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lis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孩子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发现性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性学习,是使孩子身心获得自由(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的学习,是生活体系而不是学科体系。因此,学习活动应以幼儿为主体,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和交往中的学习。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促进幼儿主动活动的“引路人”。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器”,而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教师的责任不是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幼儿,而是指导他们去活动、去探索、去体验、去发现。“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自己学习”。
  激疑与猜测
  “疑”就是幼儿原有的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的矛盾,教师要善于抓住矛盾,利用矛盾激起幼儿的疑问,鼓励幼儿猜测答案和结论,让幼儿在渴求答案的心理状态下开始探索。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幼小的孩子可以说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因而它是生成活动中主题内容的重要来源。
  顺应幼儿的好奇心,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帮助他们创设活动的环境,所得到的教育效果是在其他教学活动中难以达到的。事实也正是如此。在接下来的让幼儿做水果篮送给生日娃娃的活动中,孩子们表现的都非常踊跃,一个个自告奋勇,有的说是送苹果,有的说是送梨,有的说是送香蕉等等,然后让幼儿做水果贴在篮子里,这个活动不仅使其好奇心得到满足,兴趣得到保护;而且,还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机会,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了语言表达力。
  操作与尝试
  充分利用环境材料,引导幼儿参与活动,鼓励他们动手操作,运用多种感官,获得直接的经验与感受。它包括操作、实验、种植、饲养、绘画、制作、采集、记录、拼插、构建等活动。
  环境材料的色彩、形象、声响、趣味是吸引幼儿活动的外部诱因,但是有意识的操作探索活动需要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努力将幼儿低水平,无意识的“操作摆弄”上升为有意识的、持久的、主动的探索。
  环境的创设,给幼儿带来了极大的兴趣,平时经常不乐意来园的幼儿来园了,平时天天晚来的幼儿早到了。幼儿每天早晨来园后,就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各个角进行活动,教师的语言指导多用一些“试一试”的语言,让孩子带着一定的目的和问题去活动、去尝试、去发现。
  交流与讨论
  语言是思维是工具。对于幼儿,活动中的语言伴随尤为重要,它可以作为幼儿很多程度的一个标志。因此,应鼓励幼儿互相交流。然而,幼儿园里限制说话的现象很普遍,以至幼儿躲到厕所里去聊天。但是上课时,教师又希望幼儿说话,孩子们却闭口不语,这是为什么呢?怎样让幼儿张口说话呢?
  1.寻找有趣的话题
  幼儿是爱说话的,当没有感兴趣的话题时,他们不想说话,无话可说。“梦”是每个幼儿都有的经验,有的梦可怕,有的梦有趣,有的梦奇怪,有的梦高兴。孩子们喜欢说,有话说。因此,在设计活动中可设计“说梦”活动,“聊天”活动……
  2.采用活泼的形式
  说话的形式影响了幼儿“动口”的积极性,“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幼儿说话的机会与兴趣。为了让幼儿有机会说话,人人说话,应当采用讨论的形式,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幼儿的疑点提出问题让幼儿七嘴八舌议论,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充分思考。
  发现与创造
  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诉幼儿,而是创设情景,组织活动,带领幼儿去寻找答案,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
  “太阳和影子”的活动在室外进行,让幼儿找到花、草、树、木、房子等的影子,幼儿跑来跑去,发现阳光下有影、背阴处无影。“只有阳光下才有影子吗?”一个追问引起幼儿思考,想起灯光、月光、手电光下等都有影子。“有光一定有影子吗?”引导幼儿了解形成影子的条件是“光”和“物”,缺一不可,然后通过画影子,比影子等活动发现了太阳位置与影子位置、长短的变化,这些答案都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幼儿的,而是孩子们通过自身活动发现的。
  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及时把握好课堂,把注意力转向幼儿,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对幼儿提出的新想法或新发现适时分析,而不要扼杀小朋友的一些有创意的新想法。
  参与与体验
