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精英教育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教育的调研,解析了在影视教育中培养高端人才,培养影视专业精英的条件、平台以及教育方法和手段,肯定了北京电影学院精英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和成功之处,同时,提出了实施精英教育的局限性,以期望对其他高校的教育目标定位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精英教育 影视教育 北京电影学院
  
  “不求最大,但求最好,走精兵之路,培养高端人才”,这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教育宗旨,也给了每一个走进这所院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带来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成为学院教与学的压力和动力。当前国内、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主要焦点是什么,就是人才,准确的说就是精英人才资源的争夺和竞争。可以说,有了某一方面的精英人才,就拥有了该方面的核心技术基础、技术创新能力和战略竞争力。作为中国唯一培养电影专业人才的北京电影学院,可以堪称我国电影业的“黄埔军校”,50多年的发展中,为我国影视事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精英骨干,造就了中国电影的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北京电影学院的培养人才模式可以称之为“精英教育”模式。
  所谓“精英”,《汉语大词典(9)》解释为:“精华,指事物之最精粹、最美好者。”按此理解,精英教育应是培养人才中的精华(即拔尖型、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精英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本身就隐含着高水平的意思,而北京电影学院的精英高等教育也确实是卓越的、精英性的。
  笔者以为高等学校的精英教育的“精”,至少包含这样几层:
  
  一是生源的“精”
  
  精英教育的学生都是经过层层优选进入的,他们入学的认知起点和认知能力及原认知能力都比较高,在中学学习中他们就是精英。他们大多数从小到大受到的都是精英教育,经历了不断的竞争、考试与升学。最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他们进入了具有精英教育能力的名牌大学。比如,每年全国各省的大部分文理状元都进入了北大、清华等。
  
  二是教师的“精”
  
  名师出高徒。进行精英教育的教师一定是所教专业的或行业的精英,他们的能力不是用文凭、学历和职称、职位标定的,也不是用大量的刊物上文章数量堆砌的,他们之所以是精英,是其学术研究的成果领先于这个学术领域。是其工作的成就引导着这个行业。
  
  三是教育理念的“精”
  
  推进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首先要有培养精英人才的意识。精英教育意味着比大众化教育有着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这也意味着教学思想、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都必须有做到培养精英的最求,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得好,而是要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四是社会认可的“精”
  
  精英教育从就业情况看,择业不是他们进大学的唯一目标。虽然,他们在大学学习阶段只要学习好,不用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好像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但他们应该有着更高的最求,有着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需要最快地得到社会的发现和认可,成为领域内的精英。
  造就北京电影学院的辉煌有很多因素,但学院实施的精英教育是直接相关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在北京电影学院一年的学习和考察,深深体会到这所院校的教育个性。
  艺术专业的招生都要通过艺术测试。影视艺术招生这一关尤为重要。电影学院在招生过程中。严把艺术才能关,不仅测试考生的技能、知识基础,更注重他们的内在品质,与生俱来的艺术灵性,认识世界的个性思维以及对电影的追求。电影学院78级是经历文化大革命动乱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他们是多年未招生积压了大量文化素养高,艺术感觉好,悟性高的学生,有过多年工作的经验,经历过各种复杂的世态炎凉。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电影学院招收了如此丰厚基础的一代人,通过精英提炼教育,他们成功了,他们的成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整体,造就了中国电影的第五代。当然,今天的电影学院,虽然招的学生还是中学里的精英,但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的方式并不有利于艺术人才和一些特殊人才的培养,这些学生都来自于应届高考,来自于所谓的“应试教育”,来自于仅有“梦”的年轻人,他们没有社会生活的经历,没有植入于社会之中的视角,所以,电影学院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成代成批的培养出影视精英,这是社会的期待,更对电影学院是一个沉重的心理负荷。电影学院这些年尽管没有继续复制、也不可能复制“第五代”,但我们应该肯定,这些年培养的毕业生基本上都成为了影视行业或相关行业的精英。
  
