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聋校语文教学改进初探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聋校语文教师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推动中,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工作对于学生听力障碍的应对,并采用了一系列的手段来帮助学生突破生理上缺陷。随着目前信息化时代迅猛到来,信息技术手段在聋校学生的语文教学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当前聋校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的有效的助手。本文以聋校语文教师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对教学进行改进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教师以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课堂开展的必要性,以及借助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聋校语文教学;必要性;改进策略
  聋校学生群体作为推动我国未来发展的新生力量之一,是国家开展教育工作时必须给予充分重视的部分,在国家大力改革教育工作当前时期,聋校教育改革首当其冲。就聋校目前的语文教学来讲,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方式等,以信息化背景以及新课程改革背景为基点,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推动其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力求通过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语文教育,帮助他们以正常人的身份走入社会。本文出于帮助语文教师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开展有效语文教育的目的,从几个方面对其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实施课堂教学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聋校语文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助益,不仅帮助教师拓展了教学的内容,还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从抽象转为了具象、从乏味转为了趣味、从复杂变成了简洁。因而,聋校的语文教师当前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便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本文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聋校教师以信息技术改进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视觉优势,是对聋校学生听力方面生理障碍的有效补足。聋校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更侧重于利用眼睛来对语文中的字词形状、描写景象等进行观察和认识,语文教师利用形象直观的视觉教育方式来开展具体的教育,能够充分地应对学生的生理需求,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心理安慰。而信息技术具有丰富多彩的画面,而且这些画面变化多端能够在不同维度上进行展现,对聋校学生可以形成充分的视觉刺激,从而使他们借助形象直观的视觉来感受听力世界。
  其次,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语文教学,能够充分地达到对于聋校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持有的思维以及注意力的特征。聋校学生由于无法以听力对自身感知以及语言进行刺激,他们的思维一般会再更长的时间内停留在较为直观的层面,从而善于对直观事物进行形象化的感知。而且,还犹豫听力刺激的缺失,聋校的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同时做到听老师讲课以及记笔记,这样通常会使得学生产生注意力的散乱。而信息技术对画面的直观形象的展现以及动静结合的呈示,还有其画面的丰富色彩感和强有力的演示功能,对于聋校学生的思维及注意力都是一种极大的迎合与帮助。
  二、聋校语文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来改进教学的具体策略
  1、以信息技术手段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能够借助其兼声像、图文等为一体的强大的直观展示功能,将语文教材中对于色彩、情景、感受、情绪等方面的描写,以直观生动的具象事物呈现出来,从而把无声的文章世界转变成为聋校学生心灵上的有声世界,全面地推动教材内容的动态性的实现。这样就可以引领学生进入一个色彩缤纷的感性世界中,帮助学生接受事物给予自身各个感官的刺激,使学生的直观简单的思维得以全面激活,最终能够引导他们生成对于语文学习浓厚兴趣。以语文教师讲述《葡萄沟》一课为例,文章中对于葡萄的描述运用了五光十色,学生在生活中形成了对于不同颜色的有效视觉感知,他们能够轻松的想象出五颜六色的葡萄是怎样的,却不能真正地达到对于五光十色这样一种葡萄状态的抽象感知。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用多媒体为学生分别播放绿色、紫色、淡绿色、暗红色的已经摘下的葡萄的图片,以及经历过雨露的滋润在阳光下面熠熠闪光的充满生机的葡萄的视频,来帮助学生形成两种不同的感知,从而引导学生真正从思维上认识五光十色的葡萄这样一种描述,而且,教师也可以趁此机会实现对于学生区别“五颜六色”以及“五光十色”这样两个词的区别的教育。
  2、以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语文识字教学
  汉字具有非常鲜明的字形特征,从能够直观分辨的象形文字,到可以分析解读的形声以及会意字,大部分的汉字在本体上的抽象感知都能够以具象的事物来展现,而信息技术正是将抽象汉字转为具象、把内在含义直观展现的有效手段,语文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时,效果显著的就是汉字的教学。聋校的学生对于抽象的汉字进行感知和记忆的过程中,无法向普通学生一样,通过听音而形成具体字形,进而强化对于字词的记忆。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着重地将不同汉字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现在多媒体屏幕上面,并借助实际操作对同一个字实施不同的转变,以帮助学生从直观上达到对于汉字的认知。以“集”这个字为例,它的象形文字是以“鸟集落于木”的形状,老师在教学中首先绘制出鸟落在树木上的具象图片,然后再对图片进行删减,只留下简单的鸟行以及木形,最终抽象出“集”的象形字,然后转变成现代的“集”字,来加深学生对于这个字的字形以及字义的直观感知。
