代设计中,设计不仅是单一的,还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关键词】:设计;美学;明式架子床;艺术;技术
  设计的发展起源很早,而19世纪后美学才逐渐发展成熟,针对各部类的艺术与创作,逐渐发展出各领域的美学。现如今的设计不仅是单一的一个创作过程,也是艺术和技术结合的过程,是一个把我们的产品变得更好更实用的过程。不再单单地满足使用性,在审美和设计理念等领域也有了更大的发展。
  1 设计美学
  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具体应用等都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学科。设计美学作为设计学科的一个理论分支,其理论也与传统的美学艺术研究不同。因此,它不但在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而且在现实应用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要求。设计美学是一门着重研究设计的本质和审美规律,设计形态,设计的形式美感和审美心理的学科。它对现代设计本质和审美规律等的研究,不仅是为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而且是为了造就更加合理而且美观的产品。
  2 明式架子床
  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和制造过程是中国古代家具设计的最高峰。它宏伟的形状,慷慨的气魄, 优雅的结构,考究的做工以及典雅舒适为一体,是功能和艺术的完美组合。
  架子床在明代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采用床顶、床柱和 栏杆构成床架;另一种是采用床顶、床柱和屏板构成屏架。床柱 一般是指安装在床身周围的直柱,架子床根据直柱的数量可分为四柱式、六柱式和八柱式等。明式架子床有着简洁、质朴的造型,线条美不仅流畅、隽永,意蕴美还给人们含蓄、高雅的感觉。
  
  3明式架子床与设计美学
  一件家具的价值应包括材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也就是明式架子床在审美性和技术性上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
  3.1 审美性
  设计活动是一种基于现实应用基础上的艺术创造活动,因此与功能性相联系的是审美性特征。设计的艺术性和审美性首先体现为设计是一种美的“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 从具体应用角度看,设计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所以,这种视觉语言只有具备了艺术化的特征,才会体现出设计作为美的形式的特点。因此,除了符合功能性的要求之外,审美性是现代设计必须重视的问题。首先,明式家具特别注重发掘木材本身的纹理美、色泽美,反映出中国人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天然材质的运用也是明式家具的一大特点,而且在对材质美的追求中,“道”的思想已深深融入明式家具的灵魂之中。而明式架子床的用材大都是那些木质坚硬致密,色泽沉穆幽雅,纹理优美生动的珍贵木材,更最重要的是在制作时多蜡活少髯漆,从而充分展示了木材本身的质感和纹理,这也正是道家“返璞归真”思想的完美体现。其表面处理多用打蜡,它不仅不破坏木材天然的花纹和色泽,而且还与木材自然的纹理一起给使用者一种视觉上美的享受。可以说冥冥中儒道的哲学思想已通过硬木材优越的自然特性与柔和蜡层的结合融入到家具的灵魂当中,体现了一种崇尚“自然天成”的传统美学思想。
  3.2 技术性
  设计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现代工业技术的革命引起了设计理论和应用的产生。技术因素不但是设计美学的基本因素以及设计的基础和依托,而且也决定了设计审美风格的形成。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装饰手法,用材考究等等这些都是精华,将传统家具设计的精华提炼出来,在把握住优秀传统家具所蕴涵的神韵的同时,运用现代科学的技术,工艺等予以展示,力求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明式架子床是非常注意结构美的,基本采用榫卯结构,及其富有科学性,是科学和艺术的很好结合。在不同的位置,使用不同形式的榫卯,使其适应各方面的结构,不但符合功能要求和力学结构,也使其更为牢固和耐用。明式架子床座面的格角攒边嵌板结构,不仅适应了木材的胀缩变形,解决了由于木材的“各向异性”而使面板产生的翘曲变形,而且还掩盖了边抹端面外露的截面横纹,更体现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等等。结构上根据不同的部位采用榫卯连接的方式,不施钉胶,能感受到一种天然的优雅和质朴的设计理念。值得一提的是束腰在明式架子床的特殊构造中具有特别的美学价值,束腰的收缩变化体现了床榻自身设计的内涵,突出其内敛一面。尤为重要的是加强了腿部和床榻面板之间的连接,而这种技术的革新对工匠来说是一种实践的过程,而对于设计的文人来说则很明显地带有保留它曲线和“凹凸美”的思想。
  明式架子床除了满足造型优美之外,更重要的是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实现了实用价值。明式架子床床体较大,更好的满足了人们日常休息睡觉的需要,同时床圍透风,更加凉快透气,床屉一般为软屉,更为舒适。
  4 总结
  家具对于现代生活越来越重要,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部分。它必须符合使用者对其功能结构和审美的要求。中国的古代传统家具设计或许在现在看来有很多不合适的地方,但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其精华,不能使优秀的设计精髓白白流失。艺术和技术和谐统一在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在完成每一项设计时,不能只单单考虑其实用性,它的外观,结构,用材,生产周期甚至受众人群都要进行一系列的研究。脱离了艺术的设计,不是好的设计。脱离了技术的设计,也不会是好的设计。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艺术的美和技术的巧相结合,才是值得推崇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杨耀   《明式家具研究》  1986
  [2]王世襄 《明式家具珍赏》  1985
  [3]王富瑞. 浅谈我国古代家具的发展(一)[J]. 家具, 1986,(04) .