  其次,少才能精
  
  北京电影学院身份特殊,全国独此一家,培养精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尽管1978年有一万八千人报考,但电影学院78级各类专业总共才招生了150多人,而当时教师员工300多人,师生比达到2:1,这是何等的奢侈。学生少,师生交流就多了,自己动手就多了。专业细、人数少,各专业学生情感交流密切,学习中合作性就强。所以78级精英成批出炉了。今天,我们的高校都经过了大规模的扩招,很多学校还进行了合校,学生人数的增长远远超过教师的增长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不要说培养精英,就是培养合格毕业生都不敢谈了。尽管电影学院的招生规模尽力在控制,很多专业班级招收都控制在20人以内,但高校扩招的潮流也使今天的电影学院学生达到3000多人,而目前有固定教师500多人,师生比接近1:6。未来的精兵之路该怎么走,这也是摆在今天电影学院面前的选择。
  
  其三,电影学院有着一只全国电影教育最优秀的教师队伍
  
  培养精英需要最优秀的教师,这一点是电影学院的优势。电影学院建设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多元化、年龄结构配备合理的优秀的师资队伍。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国内、国际电影学专业的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和艺术名人。他们是在电影艺术创作、理论研究及电影教育领域有较高学术地位和造诣的教授、学者、艺术家。而且,有多位国际电影教育著名教授、艺术家以及国内著名教授和在国内电影艺术教育、电影理论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既是教学的优秀导师,又是电影创作的精英。此外,学院还聘请校外的电影艺术专家如吴贻弓、张艺谋、陈凯歌、张丰毅、田壮壮、黄建新、顾长卫等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电影学院教师的“精”有这样一些体现一是艺术创作经验的丰富。大部分教师都有实际创作的经历,很多教师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创作者。自身的创作经验是艺术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资源,是电影学院的特色优势资源。二是学术研究深厚。很多教师都是中国电影学科前沿的带头人,他们不仅发表了很多学术论文,而且编制了各个电影专业教学的系列教材。三是由于每个教师在创作过程中,汲取和学习的国际大师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就表达出自己的个人喜好和个人理解。在教学 过程中个人学术观点鲜明,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四是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多样化和个性化,不拘于形势,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第四,科学的专业体系设置为培养电影精英创设了环境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课程是按两个系统划分:制作系统: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制片管理。理论系统:理论、历史、批评(评论)。每个系统内的各个专业以及两个系统之间又相互关联,相互联系,相互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在给学生灌输一种思想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更是体现在集体合作的艺术。本科生的毕业综合作业是衡量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学员要求学生依据影片创作分工的需要,跨系跨专业的合作完成。
  学校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学校教学的体制和课程设置也一定要适应于社会需要。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对于精英教育来讲,现有多数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不适应的。例如,专业设置仍然较窄和较死,学生一旦进入某个专业学习,要想调整专业仍然很难,学分制的推进和实现仍然非常难。学科融合和交叉无论是在科学研究方面,还是在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调整方面都较难。另外,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往往不利于专业精英的培养。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教育、教学的特点是:电影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制作专业为主体;兼顾历史、理论、批评的研究、艺术创作与科研。对于许多专业基础课,学院采取不分年级、不分专业、大合堂开方式教学方式。比如《视听语言》、《影片分析》、《大师研究》等课程就是这样的教学形式。学院设置的《学院大讲堂》,每期都会聘请国际艺术专家、大师,针对某一题材作专题报告,并与学至交流、互动。
  与学科理论教学相配合的创作体系也较完善。学院的影视实验中心是学院学生教学实习的重要机构,建有数个计算机室、语音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电影剪接室、小剧场、大放映中心、影片资料库、演播棚、录音棚、混录棚、平面摄影教师,教学影片拉片室、录象编辑室。中心拥有品种齐全设备优良的电影、电视制作器材,学生和教师利用其相关设备完成教学实习和课程的作业。学院下设有音像出版社、电视剧制作中心等直属机构,在近年来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策划、制作的电视剧、专题片、音像制品在国内电视奖项中多次获奖,从而为电影、电视高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条件。学院附属的青年电影制片厂,担负着学院教师艺术创作和学院教学、学生实习拍摄影片的双重任务,是国家重点故事片生产厂家之一。
  