  3、以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直观、生动、形象的特性,已经通过上文的分析,充分地验证了其对于聋校学生的语文教学所具有的激活学生感官的重要意义,而正是在这些作用下,语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于语言描写的抽象的思维能力。比如,语文老师在利用图片展现过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安静的草原等形象之后,可以通过一段具体的文字描写来帮助学生构建对于这些事物的抽象连续思维,以逐步地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基础来抽象认识复杂的事物。
  三、结语
  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带来了丰富的信息技术,这对于聋校的语文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具有极其显著的重大帮助,因此,语文教师要努力抓住这一背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改进自身的教学,全面推动对聋校学生的有效语文教育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从红伟. 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聋校语文教学[J].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 2011(07)
  [2] 郑迎辉. 信息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例与评述[J]. 现代特殊教育, 2008(06)
  [3] 黄杰婷. 基于信息时代的聋校语文课程教学探索[J]. 新课程(下), 2011(02)
  [4] 陶建华. 信息技术与聋校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探索[J].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08(04)
其他文献
摘 要:低碳经济需要具有低碳素养的人,职业教育应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发挥其教育功能,本文从培养低碳职业人服务低碳经济角度出发,遵循人的培养以思想先行的原则,从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习惯层面等方面阐述了研究成果。在专业技能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对职业学校开展实训教学打开了新思路。  关键词:低碳职业人、低碳人才、低碳理念、专业技能、培养方式  哥本哈根会议已渐行渐远,但是它所倡导的低碳生活和
摘 要:本文从解析低碳经济的相关知识入笔,通过对中职校低碳教育的现状的调查了解,再剖析中职校低碳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中职校开展低碳教育的措施与方法,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低碳、低碳技术、低碳消费、低碳教育、低碳读本  一、职业中等院校低碳教育的现状  最突出的表现为教师和学生对低碳消费的认识不足,有少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低碳经济缺乏了解,没有深刻认识到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危害,没有充
1.边城苏醒风景如画的翠屏山下,座落着一座刚迁来没几年的校园。雨后灰蒙蒙的天,仿佛太喜欢这冬季里还略显崭新的地儿,硬是笼着一层层薄雾在这红砖砌成的庄严教学楼上。顷刻
摘 要:评价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当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每个学生都有被老师肯定的渴望,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同。在大学体育双语教学课堂上,灵活采用“赏识评价”模式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自尊心,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最大的心理满足。  关键词:大学体育双语教学;赏识评价;模式;构建  在一般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通过测验和期中或期末考试,来获取有关学生学习
钟竹筠是广东南路地区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是南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钟竹筠原名秀贞,又名祝君,1903年出生于广东遂溪县杨柑区忐忑塘村。1921年秋,得到亲戚的资助,钟竹筠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即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从而可以看出,项目教学法更偏重于操作和实践活动。  以数控车课程教学为例,可以通过一定的项目让学生完成零件的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写,数控程序的编写等等。从中学习和掌握采用加工的方法、数控程序等。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可加强学生之间的协调、合作的能力。  一、确定合适的项目 
期刊
摘 要:劳技学科是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但在各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水平并不均衡。在学校层面,应从教学管理和教师发展的角度制订有效措施,以落实课程纲要和课时计划,推进本学科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劳技 学科建设 实施 推进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是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实现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  
期刊
欧罗巴洲,法兰西共和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小郑老师,小郑老师”一声声燕语莺呼将我带回到现实,重新踏上法国的土地,一样的风景却有着不一样的心情。当我第一次踏进北京教育学院的大门时,我的人生无疑开启了一段新的篇章。从学校的学生到学校的教师,已经过了整整一年,这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的一年,我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性质也发生了转变,我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师的各种酸甜苦辣,在教院附中实践学习的日子也让我不断
期刊
古语有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二十岁,似乎是一个不起眼的年龄段,古往今来,没有太多的人去评述。但身在这个尴尬年龄的我们,内心充满着彷徨、对未
今夜烟花如此绚烂于寒冷中炸开的一团美丽随着寒风飘荡,又缓缓落下我看着它短暂的绽放归于尘土今夜烟花如此绚烂于半空中传来的声响那么决绝,那么勇敢仿佛用这最热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