  参与与体验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正所谓“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看到的不如做到的,体验到的才是最深刻、最鲜活的”。近些年来,我园有意识地改变幼儿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片面强调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积极引领幼儿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教师们自觉地在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儿童生活体验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进行有效的“体验学习”,使幼儿认知、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
  鼓励幼儿参加活动,与环境直接接触、与周围人进行交往产生情感的体验,萌发有益的兴趣与情感。
  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每个幼儿都具有独立的人格。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幼儿,让他们感受爱,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当中。尊重幼儿要求教师用自己良好的情绪情感感染幼儿,用亲切的语言启迪幼儿的智慧,用真挚的爱哺育幼儿的心灵。让幼儿主动学习,以幼儿为主体老师进行协助,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教幼儿学,老师说幼儿听,把教师的想法生搬硬套给幼儿,把幼儿教育成一模一样的,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要鼓励幼儿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幼儿。教师只有在坚持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挥自己在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激疑与猜测、操作与尝试、交流与讨论、发现与创造、参与与体验可以同时交叉使用。一次活动运用几种方法,但不一定每次活动要用各种方法。这些方法是激励幼儿主动活动的好方法,但不是全部方法。“教”有法,但无定法,每个教师都可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和创造更适用自己、更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常州市花园新村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创新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少不了创新精神。创新一般包含着三个重要的方面:更新、创造新事物和改变,而教学方面的创新主要包含教学理念的更新、创造新的教法以及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等。  长期以来,我国在数学教育方面,家长以及老师往往会走入“数学学得越难越好”这一误区,这也是被应试教育逼迫所致,于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拓展、创新意识培养难免被
  
课堂上,山羊老师问同学们:“在一个四方形的湖边种树,每边种10棵,最少可以种几棵。
郊游有什么好的,坐车就要两个小时。要是不用坐车就好了,我们提议步行去,  你看怎样?
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打羽毛球,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做游戏,而我却对课外书情有独钟,书是我的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五岁半时,我已经认识了很多的汉字,这与阅读课外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小时候的我,总喜欢依偎在妈妈的怀里,闻着妈妈的香味,边听着故事边看书……后来,就变成我拿着书念给妈妈听了。  周末,我常常到书店里看书,增长见识。记得有一回,听到爸爸妈妈说要带我到书店看书,我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每当我唱起这首歌,都觉得特别幸福,因为我也有一个好妈妈。  妈妈是我生活上的大管家。为了把我养得壮壮的,妈妈经常给我做好吃的。鸡腿、牛排、“骨肉相连”……只要是我爱吃的,只要是有营养和对我的成长有帮助的,她都会像变戏法一样变出来。天冷了,她总是唠唠叨叨地叫我添衣服;天热了,她总是在我的书包里放件衣服备用,生怕我出汗了没衣服换而感冒。为了让我有强壮的身体,老妈
小猕猴皮皮一动不动地盯着本子快5分钟了。  他的一反常态引起了笨笨熊和乖乖兔的注意。他们跑过来,好奇地往皮皮那本子上一看,更摸不着头脑了:本子上写着“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什么像什么,一种事物像另一种有某种相同特点的事物,这是比喻句呀,还有什么可探寻或挖掘(wā jué)的呢?  这时,皮皮说:“这样写景有点平常,很多人都会这样写,我们能不能用跟景物说话的形式来写景呢?”  笨笨熊觉得奇怪:“说话的
开学初,我带了一个新班级。刚接手,就有同事提醒:“这个班,难教呀,有几个捣蛋分子,软硬不吃,尽给班级添乱。”添什么乱呢?据说,不过是上课睡觉发出声音,随口提一些让人发笑的问题,引全班注目,当然,还有,每次考试都红灯高挂。  不是每个孩子都优秀,这一点我早就清楚。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只要引导得好,总会让他们醒悟。我满怀信心,只要付出爱,付出真心,付出努力,就一定会使他们有所改变。  小禹,离婚家庭
今天朗诵比赛,嘿,我得了第一!
期刊
圣诞节到了,圣诞老人又开始忙着给小朋友们送礼物了。今年给大家送什么礼物呢?你瞧,他的大口袋里藏着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可是,只有通过口袋中的迷宫,才能拿到金钥匙。小朋友,试一试吧!  哪条更长  两个图中分别有一只猫和一只狗,如果用两根绳了分别沿着它们的外轮廓(也就是红色的线)田上一圈,哪条绳了更长些?  剪与拼  这五块硬纸板奇形怪状,可是,每块纸板剪一刀,变成两块之后,可以再拼成一块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