  第五,形式多样、方法独特的个性教学
  
  1)请具有丰富艺术创作经验的教师上课。学院任课的教师都有十分丰富的电影创作经验,而且,学院创造条件使专业课教师能做到1/3时间上课;1/3时间进行备课、进修、著述、科研、访问;1/3时间进行艺术创作。
  2)教学影片的观摩与交流
  大量观摩、交流著名导演的电影作品是电影学院学生学习的基础。本科学生在上大学期间,平均每年要观看电影(胶片)160—180部,四年中总计大约会看650—800部。学院每年要请一些著名电影导演来放映他们拍摄完成的影片:例如学院先后邀请了著名导演谢飞、郑洞天、韦廉、张艺谋、陈凯歌、王家卫、唐季礼、冯小刚、张国立、冯小宁、陈国星、张元、梁天等来放映他们拍摄完成的影片,与学生进行电影创作的交流,使学生收获很大。
  观摩学院毕业学生的拍摄的电影作品,每年在学期末,各个系的学生集中放映这个学期拍摄完成的各种各样(DV、VHS、16MM、35MM)的作业。
  3)任务驱动教学。在专业教学中,教师首先就会给学生告知课程作业要求,开展以任务为核心教学。每门课程有课程内的作业任务,每个学年有学年的课程任务,毕业时又联合作业任务。仅以导演系、摄影系为例:
  一年级:拍照片作业和VSH录象作业。
  二年级:拍DV作业和BETACANM录象作业。
  三年级:拍16MM胶片作业。
  四年级:各个专业的学生联合拍摄35MM胶片作业。作业长度:30分钟:学院提供摄影机、35MM胶片:照明灯具,录音设备和部分制作经费。
  任务教学不仅使学生重视创作技术、技巧、经验的锻炼与培养,同时,学生更注重进行系统的电影创作学习。
  4)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课堂讲授、作品分析、专题讨论、命题作业、创意写作、拉片研究、作业讲评、现场拍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所有的教室都装备有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上课时可以播放各种视听教材。每门课程在学校的网络上都建立师生交互平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注册号,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表个人见解以及与教师交流。
  5)学院鼓励学生任何形式的作业参加国内电影、电视节及学生电影、电视作品展。每年都有许多学生影视作品在国内及国际上获奖或展映。例如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北京电影学院影视作品展已经成为国际大学生的影视作品交流平台,每年的十一月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提倡个性张扬;提倡探索思考:提倡技术创新;提倡自我表达”。2006年举办的第五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汇集了来自世界五大洲的40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名学生作品达553部;其中中国内地与香港、台湾地区共352部,外国201部,包括剧情片、动画片、纪录片、实验片等多种影片类型。其中送展的外国院校达51所,送展的中国学校也从去年的65所增加到82所。展映活动周中可以在北京电影学院欣赏到世界各国学生的优秀作品。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作品参赛,有了横向比较,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利于改进和提高。
  
  第六,良好的教学条件
  
  电影制作专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离不开实验室的建设和必要的实验设备。电影学院一些独具特色的电影专业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灯光室、暗室、画室、拉片室、特技棚、摄影棚、录音棚、动效棚、剪接室、非线性编辑室、放映室等专业实验室,都已经具备了规模,形成了特色。尤其是学院目前建有三个电影学专业重要的实验室:动画传感、图形图像实验室、录音技术实验室、数字电影(高清电视)实验室,在电影学专业的技术、艺术方面具有领先作用。学校里设有与专业相应当工作车间及实验室,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制作产品,有效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电影制作专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关键是基础学科和实验室的建设。学院这些年,重点加强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室建设,一些独具特色的电影专业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灯光室、暗室、画室、拉片室、特技棚、摄影棚、录音棚、动效棚、剪接室、非线性编辑室、放映室等专业实验室,都已经具备了规模,形成独特的 特色。
  尤其是学院目前建有三个电影学专业重要的实验室,在电影学专业的技术、艺术方面具有领先作用:
  1)动画传感、图形图像实验室。可以实时进行人物实物动作图像捕捉,制作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动画作品,其中教师、学生制作的动画片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国内、国际获奖。
  2)录音技术实验室。有多个对白录音棚、动效录音棚和混录棚,可以进行电影和电视的声音制作。该录音棚曾经承担了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拍摄的影片《英雄》的后期声音制作。曾经承担了著名电影导演陈凯歌拍摄的影片《和你在一起》的后期声音制作。
  3)数字电影(高清电视)实验室。拥有目前国际先进的数字电影前期摄制和后期编辑设备,开始进行数字媒体技术、数字电影制作方面的应用技术研究,该实验室已经开始承担制作数字电影短片拍摄,并拍摄2003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数字高清电视纪录片。
  
