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管理\文化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LHQC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实施的“三名工程”(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实质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而学校内涵发展的第一要义应是人的发展,而在人的发展中,校长的发展是关键,教师的发展是前提,学生的发展是落点。在丰富和提升学校内涵的过程中,校长要首先撬动自身这个关键,然后通过发展教师去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不难看出,学校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做校长要重点做好人的文章。
  1. 要把人的发展始终放在内涵发展的首先位置 相对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因为只有教师很好的发展了,才能有学生更好的发展。在推动教师发展问题上,我们坚持了以下几点:
  1.1 思想坚定,矢志发展。把教师发展做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我们从来没有动摇过,而且一直有着非常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每年度、每学期都要拟定教师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发展措施。
  1.2 目标明确,引领发展。我们规划的教师发展目标是达到三能,即能忠诚团队、能成就学生、能发展自己。在这一总体要求下,又不断地依据教师的现时素质状况,分年度提出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给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教师规划自己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1.3 启发觉悟,自主发展。反复阐述教师自己发展对教育事业的意义、对民族振兴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强化发展自己是社会责任的意识。反复剖析教师自己发展对学校发展和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强化发展又是岗位责任的意识。结合具体的利害分析,使教师强化发展更是对自己负责的意识。
  1.4 多措并举,推动发展。通过全员聘任、重点岗位竞聘、定聘与缓聘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优化组合,进一步增强了全体人员责任意识、荣辱意识、集体意识、成长意识和创业、创新意识。认真落实师德师风综合考评制度,利用师德档案,举行师德师风反思交流会,组织家长评教活动等形式,增强大家对自己言行负责的意识。开展读书活动。保证书籍人手一册,限时读完并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将心得体会集中评比,并在全校交流。开展行政会议成员走进课堂“听、看、评”活动,集中交流,有效保证课堂教学改革要求的落实。使全体职工有效地利用了本校的现有资源,提升自己,并以此来发现名师,打造名师。
  2. 要把调动人的积极性始终作为管理的首要问题
  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管理的首位本是人的能动性使然和管理的应有之义,在公办学校,把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放在管理的首位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其中道理,每个校长都有深切的体会。如何通过管理让教师努力工作、愉快工作是所有校长都在费心思破解的课题。我们的体会有这么几点:
  2.1 管理要据态而正。管理的水平要以教师群体的精神状态来检验。教师的精神状态可分为应付型、看门型和拼搏型三个层次,拼搏型又分为痛苦拼搏型和愉悦拼搏型两类。校长要经常观察分析教师的精神状态,不断改进管理,使教师的精神状态逐步向既愉悦又努力工作的境界提升。
  2.2 管理应依性而为
  2.2.1 人有自然属性,有对物质的自然追求。学校管理者要把握两点:一是创造条件予以适当满足;二是加强引导,控制好物欲度。在公办学校,政府已经提供了教师对物质的基本需求,大多校长已不可能也不允许再有大的作为,因此在第二点上必须做好文章,坚持把物的满足做为管理的辅助手段。
  2.2.2 人有社会属性,有对精神层面的强烈追求,学校管理者要在满足教师精神需求上大做文章,把学校建成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使教师能时时受到精神激励,不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2.2.3 人有自己的文化,不管是价值认同还是伦理习俗都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根本利益而把个人与他人与社会联接起来的思想和规范,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学校管理者面对的是知识人,大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因此更要发挥人文的力量,把做人、做教育人的道理从小处、近处、从个人的角度,坚持浅俗渗透、文化化之,启迪行为上的自觉。
  2.3 管理需“五讲”而施
  2.3.1 讲关怀。要了解教师的喜怒哀乐,及时把温情送到教师的心坎上,拟定制度时,要考虑教师的生活实际,使制度规范能充分体现人性化。
  2.3.2 讲道理。要把管理的意义讲透,把具体要求的本意讲透,把管理过程中的冲突讲透,使管理过程中,从人际关系到制度拟定,制度落实充分体现出理性化。
  2.3.3 讲民主。学校管理的本质是为了实现教师的根本利益,必然能够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同;管理的效果只有教师的觉悟和自觉才能保证,必须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同。认同必须通过民主来实现,在一定意义上讲,民主本身也是,而且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
  2.3.4 讲严明。没有严明的管理是低效的,是会损伤积极性的,也是对人文化管理的扭曲。
  2.3.5 讲激励。管理有保证的功能,更有激励的功能,保证是现时的,而激励是长远的。管理是否有激励性关键是看管理过程是否触及了或是刺激了情。所以,不管采用何种管理方式,都要使情生其中,关怀要感情,明理要动情,民主要激情,严明要触情,表扬要领情,批评要带情。
  2.4 管理须“五感”而工。做为学校发展关键期的普通高中,不只是要教师努力工作保优质,而是需要教师拼命工作创极致,在一定程度上说教师的工作是在向自己的生理极限和能力极限挑战。工作上的这种要求使得学校管理必须在培育教师的“五感”(责任感、荣辱感、归属感、危机感、成就感)上下功夫,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地挖掘教师的潜能。
  2.4.1 管理要激发教师对事业的责任感。我们总是把社会与家庭、大家与小家、集体与个人、工作与生活联系起来讲教师工作的事业性,讲教师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把“责任高于一切”立为校铭,激发教师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教师把工作做为事业来做,尽职其中,乐在其中。
  2.4.2 管理要唤发教师对自己的荣辱感。“知耻而后勇、知荣而争先”,荣辱感是人自强奋发的动力。我们坚持把“荣辱胜过生命”做为教师的立身之本,在管理中使成者必荣、败者知辱,以荣凸辱,不断强化教师的荣辱意识。
  2.4.3 管理要诱发教师对职业的危机感。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人们的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往往是爆发潜能的行动。在工作中,危机、压力、进取、创新、成功也往往是连锁反应,诱发教师的危机感对于促使教师挑战极限、挖掘潜能、获取成功、创造愉悦具有关键作用。
  2.4.4 管理要生发教师对集体的归属感。教师对所在集体具有归属感,就能约束自己、履行责任,是促进合作和谐,增强集体凝聚力,提高集体战斗力的前提条件。
