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nquan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使教研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过去,我们投入很大精力的课例教研活动,虽然促进了教师的能力提高,但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来说,作用十分有限。为了突破这一瓶颈问题,我们尝试走“课题教研”之路,以实现教学改进、满足基层教师的教研需求。
  
  “课题教研”的理念解读
  
  “课题教研”,是指采用科研的选题方法,运用教研的组织形式,以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立足改进教学实践,解决教学现实问题的、小专题跟进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其基本要求是“立足解决学科教学中微观、具体的问题”;基本方法是将“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计划实施统筹安排”;工作思路是“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最终追求真正意义的教科研一体化”;终极目标是“通过一线实践者体验研究的过程,构建教研员与教师的研修共同体,实现教研文化构建与专业发展的目标,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可持续发展”。
  “课题教研”利于帮助教师将理论学习集中于题目核心、利于使研究过程的所有细节都围绕解决问题而展开,其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实践借鉴价值,即“课题教研”的成果可以主观为自己(解决具体微观问题),客观为他人(具有普遍指导价值)。
  
  “课题教研”的实施策略
  
  “课题教研”理念的实施,需要依托同伴研修实践活动开展。在教研课题确立的同时,课题组核心成员、专家顾问团队、实验校干部教师等多层面人员构成的研究团队同步建立。
  1.缜密完善的研究思路
  第一,研究者要立足调研,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炼,选择有价值的热点问题作为课题研究内容。
  当前,“问题即课题”理念已经为教师接受,但如何将困扰广大一线教师的琐碎问题梳理、提炼成具有研究价值的教研课题呢?以语文学科为例:通过大量的听课、调研,我们发现小学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这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积累和语文实践能力的形成。为改进阅读教学现状,区教研员和部分学科骨干教师亲历课堂,每人提出15个以上导致阅读教学低效的问题。然后,我们共同梳理、分析、提炼出3类、21个问题作为研究选项,其中有学生能力类,如质疑能力培养、朗读(诵读)能力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自主获取文本信息能力培养等;有教学策略类,如阅读教学中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设计、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阅读教学中的差异性教学等;还有教学模式类,如不同体裁文本的教学模式研究、不同年段的阅读课堂模式研究等。
  第二,围绕课题的主旨,组建研究团队,通过组织多层面人员参与、体验主题培训,逐步形成共同的愿景目标。
  针对小学阅读教学现状梳理出诸多问题后,作为区域教研领航者,我们确立了体现教研特点的学科统领课题——“解析关键教学事件,提高小学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立项后,我们公开发布经过调研提炼出的3类、21个子课题选项,招募自愿加入课题研究的实验校和教师。同时,我们围绕选题方向、研究基础、研究目标及策略、实施步骤与保障等几方面内容,组织课题培训,在研究初期建立起具有共同愿景目标的区域、校本两级课题研修团队。
  第三,在课题组统领下,团队成员立足学科、学段特点分解个人研究专题,并围绕专题组织系统的、跟进性的课例研究活动。
  教研课题倡导“聚焦课堂的行动研究”。具体研究过程是围绕课题做系列、跟进性的课例研究,从课堂教学设计研磨—课堂教学实施观察—教学效果反思评价等团队研修活动中收集、提炼体现理论与实践对接的教学个案。
  第四,总课题组适时搭建平台,通过多元互动的同伴研修活动进行资源共建,同时体现总课题对子课题研究过程的统领性指导。
  阅读教学的课题确定立项之后,作为研究交流平台的公共邮箱和课题博客应时而建,这里既是团队成员探讨问题、交流心得的地方,也将是课题研究的资源库。
  2.跟进性、系列性的课题研究
  “课题教研”是立足课堂教学改进的行动研究,要求研究者善于制造和捕获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事件,努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快乐感和课堂教学质量。“课题教研”强调跟进性、系列性,力求从某一方面寻求突破。课例研究的流程为“两步六环节”:第一步:课前设计(备课、磨课)→课中实施(听课、评课);第二步:反思获取→简明提炼→理智阐释→形成个案。
  从一次课例研究的流程看,“课题教研”比常规教研多出后面四个环节。从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看,“课题教研”的跟进性、系统性特点,决定了每一次课例研究活动都将成为下一次研究的基础。“课题”引领下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将会形成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态势。
  