  第七,宽松的管理方法
  
  精英教育中体现的是个性化教学,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学习特点,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在教学管理上严格统一规范,势必抹煞个性,有碍于艺术创作。学院为了充实教师的电影创作经验,在教师工作安排上,学院创造条件使专业课教师能做到1/3时间上课;1/3时间进行备课、进修、著述、科研、访问;1/3时间进行艺术创作。
  
  第八,精英教育理念的培养
  
  要成为精英分子,担负起中国未来社会领导责任的人,一定是有道德、有责任感、讲诚信、有爱心和有创新精神并掌握了相关领域专门技能的优秀分子。这包括精英意识培养、思想道德品质培养、诚信和法制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心培养、能力与知识培养等方面。在能力培养方面,应着重强调创新能力培养,国际交流能力特别是语言与文化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设计了一系列素质教育的活动及内容。如:在本科一年级中对新生进行学军和国防教育;在本科二年级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活动,在本科三年级中结合专业课程深入生活进行艺术创作;通过所有这些活动,增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注重在学院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教育。近几年完成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作业,做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三性统一。另一方面学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加强与世界各国电影院校、著名电影制作公司、国际间著名电影、电视公司、学术研究机构、科研机构联系,开展多种双边合作和交流。如2000年10月成功的举办了“北京21世纪电影教育国际研讨会。”学院与国际上著名的院校如美国的纽约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加州大学洛杉矶分院、南加州大学电影系、爱默森学院、美国电影学院、法国巴黎八大、日本大学、德国慕尼黑电影学院、意大利罗马电影电视培训中心、韩国中央大学、汉阳大学电影学院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经常邀请国际著名、知名电影院校的学者和世界著名电影公司的专家来学院进行交流和讲学,进行中国电影历史及理论、中国电影文化和中国电影交流。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说:“精英是整个社会最上层的那群人,永远是少数。最简单的衡量方式,就是看资源的掌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或是符号资源,此外还包括社会地位、政治影响、财富占有和文化创造。”精英教育,考虑的是效率——培养少数拔尖者,而非公平——让每个人平等享受教育,其结果是少数人获益。因此,精英教育只能局限于少数专业性较强的院校或领域,而不能推广到所有院校或基础教育中。
  电影学院作为我国唯一的电影人才培养院校,实施精英教育是有一定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北京电影学院是世界上专业分科最细的电影学院,每一个专业就是一个行业,目标明确,方向专一,这是精英教育的捷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风险,随着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这样的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比较差,很容易失去工作。目前,学院内关于精英教育和普及教育的争论也在继续,这直接关系着学校的生存方式和未来发展问题。笔者个人认为北京电影学院作为全国的唯一,还是应该维持或缩小招生规模,走精兵之路。而对于全国大多数的有影视专业的院校来说,是否实施精英教育应酌情分析,有些学院进行精英教育是不现实的。如何使学生整体的有效地学习影视制作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影视文化素养,是一般院校开展影视教育方向。不过,对于局部专业和小范围进行精英教育,也是影视人才培养中可以尝试的,特别是电视制作专业人才及影视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
其他文献
结婚照片  莎莉·曼的这部自传一经出版便迅速登上美国畅销图书排行榜,为她赢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入围图书、安德鲁·卡内基奖非虚构类优秀图书两个重量级奖项。  传记中通过对莎莉·曼家族五代人奋斗、纷争、传承的讲述,尤其是对她父亲早期生活、思想的剖析,以及对身体和生命的认识、对艺术的敏感,使得我们可以更好理解她对拍摄主题的选择和她在创作中的心境。如《纽约时报》的评价所说,这部“关于南方、家族和艺术创作的理
