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颓世境下的振己之作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0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魏晋时期大概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颓废的时期,魏晋文学也多染此风,少有健朗之气;而细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却不难发现,在普遍弥漫颓废气息的社会场景中,竟也暗涌着一道生命高歌的“清流”。当然,魏晋气息积重难返,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自然懒得去干涉别人,更无意于振奋消颓世境,因此,《兰亭集序》只是一篇消颓世境中的“振己”之作。
  【关键词】魏晋时代《兰亭集序》颓废振己
  
  魏晋时期大概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颓废的时期,以西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为代表,啸聚竹林,饮酒赋诗,蔑视世俗,传达出令后世失意文人最为倾倒的气息。西晋既往,文人如过江之鲫,重建东晋偏安政权,又把此种靡靡气息一股脑地搬到了江南。本是繁华烟柳地,平添几分升平气。吟风啸月,山林欢聚,扪虱阔谈,消颓之风不息反盛,遂使王谢之族才俊清音遽成绝响。
  魏晋文学也多染此风,少有健朗之气,论者谓“魏晋文学唯建安风骨、陶潜一二而已”,其说大致无误。只是再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便不难发现,在普遍弥漫颓废气息的社会场景中,竟也暗涌着一道生命高歌的“清流”。
  先看王羲之笔下江南暮春景色:“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虽不如丘迟笔下“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般春天气息之热烈、急切、旺盛,但也可见春气涌动。清幽高雅之情境自是无法摆脱社会影响,但也远别于魏晋时期一味卧倒松下袒腹竹塌的逍遥;不见宽大的衣袍,不见不着罗袜的赤脚,不见五石散发作的狷狂,有的只是文人雅士清流边的一觞一咏,王羲之还是为后人真实地再现了自己眼中清幽高雅之境。在世风低迷、玄学盛行的魏晋时代,这种清幽还是令人精神一振的。
  再看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奇怪的现象——“兴尽悲来”、“乐夫天命复奚疑”。贤士盛会,景幽人雅,转瞬即逝,自然免不了生出无穷悲情。王羲之自然也未能免俗,但十分可贵的是,他能够对社会上怀抱各种生活态度的人有清醒的认识,看到他们感情变迁的轨迹。别人看到了生命的尽头,王羲之则是把眼光放在了生命的两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完全可以有另外的解读——“死是一个无需思考的过程”,因此不必为这个必然要发生的过程劳精费神,更无须为这个谁也无法逃避的结局而伤感失意。有人看“死生亦大矣”看到的是“死”,我则是看到王羲之偏重在“生”。耽于“死”,才是让人真正的哀痛(“岂不痛哉!”)。放荡不羁的嵇康也好,纵酒使性的刘伶也好,穷途痛哭而返的阮籍也好,无论哪种生活态度和方式都不能逃脱宿命的清算。既然如此,又何必折磨自己,消磨时光,愧对人生中每一次难得的良辰美景?我们看到:这不是一种及时行乐的消极作为的态度,而是参悟人生后清醒欲有作为的姿态。可以肯定的,王羲之也早对消颓世境有过认真的思考,他不过是借此聚会之际来显示自己的人生态度罢了。当日与会、为王羲之所称“群贤”的孙绰、李充等人早已风流云散,不见影踪,只有王羲之能够名留后世,难道说与他这种对人生的清醒认识无关吗?只能说他对“人生苦短”做过有别于世俗的解读,他读出的是积极振奋——既然如此,就应专注当下,享受生活,有所作为。他选择了书法,并造诣到极致,因此后人很难把两者截然分开。
  世俗醉生梦死,“一死生”、“齐彭殇”,他做了彻底的否定。他的眼光还回溯前人的“兴尽悲来”、“人生几何”,追寻“世殊事异”、“兴感之由”、“若合一契”的答案;他放眼后世,贯通历史,在反复的追寻和思考中,彻悟到“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无需为前人未曾亲临盛会、亲见美景而哀伤不已,也无需为自身无法与后人相遇相欢而低眉恻然。从世俗的“一死生”到自己的“一古今”,没有贯通历史的豁达胸襟又岂能冲破“老庄”迷雾看到自己的天空?
  当然,我无意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要拨开魏晋历史天空的阴霾,净化消颓气息弥散的魏晋时代,这不符合历史真实,也夸大了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功绩。《古文观止》说:“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中,自有无穷逸趣。”《晋书·王羲之传》中也说道:王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魏晋气息积重难返,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自然懒得去干涉别人,更无意于振奋消颓世境,因此,《兰亭集序》是一篇消颓世境中的“振己”之作。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对《荷塘月色》思想感情的狭隘理解直接导致了对全文写法的否定,对荷花的比喻和《采莲赋》与《西洲曲》的引用诟病尤多。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抛开已往过分社会化的角度,完全从人性化的角度,主要是知识分子对理想爱情的精神追求方面,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全方位的个性化阐释。将有关描写、引文、注释做整体性的理解,真正使读者体会到原文出神入化的情景交融,体会到经典的魅力。  【关键词】误读 人性化
记叙文的生命力在于细节描写。学生的作文读来平淡无味,缺乏感染力,主要由于缺少细节描写。缺少感人的细节描写是制约作文分数的瓶颈。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它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块“短板”,教师难教,学生厌学。本文通过分析三个课堂案例。指出文言文教学不能“言”“文”割裂,而应该“言”“文”并举。  [关键词]课堂教学 文言文 “言”“文”并举    中国文学讲究含蓄蕴籍,“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样的文言文文美而意丰,引起我们无穷的遐想和思考。使我们俗世疲惫的心灵在阅读中获得了休憩,寻找到心灵的归宿。但是,中学生却有一句口头
【摘 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主张语文学习要个性化,阅读也要个性化。这一主张对于摆脱长期以来程式化阅读的弊端,使阅读回归真实、走向科学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结合名著导读和《中国小说欣赏》所进行的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活动,无疑是一项有益且有效的尝试。  【关键词】个性化解读 中国小说专题 回归经典    “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排名四大名著之首,作为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实在有必要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人际交往也日益频繁,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教学的角度讲,口头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书面表达能力的强弱。能够打破以往相对单一“读”与“写”的教学方式,做到读、写与口语交际共同进步,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课本 训练方法 共同训练  目前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作用词不当、句子表达不清、段落层次模糊、思路不清晰,让教师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内在关系,启示我们从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体验进行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渗透现代生活的内容,注入时代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他们就会更深入地把握古文的思想内涵,从而优化文言文教学的效果。本文结合《游褒禅山记》的教学实例,谈谈高中语文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与思考。  【关键词】文言文 生活化教学 体验 内涵
【摘 要】《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优秀之作。作品表现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复杂的矛盾斗争。本文从政治关系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文本作了细致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国家 政治 利益    读完《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之后,感觉文章除了赞扬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外,同时也突出地反映了春秋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钻得进去,学习才会有成效。每个中学语文教师都必须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研究并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本文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巧用导入、利用多媒体以及联系生活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培养初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
【摘 要】语文课文中的一些阅读篇目,由于年代久远,内容生疏,学生阅读理解有困难,导致厌读情绪滋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搭建穿越时空理解作家作品的平台,帮助学生走进一个个精彩的世界,思想上产生共鸣。  【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语文 有效教学  荀子在《劝学》中提到“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
【摘 要】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也是每位教师拥有的自己一张独特的“名片”。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水平的高下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语言表达这一点上,有的自然流畅,有的却迟滞断续;有的准确生动,有的却模糊不清;有的激情奔放,有的却平淡无味;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却呆板枯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出有效的教学语言,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平淡为神奇,使学生的思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