  2.4.5 管理要创发教师对工作的成就感。教师具有成就感,才能有幸福和愉悦,才能有持续的工作积极性。我们在管理中坚持强化个人在团队中的位置与价值的意义。“人人有位置,人人有价值,人人有进步,人人有幸福”的办学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舆论氛围和创设的机制把价值与位置、与进步、与幸福有机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学校管理教育的目标,同时也给教师指明了努力进取的方向,引导和促使教师在不断争取理想位置的过程中体现价值,获得进步,体验成就,获得幸福。
  3. 让文化经营逐步成为学校的高端管理和影响人发展的主导因素 现代社会对学校提出的以素质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新的质量要求使得学校管理必须向新的层面提升,人文理念也要求学校管理必须焕发出新的面貌。这些新的管理价值取向加之学校管理者持久的探索,促成了学校管理的升级,这就是学校文化管理。由于她体现着新理念,属于现时学校管理的顶端层面,可称之为学校的高端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萃取、整合、认同、内化,使学校文化反复不断地显值和增值。显值即是其发挥管理教育作用的过程,增值则是其自身不断丰富创新的过程,整个过程体现着经营的特征,我们称之为文化经营的过程,其实也是文化管理的过程。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时代也是不断发展的,因之文化经营也是不能穷尽的。我们的设想是:坚持以核心文化统领,不断使学校管理各领域、各层面再文化,形成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学校文化管理系统,使文化经营更多地覆盖学校的管理,真正成为学校的高端管理,成为影响人发展的主导因素。
  收稿日期:2010-03-29
其他文献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新事物,新观点也层出不穷,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往往通过探究甚至争论更能泾滑分明。探究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必然会引起学生独立思考,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探究式教学实施的条件 探究式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指在教师启发、指导和参与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集体或小组的形
期刊
有人说:把日子揉进生活里面过,就能随意加调料,使原本单调无味的东西变得可口,变得诱人……我想,语文也是如此,既然一切都来源于生活,为何要凌驾于生活之上苦苦探求呢?何不弯下腰,走进生活,尽情体验,尽情感知……?  抛开以往的教学模式,我走上一条现在似乎开始流行的小径,将语文和生活紧密连接在一起。既然小说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那么还是应该回归溯本,把文字放到生活中,把情境设在现实里,让学生自己体味,
期刊
外语是人类知识的载体,它对智能的开发作用不可忽视,它更可以促进人们交际能力的发展,外语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基本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的英语,在我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英语课是小学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我个人认为目前在小学开设英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小学英语课尚未在全国普及 在一个省、市之内也存
期刊
有些数学问题,其中的数量关系往往揭示出某些几何特征,解题时如能将这些数量关系转化为几何图形,則可利用图形的性质使问题得到简捷直观的解答。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人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的高雅的审美情趣,优化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忽视音乐教育,必然导致人才素质的缺陷。音乐教育是实施高校素质教育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具有能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Shallow talk music educatio
期刊
【摘要】小学刚升入初中,学生们对初中的学习生活会感到陌生,尤其是在学习内容的难度和容量上、学习的方式方法上、心理状态的调适上等诸多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和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特别关注和把握好这一特别时期的过渡衔接问题,为顺利完成初中三年的教学任务铺平道路。本文就此在查缺补漏、抓好心理素质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谈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关键词】小学升入初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思考  七年级是初
期刊
【摘要】班级文化对于班风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班级进行科学的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可以激发班级凝聚力,使自己所带的班级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让每一个学生受到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 班级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文化氛围  傅玄在《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中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荀子《劝学》中写道“蓬生麻中,不扶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小学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拓展、从人文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让学生既学语文,又学做人,使其成为“人的灵魂的教育”。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注重熏陶感染:与教师人文素养共通,拓展人文素养的宽度;与文本情感共振,深化人文素养的深度;与评价语言共优化,提升人文素养的高度。  [关键词]人文素养;教师人文素养;文本情感;课
期刊
【摘要】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谈一些粗浅的认识,求教于业内同行。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  
期刊
【摘要】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在这一时期的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基础技能的培养,与此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基础教学与创新教学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成为教学的核心,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基础;创新;初中化学教学  Foundation and innovation-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he c
期刊