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20例临床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 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门诊建卡并在本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0例设为观察组, 选择同期不存在糖尿病的妊娠孕妇20例设为对照组。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中孕妇的剖宫产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异常、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围生儿合并巨大儿、胎儿窘迫、早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危害大,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率;母婴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一总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其在妊娠期妇女中的发病率为1%-5%。近年来,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转变,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本身并无明显症状, 但对母婴儿健康都有较大危害。因此, 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6.2±2)岁,孕周36-39周,平均孕周(36.1±2.1)周,孕前均无糖尿病史。同时随机选取20周例无糖尿病的住院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25.8±1)岁,孕周37-41,平均孕周(38±1)周。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孕周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诊断标准:根据2010年国际妊娠糖尿病研究协会推荐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75gOGTT空腹血糖≥5.1 mmol/L;餐后l小时血糖≥10.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5mmol/L,任意一点血糖值异常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l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 由于其可导致严重的母婴并发症, 已越来越受到广大产科医生的关注。妊娠期胎盘能分泌雌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等抗胰岛素物质。随着胎盘生长抗胰岛素物质分泌增加,妊娠后期胰岛素需要量明显增加,如果孕妇原来仅有限的胰岛素储备功能,则无法适应这种需要,出现孕妇体内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以及胰岛素相对不足,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然流产增加。高血糖水平可以严重抑制胎儿正常发育, 甚至停止发育, 导致自然流产。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均可引起微血管病变, 使毛细血管壁的基底膜增厚, 最终导致妊高征发病率的增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羊水过发病率增高,一方面与羊水中糖含量增加, 从而刺激羊膜分泌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与胎儿血糖升高所引起的高渗性利尿导致的排尿增多有关,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由于血糖升高,有利于致病菌的生长,因此阴道的病原微生物可通过上行感染导致胎膜早破发生。表一证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胎膜早破、羊水异常等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  妊娠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时导致胎盘血流量下降,组织缺血缺氧,易发生胎儿窘迫。同时母体高血糖,葡萄糖通过胎盘转运到达胎儿体内,而胰岛素不能通过胎盘,使胎儿处于高糖状态,刺激胎儿胰岛细胞的增生,产生大量胰岛素,活化氨基酸转移系统,加快蛋白质、脂肪合成并抑制脂肪分解作用,促进胎儿组织蛋白质合成,使脂肪及糖原在胎儿各组织中沉积增多,导致巨大儿。巨大儿给分娩造成严重困难, 常常因为难产而引起新生儿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头颅血肿等。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分娩时机在于:血糖控制良好,孕晚期无合并症,胎儿宫内状态良好,应等待近预产期终止妊娠。若血糖控制不满意,伴血管病变,合并重度妊高症、严重感染、FGR、胎儿窘迫,应及早了解胎肺成熟情况,尽快终止妊娠。若胎肺不成熟,可羊膜腔内注入地塞米松10㎎促胎儿肺成熟后终止妊娠。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健康有较大危害,所以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加强孕前健康指导、孕期检查、宣教,做好孕期管理,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培丽.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早期干预对母婴的影响. 临床医学,2011,31(3):81-83.
  [2] 王美记, 牛健民, 温济英, 等.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广东医学, 2009, 30(6): 900-901.
  [3] 郝淑芳. 18 例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及管理. 中国妇幼保健,2007, 22(13): 1859-1860.
  [4] 詹洪晶.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32 例临床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2013, 51(29):131-132.
  [5] 张国萃. 妊娠期糖尿病74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3):5441-544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9例临床拟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进行腹部彩超检查,观察肠系膜淋巴结并记录其形态、大小、数量及血流信号。结果: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肿大,以低回声为主,边缘光滑,主要位于脐周围及右侧腹部。结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有较典型的超声表现,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高频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助产护理干预对于高龄产妇分娩的作用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水电四局西宁中心职工医院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7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与研究组(助产护理干预组),每组各37例。结果:通过护理之后,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引导助产率、产程、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等各方面的数据,研究组产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高龄产妇,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前提下采用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β2-MG、P、BUN(2.82±0.20,1.68±0.54,23.44±5.47)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4.66±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20d为一个疗程。采用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l2012年12月在本院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45例,分为非鼻饲组、一般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根据吞咽功能的实际情况和吸人性肺炎的情况视为标准对3 组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非鼻饲组吸人性肺炎发生率为80.0%(8/10)一般护理组为26.7% (4/15),综合护理组为10.0%(2/20),一般护理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ER、PR、Ki-6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回顾分析了11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石蜡标本中ER、PR、Ki-67的表达,并对其组织学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ER、PR、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2%(96/114)、76.3%(87/114)、91.2%(104/114),ER、PR在在中-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高分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经手术或者病理检验确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分层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阴道超声检查,对照组实施腹部超声检查;对比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诊断符合率82.50%(P0.05,具备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1.2.1 仪器设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硬膜外给药在剖宫产术中预防寒战及牵拉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 I~II级行择期剖宫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A组患者在行麻醉时加入小剂量右美托咪定,B组患者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发生寒战和牵拉痛的情况。结果:A组产妇发生寒战和牵拉痛的比率明显较B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导致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性因素.方法:以45例2012.6.1.~2014.6.1.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为研究对象,对该现象发生的诱导因素妊娠结局治疗方法和成效及其分娩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主要是由生殖道感染胎位异常和引产流产史导致;比较孕周在25~34周与孕周在34周以上的产妇的并发症和围产儿死亡率,前者均要明显高出许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阴道助产术与剖宫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诊治的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产妇82例,按照不同分娩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产妇予阴道助产术,研究组41例予剖宫产术,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原因、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原因-脐带缠绕、胎膜早破例数均少于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