1999年,获颁第一个“中国摄影之乡”称号。之后的20年,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关注推动下,在当地政府的政策保障下,丽水的舞台上风生水起。摄影,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亮丽名片。  20年的坚守与探索,丽水在声名远扬的同时,更注重内修筋骨。自有品牌做深做专的同时,更是将眼光放在了长远之处,敞开胸襟拥抱八面来风,以学术带动发展,建立摄影博物馆,开办高校摄影教育专业,编纂义务教育摄影教材……  20年的感染与浸
与母亲合影 高山 摄  1988年,我出生后的第八天,母亲在河南鹤壁淇县的县城见到我,把我抱回了家,我开始了全新的生命。  我很小就知道自己是抱养的,由于性格敏感,总会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到。2014年,母亲正式告诉我这件事。我一直纠结自己到底来自哪里,出生在什么地方,那里的人是什么样子的,生活怎么样。现在这些都已经释怀。  我在安阳长大,16岁辍学,四处打工,干什么也没长性,生性倔强,在工作单位经常
添加艺术化的纹理  油画般的笔触,画布般的纹理,你希望你所拍摄的照片也具备这些艺术化特征吗?Distressed FX或许可以帮上你的忙。在这款App中,你可以叠加不同的纹理效果,还可以选购更多由艺术家精心设计的额外纹理。它的操控界面非常简单,选中图片后,调节不同的滑块进行明暗、纹理透明度等更改,很容易上手操作。多边形的世界  Trimaginator  照片编辑器  这款App的画面效果十分獨特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自编自导的一部影片。对于影片的主题内容,许多评论者都认为它讲述了一个青春期的成长故事,文革只是主人公们成长的一个背景。而我却认为,成长故事只是影片所要传达给我们的表面信息,更重要的它是要通过这个故事,来传达作者对文革历史的态度与评价。  表面上看,影片确实讲述了一个有关青春期成长的故事。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文革时期,故事的主人公是北京某军区大院的一群十五
不爱红装爱武装  20世纪60年代,当一名解放军战士是那时每个同学的夙愿。我所在的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县每年征兵人数都在千人以上,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军队人数一度超过600万,可谓“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参加解放军是当时同学们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保卫祖国的第一选择。从1972年至1977年,我们这届男生的五分之一应征入伍。  “不爱红装爱武装”这决定了当时青年男女的审美价值取向。欢送男同学入
[摘要]高校“两课”教学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该把电影和“两课”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而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主要针对电影在高校“两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电影 “两课” 问题 运用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是一种老少咸宜的大众化娱乐形式,它具有反映丰富社会生活的能力,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电影
海的协奏曲之一 池海波 摄海的协奏曲之二 池海波摄海的协奏曲之三 池海波摄海的协奏曲之四 池海波摄海的协奏曲之五 池海波摄海的协奏曲之六 池海波摄  我通常是在黎明前来到海边,在繁星当空的夜色中眺望奔腾汹涌的波涛,感受随之而来的心潮澎湃。  寒来暑往中,经过对海的长时间拍摄,我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大部分的画面都是通过长时间曝光完成,形式简洁的构图、虚化的线条,更增添了画面浪漫唯美的气氛。一年中不
拍摄风光片经常会遇着让人心烦的事情,那就是主体很精彩,可背景太杂乱,要么太亮要么太暗,无法勾勒出主体轮廓。你是左躲右让避不开,怎么拍怎么和主体叠在一起。这时你会顿足慨叹:要是正好来一束光打在主体上,让背景暗下去,或是来一阵大雾,把背景滤干净就好了。      01 压暗背景让主体“跳”出来    本片表现的是侧逆光下的金秋红枫。灰色的山体背景虽然可以起到勾勒主体红叶的效果,但相互反差不大,有些若隐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说:“我只是个懂得影像的人。在拍摄时,我试图发掘现实,把事物的外貌拍下来并放大:我努力探寻其背后的东西。除此之外我一生再无所长。”思想在如常的生活中游弋,智慧在如梦的浮生中行走,这莫不就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云上的日子》是大师晚年的巅峰之作,想是能够最集中体现这一境界的影片。在这部电影里,安东尼奥尼以性爱为视角,用生命中最深刻的体验来洞彻浮世红尘。整部影片清澈、自然、灵动,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