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和爱点亮人们的眼睛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x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2岁的苏中记得,2008年9月23号,患葡萄膜炎的他在家人的搀扶下摸索进了又一间眼科诊室,开始了又一次眼底检查。
  抬头——睁眼,灯光又一次照进他仅存的一只眼的眼底。
  一个温和的声音轻轻响起:“你的眼睛有治愈的希望!”
  全身一颤,苏中似乎看到了光明。
  这个带给他希望的人,就是我国著名眼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杨倍增。风雨数十年医学路,杨倍增用“医者父母心”的热血柔肠,用一个智者的执著追求,无数次点亮了患者绝望的眼睛,不再让他们的眼泪,滴落在看不见的脚下……
  
  ■ 专啃眼科中的硬骨头
  
  1957年,杨倍增出生于河南省濮阳县一个农民家庭。
  1977年,杨倍增考入河南医学院,毕业后在该校附属医院眼科工作。1984年,他成为该校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眼外伤专家张效房教授,开始对葡萄膜炎进行系统研究。1987年,他考上广东中山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继续研究葡萄膜炎。
  
  葡萄膜炎是一种常见致盲眼病,被称为眼科里的“顽症”,一直被世界医学界称为“眼科中的硬骨头”。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在读博士研究生期间,杨倍增经常是早上进实验室,晚上才出来,深夜一两点去屠宰场取牛眼,早上8点钟准时做实驗。休息时间,他经常泡在图书馆……
  杨倍增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中山大学眼科中心挽留下来,直至2008年被重庆市作为优秀专家引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不负众望的他,已有三本厚重的专著:1998年与导师李绍珍合著60余万字的《葡萄膜炎》,2004年独自完成143万字的《临床葡萄膜炎》,2009年独自完成254万字的专著《葡萄膜炎诊断与治疗》。
  用智慧和勤奋的步点,杨倍增在葡萄膜炎研究的道路上奔跑,他先后五次赴国外深造,所带领的葡萄膜炎研究团队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他成为我国唯一入选国际葡萄膜炎研究组的专家。
  
  ■ 甘当光明的使者
  
  目睹患者的境况,杨倍增的心灵,每每受到强烈的震撼,怀着“医者父母心”的热血柔肠,在诊室中,他常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把一屋子的病人逗乐,用权威的态度为远道而来的病人准确诊断病情,用自己深沉含蓄的方式关爱着他的病人们。
   “我曾经认为自己已成为社会的垃圾,家庭的累赘,是杨教授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来自福建福州的52岁患者苏中,已经三次来重庆找杨倍增治病。为了治愈葡萄膜炎,他走了全国很多大医院,但治疗效果都不理想。由于病情恶化,他的右眼已被摘除。和记者谈到激动处,他的左眼溢出了泪水。他摘下墨镜,取下假眼球擦拭,右眼眶空空的。
  右眼被摘除后,2007年2月,苏中的左眼也出现葡萄膜炎症状。2008年9月,经人介绍,他找到杨教授,经过近一年的药物治疗及并发性白内障手术后,不仅保住了左眼,而且视力从0.1升到了1.0。他激动地说:“我的生活能自理了,还能帮助家里做点事情……”
  一位年轻的高校女教师患葡萄膜炎后,因对治疗丧失了希望,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经杨倍增治疗后,她重见光明。说起杨教授,她充满感激:“我就像一个溺水的人在生命奄奄一息的时候,被一个人拉上了岸……”
  一位来自新疆的葡萄膜炎患者在治愈后,他和母亲乘两天两夜的火车带了葡萄干来感谢,老大娘握着杨教授的手泣不成声:“感谢您救了我的孩子!救了我们全家!”
  “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们对您爱得深沉。”一位病人改写艾青的诗,表达了对杨倍增发自肺腑的感激。
  来自患者的真情感恩,让杨倍增时刻处于感动之中。他说:“我的生命不再属于自己,而属于全体葡萄膜炎病人。”病人们常常握着他的手说:“杨教授一定要保重身体,因为您的身上,系着我们的期望。”
  