  [4]刘燕妮  试论明式家具的设计理念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延续 2009,(09)
  [5]吴智慧﹒木质家具制造工艺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8
  [6]吴广文 刘华春  浅谈设计美学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2008,(11)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近现代的金石画风是文人画在清末民初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文人画漫长的发展史中,呈现出两种不同风貌:明末清初之前,文人画的发展是以帖学风格为旨归的写意山水画为主要表现形式,而到清末民初时,文人画转变成以碑学的金石画风为笔意的大写意花鸟画为主要表达样式。自此,传统文人画的审美由淡雅、清逸、和柔媚转向金石画风的雄浑、奔放和壮美。因此,中国近现代金石画风是时代审美的要求,也是文人画自身发展的结
期刊
【摘要】:女性文学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不可或缺。西方19世纪初盛行的浪漫主义思潮对当时的女性作家的影响很明显,女性作家的作品中抒发个人情感、歌颂大自然、描绘理想的比比皆是。作为19世纪蜚声世界文坛的法国浪漫主义女作家,乔治桑一生都在为争取妇女解放而不懈奋斗,既以她那非同凡俗的作品,也以她那惊世骇俗的行动,在妇女解放运动史上谱写了一篇现代女性求解放的新篇章。  【关键词】:乔治桑
期刊
【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的作品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女性。这些女性形象都各具特色,体现着他对女性命运的关怀、同情、尊重与热爱,深深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本文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巴金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等因素,对《家》中女性形象的生成原因,做了较完整、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巴金;女性形象;生成原因  女性形象的刻画在巴金的小说里有着令人瞩目的位置。
期刊
寒食节缅怀介子推  绵山杨柳子推青,  晋朝王侯重耳名。  篷蒿别隐英雄后,  祠壁深明绕德音。  割股奉君忠臣事,  弃禄还身爱国情。  甘当焚死真节在,  耻向江山索一兵!  散人游趣  辞坐深林窥夜幕,  傍地活土听新芽。  风戏万物影飞乱,  雾锁苍生气凝寒。  云中探月空亏月,  雪上簪花偏葬花。  世间荣辱终黄土,  愿与晨钟作野夫!  思 怀  身忆前朝事,魂萦故园里。  月泄竹光绿
期刊
【摘要】: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当代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是异彩纷呈的,而每一个女性形象又因作者个人的性别、经历、自身体验及想象的不同呈现出鲜明的作者独特性。笔者针对张贤亮《绿化树》中的马缨花与王安忆《荒山之恋》中大提琴手的妻子这两个不同的女性形象,试图解读一下“女菩萨”形象塑造的异同。  【关键词】:绿化树;荒山之恋;女菩萨;爱情模式  佛家经义讲,“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
期刊
【摘要】:阿瑟·米勒的现实主义剧作《推销员之死》因充斥着各类冲突而极富戏剧张力,然而,这些看似激烈而集中的父子冲突、母子冲突、阶级冲突等实则是局部或似是而非的,由于对这些冲突的误读和忽视,受众很难认识到实际上冲突双方始终是犹太人社区和白人主流社会。其中,主人公威利所做的种种选择都是为打破隔离、超越歧视所作的努力。此种戏剧结构实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其隐藏了双重结构,并借此表达了完全不同的主题
期刊
【摘要】:在中国词史上,由于朝代更迭,社会状况的差异,词学的发展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特点。虽然如此,前后相继,或是同时共存的朝代之间的影响也是有章可循的。尤其是宋金元时期,复杂的社会民族状况,并没有阻断词学的发展脉络。恰恰相反,这些朝代之间词学的互相影响更完整的展现了词学发展的理路。  【关键词】:宋词;金词;元词;关系;小议  一 北宋词对金词的影响  公元1127金灭北宋,占据黄河流域。在文
期刊
因为《战争哀歌》在越南被禁,又加之中国文学界对于周边第三世界的文學作品研究普遍偏少,更多的研究着重于西方。因此,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被长期忽视。直到被解禁,这样一部作品才得以被重新重视。国内对于《战争哀歌》的研究几乎没有。究其根本,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部巨作还没有得到完整的中文译本。国外对于这部作品多是各种语言的翻译,没有深入的分析。因此这本著作的文学研究几乎是空白的。中国对于越南文学的了解十分少,
期刊
自嘲  才短飞云拿不住,残编苦顿痴騃头。 庞眉小子何由问,西窗冷烛相顾留。  观暮山  云补不足放天裂,竟颓凝日八荒寒。 时抛几团带千嶂,可取一抒作吾冠? 便是金鹏蹴涛浪,泛我孤槎云边翻。 既无风波恶,何须随梦还? 看赤手,揽江山。  夏晚  溽消日落行河畔,草涨烟拖两岸平。 风送晚蜩绿杨里,浓阴衣洒生凉轻。  异乡有感  天涯辗转多少恨,异乡风物尽恼人。不知今日家山里,黄梅细雨正几分。  对山有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叙述对中古典舞基本功跳跃中“复合跳”的特性分析以及训练重点。讲述了“复合跳”所包含的部分训练内容,以及开发方式和用力发方法。有助于体现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水平高超性和动作语言表达丰富性。同时也体现民族舞姿风格的浓郁性。讲述了“复合跳”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中的重要性和中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以及训练作用。  【关键词】:古典舞;复合跳;基本功;民族;特性;作用  簡述  中国古典舞作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