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渗透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lei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中央决心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教师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学生的心理保健工作。素质教育的本质是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而全面发展的前提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主动发展反映在外语学习上的心理问题为:自卑、为难、怕苦、怯弱、自娇、自满、敷衍、固执、冷漠等。因此,关注并研究学生本身,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对于我们有效地实施英语教学,找出最优化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自信心理;健康心理;意识心理
  【作者简介】郭金枝,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中学。
  一、自信心理是学好外语成功的起点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学生也会因性别、性格、气质、兴趣、家庭环境、社会、学习基础等诸多因素而显示出个性的差异。学习必须从不自卑开始,有了学习外语的自信心,相信落后只是暂时的。要增强学习外语的自信心,就必须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如何为学生提供在外语学习中尝到成功乐趣的机会,就成了外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和研究的问题。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英语教师,在十几年的英语教学探索中,我认为搞好课堂分层教育,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此,我常常把五十几人的班分为十几个四人小组,每组由一名优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差生组成,优生充当中等生的老师,中等生做差生的老师,重点指导他们如何预习、互帮、课堂合作讨论和课后巩固的方法。每堂课前的五分钟是学生的英语才艺表演,以小组为单位,内容可以是已学的对话或课文,或是提前预习的内容,也可以是改编的语言情景,每堂课一组,依次轮流,并当堂点评以资鼓励,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在这个活动中,平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会有意外的不俗的表现,尤其是在口语上及才艺上让全班同学刮目相看。每个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之下,哪组都不甘落后,表现得很出色,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及合作精神,更增强了学习外语的信心。
  在课堂提问时,我又按问题的难易度来设置,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尽可能回答出,让他们感到成功的乐趣。即使有答不出的现象,我也不随便批评学生来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对后进生,我总是时刻注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励他们的点滴进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学活动中,我尽量为学生多创造让他们获得成功的条件,让他们不断地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是增强学习外语自信心的关键。
  二、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的健康心理
  现代的学生面对新鲜的事物时,有强烈的求知欲,且接受能力强,如学英语、电脑。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有急于求成的心理。而学习任何一门新知识,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登天。俗语说“欲速则不达”。青春期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理想和憧憬,怀有抱负和创意,对外语学习长期性、周期性及将会遇到的挫折程度认识不足,往往急于求成,当出现现象、期望与结果不一致时,更容易出现丧气和自卑心理。矫正自卑的心理,要求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不仅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要大胆地表现自己,在自己有能力干好、又有把握干好的事情上,在自己独有的强项方面作好准备,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面对学生的这种普遍心理,在英语教学中,我除了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外,更重要的是建立长期的检测、考核过程和完整的评价系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得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实践中,我把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表演、作业完成、参加竞赛等各项指标纳入检测过程,各项能力、口语、听力、笔试都纳入评价系统,让每堂课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成功点”,一个学期后摘取自己英语学习的“果实”。这种做法,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动力,更了解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单凭一时的兴趣是学不好的。同时,这种思想也会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去,成为学生长期学习的意志力。
  三、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健康心理
  现在的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就养成自娇、自满的心理,生活上讲享受,学习上怕吃苦,视学习为负担,缺乏自觉性,推一推,动一动;当取得一点成绩时,就自满,不想再上一层楼;当遇到一点困难挫折时,就退缩,不想再坚持学习。这就是缺乏坚强意志力的表现。意志力是克服一切困难、挫折、失败而获得成功的保证。因为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都要克服重重困难,经历各种挫折和失败,都要付出艰辛和汗水,没有百折不挠的毅力是不能成功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毅力,是教师必须探索和经常注意的问题。成功面前不骄傲,失败面前不气馁,都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健康心理,没有遭受过生活磨练的这一代学生更难做到这一点。心理学表明,一些成绩好的学生,成长道路过于一帆风顺,受挫折的能力很差,一旦失败,容易走极端。同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长期受阻碍过多,如果老师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效果会很好的。在英语教学中,我正是掌握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现象,进行目标分层管理,即在听课、练习、作业、背诵、听写、考核等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同学的难度、要求都有所不同,让英语成绩好的学生有时也感受到“自己的无知”,让基础差的学生也常常想“英语也挺容易的”。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老师对待不同学生的尺度、分寸都要恰当,让每一层次的学生“跳一跳”均可摘到不同的“桃子”,能飞则飞,能跑则跑,最终形成有所得——信心足——再求学的良性循环的健康心理。
  四、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意识心理
  21世纪的人类社会将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人才的竞争已处在各种竞争之首,尤其是外语能力的滞后,直接影响着其他竞争的优势。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在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形成各种心理。这些社会因素也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心理,使他们对学习、升学、就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何正确地看待或处理这种情况,与人的心理健康与否极其有关。现在的大部分学生由于其条件的优越,大部分在家中充当“小皇帝”角色,他们普遍的心理都认为自己很优秀,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都有一种一争高下的竞争意识,这很好,但他们缺乏正确的竞争方法,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竞争心理,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教师在鼓励学生竞争的前提下要让学生明白:竞争是在平等条件下的竞争,需遵守同样的竞争规则,竞争的目的不仅仅是取胜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要努力,要避免學生因竞争产生的过度自信或过度自卑、嫉妒等不良心理。在英语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竞争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人人参与,比书写,比胆量,比表演,比猜谜,比朗诵,让学生当裁判,让他们自己决定胜负。竞争时,彼此要严格遵守竞争规则,如舞弊、不公正等现象发生时,提出严厉的批评,让学生从小培养“靠自己努力得成功”的竞争心理,而不是靠其他一切不正当的手段。   五、消除个别差异的心理障碍,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个别差异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受后天影响而形成的,体现在智力、气质、性格、情感和其他个性心理特征上。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更容易形成学生的个别差异。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学习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并进而出现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现象。克服个别差异的基本方法是因材施教。教学中,按班上大多数学生水平施教的同时,还要兼顾两头,要善于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耐心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许多语言学家指出,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好消除个性差异对学习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辅导与谈心去了解后进生,真诚地爱护和鼓励他们,从而消除他们的种种心理障碍。