  ■ 点亮思维的眼睛
  
  “人与人的差别在思维上,要想获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2007年的一天,广州美术学院的一间大会议室里,杨倍增的话掷地有声。台下,座无虚席。
  上台前,组织者问杨倍增:“您看是讲45分钟还是1个小时?”言下之意,是担心杨教授由于“专业不对口”,讲不了多久,台下这些学生就会跑掉。
  谁知这个看似与艺术无缘的医学教授,却让艺术院校的学生为之倾倒。原定1小时的讲座,他整整讲了3小时。
  近年来,杨倍增以《思维·艺术·人生》为题,进行了数十场讲座,听众遍及全国。
  一位治眼病的医生,为什么要去讲思维、话艺术、谈人生?杨倍增沉吟半晌告诉记者:“我要点亮人们思维的眼睛。”
  正是因为点亮了思维的眼睛,杨倍增登上了研究葡萄膜炎的顶峰。在他的办公室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占据了整整一面墙的书柜,而在书柜里,占据约一半位置的,是一份份病历。
  “病历是一个医生了解病人、研究病情的最宝贵的资料。”早在读博士研究生时,杨倍增就注意到了这个被人忽略的细节。每次诊断完病情,他都要将病人的病历多抄写一份,存档保存。日积月累,他保存下来的病历已有上万份。
  正是凭着刻苦的钻研和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他在专著《葡萄膜炎诊断与治疗》中,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等思想,创造性地提出治疗疾病的四种思维——系统思维、辨证思维、整体思维和唯美思维。一位来自土耳其的葡萄膜炎患者,腿和踝部有两处面积较大的溃疡,在土耳其治疗五年之久仍不能愈合。杨倍增在为他诊治时,看到的不是眼部的葡萄膜炎,也不是腿部的溃疡,而是患者自身免疫反应这一发病的本质。根据这一判断,他采用免疫抑制剂辅以中药治疗,对溃疡部位未作任何处理。两个月后,患者竟神奇般痊愈,已随访六年竟未复发。
  一位患者在书中读到这一案例后恍然大悟:“无论各行各业,杨教授的这一思维方法原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啊!”
  对医学的追求上升到了哲学境界和艺术层面,光明使者杨倍增已不满足于仅仅给眼病患者带来光明,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爱,点亮人们思维的眼睛……
其他文献
“听了爸爸对酒驾的辩解,我不禁有些好笑,其实好些人并不是不懂法律法规,但他们在违反规章时,总会找出一些理由来为自己的违法行为开脱……”  重庆市“中华魂”青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的决赛现场,一号小选手的演讲,让台下的评委和观众全神贯注。  2016年11月26日至27日,重慶市“中华魂”(遵纪守法 从我做起)青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演讲比赛在雾都宾馆·太阳城举行。  这已经是重庆市开展这一活动
在永川区,一个名为“倡导经典诵读,建设书香校园”的大型公益活动,已经延续了4年。这场走进孩子心灵的“经典之旅”,留下了众多感人的故事。    ■ 经典入校    在永川区汇龙小学校门前,“让阅读滋润童年”的金色字牌分外耀眼。二年级一班教室里,40个手捧“经典”的儿童笑靥如花。  “小朋友们,叔叔阿姨们给你们送来了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皮皮鲁总动员》,想不想读啊?”  “想!”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阅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历史纵深和国际国内时代特征出发,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实践、新成就、新经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了科学指南,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
1997年,我5岁,无意间听见爷爷说了三个字——“朝天门”。  我纳闷了,就问什么是“朝天门”啊?在天上吗?  那时,我在镇上小学念书,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小村落,我怎么知道什么是“朝天门”啊。  1999年8月暑假,那年我7岁,第一次来重庆,爹妈到朝天门办事,我也顺便赶车乘船到达朝天门。  当船驶到朝天门码头,我揉了揉朦胧的睡眼,害怕自己看花了眼,只见岸边楼房鳞次栉比,气派非凡。虽说与现在的朝
重庆自贸试验区刚刚迈入实施阶段。在重庆之前,我国已经成立了4个自贸试验区。纵观全球,不少国家的自贸区建设起步很早。因此,关于自贸区建设,国内外有许多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本文特梳理出以下成熟经验,以期对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有所启示。  国内4个自贸试验区建设经验  在重庆等7个自贸试验区获批之前,我国的自贸试验区有4个,分别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方略,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特别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的中坚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新矛盾的情况下,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将为敢担当、有作为的领导干部积极投身新实践、努力解决新矛盾提供制度保障。  从哲学的高度理解新时代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中国特
——作为批量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的主阵地,职业教育体系必将成为孕育大国工匠的殿堂。然而,面对社会认可度不高、实战动手能力不强、晋升空间不足等一系列“瓶颈”,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又该如何发力?  ●解析  民建中央副主席张少琴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须突破四大瓶颈》一文中以中职教育为例,指出了当前国内职业教育尚不能满足发展需求的四大短板:一是社会大众观念上对职业教育仍有轻视,重普教、轻职教问题仍很突出
写下这题目,内心很复杂。  瞅一瞅那束之高阁的缤纷诗集,仿佛在仰望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  曾经夜夜捧读的沉醉呢?曾经笔笔誊抄的激情呢?曾经字字推敲却胡乱涂鸦的断章呢?  在熙来攘往的匆忙中,诗歌似已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  还是有一些片刻,在晕头转向目眩神迷之时,从书桌一隅抽出一本薄薄的诗集——已被我翻得有些皱折了,铅笔、钢笔、签字笔的划痕像我桌上堆叠的“乱物”那般亲切了。是一位“熟人”的集子,从书
当人们出国抢购马桶盖时,你是否意识到,品质革命时代已经到来。  正如经济学家周其仁所說:中国制造面临一场品质革命,先认清者得未来。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应该如何搞好品质革命?  从立足国内质量竞争上升到全球化竞争  从满足标准到满足全球不同消费者需求  全球化时代的竞争,仅仅满足国家或国际标准是不行的,更要满足全球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在市场拓展中我们发现,制造的冰箱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在印
当前,重庆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任务十分繁重,要在实干中解决问题,在实干中实现愿景。  从本期起,本刊推出“实干树形象 实绩惠民生——‘两学一做’特别关注”主题报道,聚焦全市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项工作中的实干家,讲述一线干事创业、实干为民的感人故事,展示全市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的生动场景,记录新的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实践进程,勾勒民生“获得感”“幸福感”的美好画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