  “课题教研”的四级体系和三种模式
  
  经过几年实践探索,我们将指向课堂的“课题教研”活动系统归纳,提出了“课题教研”的四级体系和三种模式。
  1.“课题教研”的四级体系
  一级课题:区域统领性教学研究课题。指教研室统领全区各学科教研方向的课题。如“解析关键教学事件,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二级课题:区域学科教研课题。一是指体现学科教学研究重点的课题,如“解析关键教学事件,提高小学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二是指体现学科各学段教学研究重点的课题,如“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字词教学”、“中年级学生阅读质疑能力的培养”、“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等。
  三级课题:校本学科教研课题。指参与学科课题研究的实验校负责人,结合本校教学实际情况,分解出具有针对性的校本学科课题。如某校本选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良好语感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体现出校本语文课题的研究重点,属于三级课题范畴。
  四级课题:教师个人课题或专题。指教师在校本课题统领下,立足自己的课堂问题确定的研究课题(或专题)。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良好语感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这一校本课题下,各年段教师可以分解出“低、中、高各年级学生的语感培养目标研究”等个人研究选题,属于四级课题。
  2.“课题教研”的模式
  第一种:独立承担式。指研究者在具有区级及以上机构申请立项的教研课题,其属于主持课题研究。
  第二种:上挂实验式。指立足区域现状选择参与市级以上教学研究机构或业务主管部门牵头的各级各类课题和项目研究,其属于参与课题研究。
  第三种:下沉参与式。指教研室结合各学校的课题方向,安排学科教研员深入学校做捆绑式课题指导,全程参与并介入学校课题研究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活动,及时发现成功经验,适时提供学科专业引领的工作模式,其属于指导课题研究。
  “课题教研”的三种教研模式虽各不相同,但实施过程中并不孤立推进。实践中,应该始终坚持两个目标:一是改进课堂教学;二是促进教师发展。努力实现三个畅通:多层面的课题交流平台畅通;多层面的课题资源互享通道畅通;多角度课题成果加工途径畅通。
  
  “课题教研”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课题教研”要体现大问题统领、小专题落实。所谓“大问题”是指统领性课题,一般需要较长时段才可能完成。所谓“小专题”是指在统领性大问题中分解出来的、体现为学科的子项目研究,或者是指基层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分解出的校本课题或个人选题。
  其次,实施“课题教研”要“治其末、揣其本”。“课题教研”需要教师立足课堂,在研究中重视“治其末”的教学改进、做经验性的个案积累。“课题教研”强调研究者重视将实践体验与相关的教育理论和学科教学论做适度对接,通过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的“揣其本”过程,围绕研究主题积累系列经验、提升教学认识。
  第三,课题教研的成果区别于传统的科研成果,它应该首先表现为教学工作的改进,而后才是文字的表述。基于这种认识,课题教研的成果可以表现为点滴经验或感想的随笔、杂文、案例;可以表现为有一定累积的经验总结、教育故事;可以表现为经过提炼加工而成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再有,各种体现课题鲜活过程的研究计划、实施方案、活动纪实等都可以认定为“课题教研”成果,供同行分享。
  在近几年来的教研实践探索中,“课题教研”已经成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师学习能力、提升教研文化层次的有效途径。“课题教研”引领教研人员摆脱旧有思维方式的禁锢,促进扎实研究品质的形成,从而积淀出内涵更为丰富的教研文化,最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编辑 王宇华
其他文献
2008年6月,“巨人杯”首届全国中小学生听说读写大赛创办,初赛就一举突破8万人;2009年10月,“巨人杯”第二届大赛立意更新、题目更活、声势更大,初赛26万人、复赛8千人,北京1
个别教育计划,增强教学的科学性    个别教育计划是落实资源教室方案中最重要、最核心、最有效的教学策略。学期初,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包括班级教学实施计划、小组教学计划、个别补救教学计划、家庭社区教育计划。根据不同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和存在的困难,制定不同内容与形式的个别教育计划,给予适时适度的训练和辅导,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我校个别教育计划策略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  尊重
<正>传统教学中,文化史的地位往往排列在政治经济史之后,由于教学时间、教师认知等因素的限制,有时只是对其内容进行一般性的介绍。而从近几年高中会考、高考的命题看,元杂剧
“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不少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在思考、探索、实践着这个问题。  “教育是人性生长的领域。想让儿童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给他什么样的教育。给儿童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给他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学校是儿童的精神家园,这里是很有趣的地方,这里有老师的关爱,这里的每个儿童应该都能获得自我效能感。”  “教师是集放飞者与引领者、点燃者与对
中指出:“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发挥人格魅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助推力.“朝阳区教师心
在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特殊教育独立成章,这在建国以来历次国家有关教育发展战略中是绝无仅有的。《纲要》对全国特殊教育发展进程、指导思想、办学方向、办学宗旨、办学目标、根本任务都作了明确规定,并把特殊教育列为教育事业的十个重大建设项目之一。这表明了国家对特殊教育的极大关注。  目前,就北京市来说,不仅各区县的教育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提出,义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我校领导班子在学习《纲要》内容、领会《纲要》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区教委提出的“三个聚焦”,进一步明确了完成基本任务的路径。    学校工作向教育教学聚焦,优化育人环境    教育教学工作处于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学校管理、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的思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特色学校建设迅速升温,成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
1943年冬天,旷代学人陈寅恪在燕京大学为中文系开课“元白诗”,第一讲《长恨歌》,首先讲杨玉环是否以处女入宫。当时话剧导演孟斧久闻陈先生大名,想去旁听。当被告知陈先生的这节课内容是杨贵妃入宫时是否是处女的问题时,他觉得无聊,放弃了听讲的机会。当然,陈先生不是哗众取宠、赚取眼球的虚伪学者,他是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抽丝剥茧,回环深入,最终带出唐代婚姻制度这一严肃课题。陈寅恪一直主张研究历史要大处着眼,
一、大学生初次违法行为的心理特征rn1. 需要心理.导致大学生初次违法行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自身需要的偏斜,追求享乐的需要.这种需要一般都是比较简单、幼稚的,比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