  六、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学生通向成功的桥梁
  爱是师生关系融洽的起点,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真心诚意地关心爱护他们,尊重他们的个性,便会常常激发出健康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了解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活动上,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个性特征及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矫正他们不健康心理障碍入手,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排除杂念,走出心理误区。
  如果说以爱心、诚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是为人师之道的话,那么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学艺术又是学生走向成功的一座桥梁。教师用自身高尚的品格、健全的心理,先进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幽默风趣的语言,以情激趣,以爱激学。上课时赞赏的目光,亲切而自然的微笑,适时的点头,真诚的问候,巧妙地用各种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等,会使枯燥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可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提高他们的英语素质也就有希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相信学生人人都能学好外语。具体要从两方面为师生的情感交流打好基础。首先是仪表、言行的良好示范作用。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向学生传达出不同的信息,教师要表現出对教育的信心和责任感;处事耐心,对人公平,不迁怒,不急躁,不大声呵斥学生,注意语言和语气的恰到好处,从而给学生以良好的师表形象。其次是体谅学生,信任学生,尤其是体谅差生的痛苦:家庭的冷淡、社会的嫌弃,如果教师不爱,他们的情感难有正常的出路。因此,让优、中、差生都能体会到老师的关爱,从情感上接受教师,点燃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之火,这是学好外语的起点,也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心理组织起着稳定课堂秩序、调节课堂气氛、增大课堂活动量和提高课堂效率等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行的,也是可行的。这种协同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更重要的是有了这种健康的心理之后,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会正确解决许多问题,促进他们更好地生活和学习。只要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我们的英语教学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吴逊.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0(34):10-12.
  [2]黄仲强.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都市家教月刊,2013(8):19-20.
  [3]缪晓菁.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14 (59):92-93.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而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课堂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在英语教学中到底如何正确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笔者就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导入新课教学从四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新课导入;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作者简介】
【摘要】故事因其丰富的情感,生动的情节,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和学习语言的认知特点,故而成为儿童成长的“精神伴侣”。有效的故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能给小学英语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在英语故事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故事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创设故事情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挖掘故事文本,培養学生的语言能力;延伸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文化品格。  【关键词】故事教学;核心素养;思维品质;文化品格  【作者
【摘要】一直以来艺术类的学生在英语方面处于劣势,是高校艺术类学生进一步深造学习的障碍,英文电影是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的教学素材,结合艺术生的实际需要,鉴于许多学生都很热衷于观看英语电影以此了解到了英语的相关知识。本文就从艺术生的特点出发,结合英文电影潜在的教学价值进行阐述,以调动和培养艺术生的外语学习兴趣为目标,探索分析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校艺术生;英文电影;听说能力  
【摘要】“英语流利说”作为一款口语学习应用,深受学习者的青睐。本文在介绍该应用功能特点的基础上,对当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以期探讨其在口语教学素材,课堂教学实施,以及课后评价监督等方面对于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英语流利说”;高职口语教学;辅助  【作者简介】乔万俊(1991.12-),女,陕西西安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文学硕士,研究方向
【Abstract】This paper consists of two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is about the 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is poem. In the second section I attempt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subject of this p
【摘要】在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落实的大背景下,小学英语绘本开始广泛的应用到英语课堂当中,并成为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英语绘本阅读,能够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消化和理解知识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黄桂楼,江苏省高邮市实验小学西校区。  英语阅读教学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阅读教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学生
【摘要】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今天,英语开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可否认,英语教学能够保障我国在国际社会竞争的过程之中获得更多的优势,为为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提供更多的依据。从目前来看,世界各个国家以及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越来越频繁,同时这一现实情况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因此在英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学习形式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出现的新英语和旧英语的划分区别。本文站
【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世界各行各业、各大领域无不走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教育亦是如此。英语作为全球一直以来的通用语言,世界各国也在不断重视国家教育中英语学科的发展。我国英语学科教育已然成熟,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信仰,也需要文化的创新。随应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对比我国各学校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与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教学思想,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所出现的问题也是尽不相同。所以,唯有对应新的教学方针,深
【摘要】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不仅包括课堂上的知识讲授,还包括评价、反馈等过程。在评价环节中最基础的就是教师评价。在目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教师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忽略的。教师评价是其他评价的基础,教师的评价对学生仍然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者必须具备的四项基本技能。也是教师教学中非常重视的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有意识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不只关乎语言知识的教授,更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既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作者以一节对话课探讨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旨在为小学一线英语教师提供范式和思考。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王昕珏,成都蒙彼利埃小学。  一、什么是英语核心素养  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者相互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